考 MBA 的念头就像一颗种子,时不时地在我的脑海里冒出来。工作几年,感觉职业发展遇到瓶颈,急需充电升级,这时候就格外羡慕那些手握 MBA 学位的同事。朋友圈里也总能刷到谁谁谁被梦校录取的喜讯,更加深了我想要提升自己的决心!
但是,MBA 考试可不是闹着玩的,听说难度系数堪比高考! 为了避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我决定先从准备工作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争取一次上岸!
一、灵魂拷问:你真的需要 MBA 吗?
在开始埋头苦读之前,首先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考 MBA?是为了镀金?为了跳槽?还是为了拓展人脉? 不同的目标,对应着不同的备考侧重点。
比如,像我这种想进入咨询行业或者金融行业的,就需要重点关注 GMAT/GRE 成绩,因为这些行业对英语能力要求比较高。而如果你是想创业或者家族企业接班,那可能更注重院校的资源和人脉,选择院校的时候就要侧重这方面的考察。
我建议大家可以列个 SWOT 分析表,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结合自身情况和职业规划,明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读 MBA,以及 MBA 能为你带来什么。
二、知己知彼:选择适合你的战场
MBA 项目五花八门,国内国外、全日制非全日制,让人眼花缭乱。你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类型和院校。
1. 国内 or 国外?
国内 MBA 项目性价比高,毕业后直接在国内就业,可以快速积累人脉资源。缺点是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学费也水涨船高,像长江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学费都在 70 万左右了, 肉疼!
国外 MBA 项目国际化程度高,可以体验不同的文化和教育模式,但学费和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毕业后还要面临回国就业的压力。当然,如果你本身就想留在国外发展,那就另当别论了。
2. 全日制 or 非全日制?
全日制 MBA 需要脱产学习 1-2 年,适合想要彻底转型或者积累海外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士。优点是可以全身心投入学习,缺点是会失去工作收入,而且毕业后还要重新找工作。
非全日制 MBA 可以在工作日晚上或者周末上课,适合不想放弃现有工作的在职人士。优点是可以兼顾工作和学习,缺点是学习时间比较紧张,需要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
3. 院校排名要不要追?
院校排名是重要参考因素,但不是唯一标准。排名靠前的院校师资力量雄厚,校友资源丰富,但竞争也更加激烈。选择院校时,除了排名,还要考虑院校的地理位置、专业设置、企业合作、校友网络等因素。
我个人比较推荐大家利用一些专业的排名网站,比如 QS、FT、US News 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也可以参加一些院校的招生宣讲会,和校友、招生老师面对面交流,获取更直观的感受。
三. 过五关斩六将:备考攻略大公开
确定目标后,就要开始踏踏实实地备考了!MBA 考试主要包括 GMAT/GRE、英语考试(托福/雅思)、申请材料和面试。
1. GMAT/GRE:英语能力大考验
GMAT 和 GRE 都是考察逻辑思维和英语能力的标准化考试,很多商学院都接受这两个成绩。GMAT 更偏向于商科思维,GRE 则更侧重学术能力,你需要根据自己申请的院校和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考试。
备考 GMAT/GRE 没有捷径可走,刷题是王道!市面上有很多备考资料和课程,我建议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打卡练习。
2. 英语考试:听说读写全面提升
除了 GMAT/GRE,你还需要参加托福或雅思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英语水平。这两项考试侧重于考察日常生活和学术环境下的英语应用能力,需要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提升。
建议大家可以选择报班学习,或者利用一些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自学。
3. 申请材料:展现你的独特魅力
申请材料包括个人陈述、简历、推荐信等,是向招生委员会展示你个人魅力和独特性的重要窗口。你需要在申请材料中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展现你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并说明你为什么想要申请这个项目,以及这个项目能为你带来什么。
4. 面试:自信表达,展现风采
面试是 MBA 申请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你向招生官展示自己实力和潜力的最佳机会。你需要在面试中展现自己的自信、真诚和热情,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回答面试官提出的各种问题。
建议大家可以提前模拟面试场景,练习回答一些常见的面试问题,例如: “请介绍一下你自己”、“你为什么想要读 MBA”、“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等。
四、 写在最后:坚持梦想,全力以赴
考 MBA 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请相信,只要你坚持梦想,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付出足够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