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Beyond的骨灰级粉丝,我永远记得第一次听到《光辉岁月》时灵魂被击中的感觉。那时我就暗下决心:有朝一日,我也要像家驹一样,用一把吉他唱出自己的故事!
几年过去了,我从一个吉他小白,进化成了能完整弹唱几首Beyond歌曲的“伪大神”。这些年踩过的坑、流过的汗,让我对家驹学习吉他的经历更加好奇。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是天赋异禀,还是背后付出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努力?
为了解开这个谜题,我翻遍了各种采访、书籍,甚至跑去香港专门拜访了一些当年和家驹一起玩音乐的前辈,终于拼凑出家驹吉他学习之路的点点滴滴。
1. 自学成才,从零开始的音乐梦
你敢相信吗?家驹最初接触吉他,完全是出于偶然。17岁那年,他从邻居垃圾桶里捡到一把破旧的木吉他,从此便对音乐一发不可收拾。没有老师指导,他就跟着唱片机一遍遍地听、一遍遍地模仿,硬是靠着惊人的毅力和悟性,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吉他弹奏方式。
那时的香港,学习音乐的机会远没有现在这么多。家驹白天要在装修公司打工,晚上才能挤出时间练习吉他。没有钱买设备,他就和朋友们一起攒钱,在狭小的出租屋里搭建简陋的排练室。
2. 伯乐相识,音乐道路上的贵人
家驹的音乐才华,逐渐被身边的人发现。1983年,他报名参加了由《吉他杂志》举办的吉他比赛,并凭借一首原创歌曲《脑部侵袭》获得了冠军。这次比赛,不仅让他结识了叶世荣、黄贯中这些志同道合的音乐伙伴,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伯乐——吉他老师邓炜谦。
邓炜谦是当时香港乐坛非常有名的吉他手,他看到了家驹身上巨大的潜力,破例收他为徒,并将他引荐到当时著名的Tom Lee琴行学习。在邓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家驹的吉他技巧突飞猛进,音乐理论知识也得到了系统学习。
3. 不断突破,自成一派的音乐风格
家驹从不满足于现状,他渴望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为了寻找灵感,他开始广泛涉猎各种类型的音乐,从摇滚、民谣到蓝调、爵士,他都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养分。
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家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吉他风格,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演奏技巧,而是将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融入到音乐创作中,用吉他弹奏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4. 精神传承,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
虽然家驹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即使是平凡人,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
我依然在学习吉他的路上不断前行,也许我永远无法达到家驹的高度,但我会带着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继续弹下去,唱下去,用自己的方式,传承Beyond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