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兄弟们!最近好多人私信问我,怎么才能学好鸡叫?没想到这竟然成了大家的共同难题!看来大家对田园生活、乡村style的向往是越来越强烈了(手动狗头)。说实话,我一开始也觉得这玩意儿没啥技术含量,不就是“喔喔喔”嘛?结果实践出真知,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儿!所以,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唠唠,鸡叫,到底怎么学!
先说说我为啥要学鸡叫。其实是因为我报名参加了“新农人体验营”的活动,在北京郊区的“绿野仙踪”农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农耕体验。每天清晨,负责叫醒大家的不是闹钟,而是此起彼伏的鸡鸣声。听着那中气十足、嘹亮清脆的鸡叫,我内心充满了羡慕!想象一下,以后在朋友圈po一段自己惟妙惟肖的鸡叫,配文“被自己的鸡叫声唤醒,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那感觉,绝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第一次尝试模仿鸡叫,发出的声音,怎么说呢,像一只被掐住脖子的鸭子,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同屋的姐妹笑得前仰后合,说我是在召唤丧尸。
痛定思痛,我决定认真研究一下鸡叫这门学问。首先,我开始观察农场里的公鸡。我发现,公鸡打鸣并非简单的“喔喔喔”,而是有节奏、有层次、有情感的!它们通常先是一声短促而高亢的“喔”,紧接着是连续几个更加洪亮悠长的“喔喔喔”,最后以一个略带沙哑的“喔”收尾。整个过程抑扬顿挫,充满力量感。
其次,我开始研究发声技巧。我咨询了农场的老师傅老王,老王告诉我,鸡叫的关键在于气息的运用和喉咙的控制。他建议我练习腹式呼吸,感受气息的流动,同时用舌头和喉咙控制声音的音调和节奏。他还推荐我学习一些戏曲的唱腔技巧,说是对练习鸡叫很有帮助。
接下来,我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练习之路。每天清晨,我都跟着农场里的公鸡一起练习,从简单的“喔”开始,逐渐增加难度,练习节奏和音调的变化。我还会对着手机录音,反复听,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改进。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学习鸡叫的小技巧,分享给大家:
1. 模仿不同品种的鸡叫:不同品种的鸡叫声各有特色,有的高亢嘹亮,有的低沉浑厚。可以尝试模仿不同品种的鸡叫,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风格。比如,芦花鸡的叫声比较清脆,而乌鸡的叫声则比较低沉。
2. 练习气息的运用:腹式呼吸是关键,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感受气息的流动,让声音更加饱满有力。可以尝试练习吹气球、吹口哨等,增强肺活量。
3. 控制喉咙的肌肉:鸡叫时,喉咙的肌肉会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运动。可以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喉咙,感受肌肉的变化,尝试控制喉咙的肌肉,发出不同的音调和节奏。
4. 加入情感:鸡叫不仅仅是发出声音,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只威风凛凛的公鸡,用鸡叫声宣示自己的领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5. 坚持练习:学习鸡叫需要耐心和毅力,不要急于求成,坚持每天练习,循序渐进,总有一天能够学有所成。
经过一个月的刻苦练习,我的鸡叫水平突飞猛进,虽然还达不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至少不再像一只被掐住脖子的鸭子了。现在,我可以自信地模仿几种不同品种的鸡叫,甚至还能根据不同的场景和心情,赋予鸡叫不同的情感色彩。
最后,我想说,学习鸡叫不仅是一项有趣的技能,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希望大家都能在学习鸡叫的过程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当然,如果你也想体验一把真实的田园生活,强烈推荐“绿野仙踪”农场!这里不仅可以学习鸡叫,还可以体验各种农耕活动,比如种菜、养鸡、挤牛奶等等,绝对让你流连忘返!听说他们秋季还会举办“丰收节”,可以亲手采摘新鲜的水果蔬菜,想想都觉得很美好!感兴趣的姐妹兄弟们可以去他们的官网或者公众号了解一下,说不定我们还能在农场相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