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复
🤔转专业的难度有多大?看完这篇你就全明白了!💯
🙋♀️本人亲身经历,从“天坑”生物工程🧫成功上岸计算机科学💻,一路摸爬滚打,踩坑无数,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转专业血泪史,希望能给想转专业的你一点点帮助!✨
Part 1:转专业,你真的想好了吗? 🤔
在决定转专业之前,一定要灵魂拷问自己几个问题:
- 为什么想转专业?是单纯觉得现在的专业“没前途”,还是真的对新专业有浓厚兴趣?💖
- 你对新专业了解多少?仅仅是听说“好就业”、“工资高”?还是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课程、书籍、论坛、学长学姐)做了深入的调研?📚
- 你能接受转专业带来的风险吗?比如:降级、延毕、学分不互认、重新适应新环境等等。📉
只有当你想清楚这些问题,并且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才算是迈出了转专业的第一步。🏃♀️
Part 2:不同情况,难度系数大不同! 🤯
转专业的难度,真的不是一句话就能概括的!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
原专业和目标专业的关联度:
- 强相关专业(例如: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电子工程):🌟🌟
这种情况下,很多基础课程是相通的,转过去之后可以免修或者转换一部分学分,难度相对较低。 - 弱相关专业(例如:英语➡️机械工程,汉语言文学➡️金融学):🌟🌟🌟🌟
需要补修的课程会比较多,学习压力会比较大,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 完全不相关专业(例如:医学➡️艺术设计,音乐学➡️计算机科学):🌟🌟🌟🌟🌟
几乎相当于重新高考,从零开始学习,难度系数直接拉满!
- 强相关专业(例如: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电子工程):🌟🌟
学校的转专业政策:
- 宽松型(例如:北京林业大学,大一结束时有一次自由转专业的机会,基本不设门槛):🌟
只要你成绩不是太差,基本都能转成功。 - 友好型(例如:南京大学,转专业机会较多,且有多次机会):🌟🌟
需要满足一定的成绩要求,但总体来说比较容易。 - 限制型(例如:清华大学,部分热门专业限制转入名额,竞争非常激烈):🌟🌟🌟🌟
不仅要成绩好,还要参加额外的考试或者面试,难度很大。 - 严格型(例如:中国农业大学,转出门槛低,转入门槛高):🌟🌟🌟🌟🌟
想转出去容易,想转进来难于登天!
- 宽松型(例如:北京林业大学,大一结束时有一次自由转专业的机会,基本不设门槛):🌟
个人能力和努力程度:
- 学霸型选手:🌟
在哪里都能发光发热,转专业对他们来说只是换个赛道继续优秀。🏆 - 普通努力型选手:🌟🌟🌟
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弥补专业基础的不足。💪 - “躺平”型选手:🌟🌟🌟🌟🌟
建议还是慎重考虑,转专业不是逃避现实的借口。🛌
- 学霸型选手:🌟
Part 3:我的转专业实战经验分享 📒
我本科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专业是生物工程。🧪 当时年少无知,被“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这句话忽悠瘸了,结果入学后才发现,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实验多到爆炸,就业前景也堪忧。😭
大一下学期,我开始认真考虑转专业。经过一番调研,我最终锁定了计算机科学。💻 理由很简单:我对编程很感兴趣,自学过一些Python的基础知识,而且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前景确实不错。💰
接下来,我开始了漫长的“作战”计划:
- 了解政策:我仔细研究了学校的转专业政策,发现我们学校属于“限制型”,每年只有一次转专业机会,而且计算机专业属于热门专业,竞争非常激烈。😥
- 疯狂补课:我开始疯狂补习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等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白天上本专业的课,晚上和周末就泡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
- 参加竞赛: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ACM程序设计大赛,虽然最后只拿了个安慰奖,但也算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 准备面试:学校的转专业考核除了看成绩,还要进行面试。我找了很多计算机专业的面试题来练习,还请教了已经转专业成功的学长学姐。🗣️
最终,我以专业排名前5%的成绩和面试的出色表现,成功拿到了计算机科学专业的offer!🥳 虽然过程很艰辛,但结果是美好的!
Part 4:转专业成功后的注意事项 ✅
转专业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
- 学分认定: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哪些课程可以转换学分,哪些课程需要补修。📝
- 课程衔接:新专业的课程可能和原专业的课程有很大的差异,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节奏。⏱️
- 人际关系:积极融入新的班级,和新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 职业规划:根据新专业的特点,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Part 5:一些小Tips 💡
- 提前规划:越早开始准备越好,不要等到大三才临时抱佛脚。⏳
- 多方咨询:向老师、学长学姐、辅导员等多方咨询,获取更多信息。🙋♀️
- 保持积极:转专业的过程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一定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轻易放弃。💪
- 利用资源:例如B站,Coursera等,可以在线学习相关课程。🌐
希望我的分享能对你有所帮助!祝愿每一个想转专业的同学都能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