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工会经费的会计分录

问答中心分类: 其他工会经费的会计分录
1 回复
0
雲朵√兒 回复于 2025-07-24 之前

好的,咱们开门见山,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开场白。你就是想知道工会经费的会计分录到底怎么做,对吧?行,这事儿不复杂,但里面的门道得盘清楚。坐稳了,老司机带你走一趟完整的流程。

首先,把最核心的几个分录给你摆出来,这是“武功秘籍”的总纲:

  1. 计提工会经费时 (从工资里扣的那笔)

    • 借:管理费用 / 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等 (看员工属于哪个部门) – 工会经费
    • 贷:应付职工薪酬 – 工会经费
  2. 实际上缴工会经费时 (把钱给到工会账户)

    • 借:应付职工薪酬 – 工会经费
    • 贷:银行存款

如果你们单位是基层工会,收到了这笔钱,并且需要向上级工会上缴一部分,那情况就稍微变了个形:

  • 基层工会收到单位拨缴的经费时

    • 借:银行存款
    • 贷:拨缴经费收入
  • 基层工会向上级工会上缴经费时

    • 借:上解经费支出
    • 贷:银行存款
  • 基层工会自己花钱搞活动、发福利时

    • 借:职工活动支出 / 维权支出 / 业务支出 等 (看具体花在哪儿了)
    • 贷:银行存款 / 库存现金

看到这儿,你可能觉得,哦,就这?不就是几个借贷嘛。嘿,别急着划走!真正的魔鬼,藏在这些分录背后的每一个场景里。做会计,不能只当个记账的机器人,得知道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它的“前世今生”。


场景一:月度“大戏”——工资表里的暗流涌动

想象一下,每个月的月底,财务办公室里都弥漫着一种紧张又神圣的气氛。没错,发工资的日子要到了。当你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员工的工资数据,按下回车键的那一刻,工会经费的故事就开始了。

这时候,你的脑子里不应该只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生动的画面:

公司按照工资总额的2%计提了一笔钱,这笔钱,名义上已经“发”给员工了,但它没有直接进入员工的口袋,而是拐了个弯,暂时停靠在了一个叫做 应付职工薪酬 - 工会经费 的“中转站”。

所以,那个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你得这么理解:

  • 借方的 管理费用:这是公司的成本。公司承认,“喂,我为了我的员工们,花了一笔钱,这笔钱是我的经营成本之一。” 这体现了工会经费的本质——取之于公司,用之于职工。
  • 贷方的 应付职工薪酬:这就有意思了。它像一个承诺,一个标签。公司在说:“这笔钱我欠员工的,但不是以现金形式,而是以‘工会会员权益’的形式。” 这笔钱此刻的身份,是“负债”,是公司欠全体会员的一笔“人情债”或者说“福利债”。

很多新手会计就在这里犯迷糊,他们会问:“为啥不直接 贷:其他应付款?” 问得好!因为这笔钱的源头是职工薪酬,它和社保、公积金一样,是职工薪酬体系的一部分。从这里出发,逻辑才顺。你得先承认这是“给职工的钱”,然后才能谈“这笔钱怎么花”。


场景二:神圣的“上缴”——别把公家的钱当私房钱

计提完了,钱躺在“应付职工薪酬”的户头里,下一步,就是把它真正地“请”出来,送到工会自己的独立银行账户里去。

这个动作,就是那个分录:借:应付职工薪酬 - 工会经费 贷:银行存款

这个过程,就像是把“中转站”的货物,正式装车运走。这时候,应付职工薪酬这个“负债”就被清零了,公司的“承诺”兑现了。钱,从公司的银行账户,流向了工会的银行账户。

⚠️ 高亮预警! 这一步至关重要!

很多小公司的老板或者财务,会觉得这笔钱反正是给员工花的,就一直挂在账上,或者干脆和公司的钱混在一起用。大错特错!工会经费有其独立性!必须设立独立的工会账户。这笔钱划转过去之后,就和公司的经营资金彻底“分家”了。它不再是公司的钱,而是全体工会会员的“集体财产”。你再想动它,可就不是简单的做个账务处理了,那叫挪用公款,性质完全变了!👮‍♂️

如果你们是基层工会,收到这笔钱之后,还有个“上解”的义务。按照规定,一般要按收到经费的特定比例(比如40%或50%,具体看地方政策)上缴给上级工会。这笔钱,你得认认真真地算清楚,然后 借:上解经费支出 贷:银行存款,恭恭敬敬地交上去。这笔钱是用于更大范围的职工保障和活动统筹的,可不能有“截留”的小心思哦。


场景三:最快乐的时光——花钱!花钱!花钱!🎉

好了,上缴任务也完成了,剩下的钱,就是基层工会可以自己支配的“小金库”了。这才是工会工作的“高光时刻”!

  • 端午节到了,工会主席说:“给每个会员发一箱粽子和咸鸭蛋!”
    你作为会计,一边流着口水盘算着自己能领到啥口味的,一边在电脑上敲下:
    借:职工活动支出 - 节日慰问
    贷:银行存款 🥟

  • 夏天太热,公司搞了个“送清凉”活动,买了冰红茶、毛巾、藿香正气水。
    这笔账,也得记在工会头上:
    借:职工活动支出 - 送清凉
    贷:银行存款 🥤

  • 公司要组织一场拔河比赛,买绳子、买奖品(比如一箱洗衣液)。
    没问题,工会经费来买单!
    借:职工活动支出 - 文体活动
    贷:银行存款 💪

  • 有员工生病住院了,工会派人去探望,送上一个果篮和500块慰问金。
    这体现了组织的温暖,账务处理同样要跟上:
    借:维权支出 - 困难补助 (或者职工活动支出 – 送温暖)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看见没?工会经费的支出,就像一个万花筒,它对应着工会工作的方方面面。职工活动支出维权支出业务支出(比如培训工会干部的费用)、资本性支出(比如买个打印机给工会办公室用),这些都是《工会会计制度》里明确规定的科目。

做这部分账的时候,你不能再是那个冷冰冰的财务了。你要想象每一笔支出背后,都是同事们开心的笑脸,是团队凝聚力的提升,是公司人性化关怀的体现。这样一来,工作是不是就有趣多了?


最后的“碎碎念”——来自老会计的忠告

  1. 票据!票据!票据!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工会经费的每一笔支出,都必须有合规的发票和凭证。买粽子要有发票,搞活动要有活动方案和签到表,发慰问金要有慰问记录和收款人的签字。这些都是“弹药”,是审计来的时候,你用来保护自己和工会的“盾牌”。没有这些,账做得再漂亮都是空中楼阁。

  2. 预算!预算!预算! 工会经费不是可以随心所欲花的。每年年初,工会委员会都要制定一个详细的经费收支预算,报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你花的每一分钱,都应该在预算的框架内。超预算了怎么办?那就得有合理的理由,并且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3. 分清“你我他”。一定要分清什么是可以用工会经费的,什么是该公司行政出的。比如,纯粹的业务招待费,那得公司走“管理费用”;但如果是为了组织职工活动而产生的聚餐,那就可以走“工会经费”。这个边界,要和工会主席、和老板沟通清楚,别搞混了。

总而言之,工会经费的会计分录,表面上是简单的借贷关系,实际上它串联起了公司的责任、工会的运作和员工的福利。它既有严格的制度要求,又充满了人情味和烟火气。

做好它,你不仅仅是一个合格的会计,更是员工权益的“守护者”,是公司文化的“记录官”。当你在年底看着工会账本上那一笔笔清晰的记录,回想起那些拔河比赛的呐喊、节日福利的喜悦、困难时刻的温暖……你会发现,这些枯燥的数字,原来也可以如此动人。😌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