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有用吗

问答中心分类: 其他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有用吗
0
1 回复
0
justlove 回复于 2025-08-09 之前

有用,但用处是分情况、分阶段、分人群的。它既不是万能神药,也不是一纸空文。

聊起这个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那可真是一言难尽,爱恨交织。想当年,我妈攥着我那张钢琴七级的证书,笑得跟朵花儿似的,逢人便讲:“我家孩子,七级了!” 那表情,仿佛我下一秒就能被郎朗收为关门弟子。而我呢?看着那张纸,心里五味杂陈,脑子里回响的不是贝多芬的悲怆,而是考级曲目《放牛娃盼红军》被老师用铅笔敲击琴盖的“啪啪”声和那句永恒的“手型!手型立起来!”

所以,这玩意儿到底有用吗?

咱们先来掰扯掰扯它 “有用” 的那一面,尤其是对于广大琴童、画童和舞童的家长们来说,这简直就是定心丸和里程碑。

1. 它是一张“看得懂”的成绩单。

艺术这东西,太玄乎。你家孩子今天弹了个曲子,你听着挺好,邻居王阿姨可能觉得“嗯,还行”,可到底好在哪,好到什么程度?没人说得清。这时候,考级证书就横空出世了。它像一个官方认证的标尺,在你对孩子的学习成果感到迷茫、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心存疑虑、对未来那条模糊不清的艺术道路感到惴惴不安时,递给你一个清晰、可量化的答案:“看,我们到了这一步。” 一级、二级、三级……就像游戏里升级打怪,每过一关,就有一个看得见的徽章,这种即时反馈和成就感,对维持孩子(和家长)的学习热情,功不可没。

2. 它是特定路径上的“敲门砖”和“通行证”。

这一点非常现实,也非常重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在当下的某些地区和学校,一张高级别的艺术考级证书,就是升学加分的利器。虽然现在“唯证书论”的风气有所减弱,但在“艺术特长生”的选拔中,它依然是硬性门槛之一。你连个证书都没有,人家凭什么相信你有特长?连初试的门都摸不着。

再往后走,如果你想从事艺术教育相关的基础工作,比如社区的兴趣班老师、小机构的助教,这张证书就是你最直接的能力证明。HR没时间听你现场来一段肖邦,但一张沉甸甸的十级证书,至少说明你系统地学习过,基本功是扎实的。它不能保证你是个好老师,但能让你获得一个面试的机会。

3. 它是学习过程中的“导航仪”和“助推器”。

对于大多数非天才型的普通学习者,一个系统化的考级体系其实提供了一套相对科学的学习路径图。从音阶、琶音到练习曲,再到乐曲,每个级别都有明确的要求。它逼着你不能只挑自己喜欢的曲子弹,必须全面地打好基础。这种强制性的、有规划的学习,对于克服惰性、建立稳固的技术基础,是很有帮助的。它就像健身房的私教,虽然过程痛苦,但确实能让你练出肌肉。


好了,夸了半天,现在咱得把滤镜摘下来,聊聊它 “没用”甚至“有害” 的那一面了。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对它嗤之以鼻,觉得它把艺术给“玩坏了”。

1. 考级催生了最可怕的“应试艺术”。

这是考级制度最大的弊病,没有之一。一旦目标变成了“通过考试”,艺术学习就很容易异化。我见过太多孩子,一年到头就练那三五首考级曲目,翻来覆去,直到把每一个音符都打磨得像流水线上的标准件,精准,却毫无生气。他们可能不知道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不理解作曲家想表达的情感,甚至除了这几首曲子,别的视奏能力、即兴能力一塌糊涂。

艺术的灵魂——创造力、表现力和感受力,在功利化的考级面前,被无情地碾压了。孩子对艺术的兴趣,也就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中,被消磨殆尽。这哪里是学艺术,这分明是艺术领域的“八股文”!💔

2. 证书的“含金量”正在严重通胀。

现在市面上的考级机构五花八门,质量也参差不齐。有些考级,说得难听点,几乎成了“交钱买证”的游戏。考官松一松手,大家都皆大欢喜。这就导致了证书的严重通货膨胀。一个“十级”的头衔,听起来吓人,但实际水平可能千差万别。有的人是扎扎实实练出来的,有的人可能就是个“速成班”产品。

这就好比人人都拿着一张“武林高手”的证书,但真动起手来,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当证书不再能真实反映水平时,它的价值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3. 它可能成为艺术之路上的“天花板”和“终点站”。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考完十级,就等于“游戏通关”了。证书到手,琴或画笔一扔,从此江湖再见。艺术学习在这场漫长的“考证马拉松”结束后,戛然而止。他们从未真正走进艺术那座绚烂的宫殿,只是在门口领了张门票,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真正的艺术学习,考完十级恰恰只是个开始。后面还有更广阔的世界等着你去探索:音乐史、和声学、作品分析、不同流派的风格……而考级证书,很不幸地,常常被当成了终点线,而不是起跑线。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这张证书?

我的看法是:把它当成工具,而不是目的。

把它当成一把尺子,偶尔量一量自己的进步,可以;
把它当成一块跳板,在需要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可以;
把它当成一张地图,在你迷路的时候提供一个参考方向,也可以。

但你千万不能把它当成圣旨,更不能把它当成学习艺术的全部意义

如果你是家长,请务必把孩子的兴趣和热爱放在第一位。考级可以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调剂和检验,但不要让它成为悬在孩子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多带孩子去听音乐会、看画展,让他们感受艺术在生活中的鲜活模样,远比一张证书重要。鼓励他们去即兴、去创作,哪怕很幼稚,那也是艺术最宝贵的火花。✨

如果你是成人学习者,那这张证书对你的意义就更小了。你的目标应该是取悦自己,是享受艺术带来的精神滋M润。今天弹会了喜欢的电影插曲,明天能给朋友画一张可爱的肖像,这种快乐,是任何级别的证书都无法给予的。

说到底,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就像一张大学文凭。它能证明你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它无法定义你的能力、你的才华、你的未来。真正能让你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的,永远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是持之以恒的练习,是对美和情感孜孜不倦的追求。

艺术的本质,是表达,是沟通,是触动人心的力量。这些,恰恰是那张A4纸的证书,永远也装不下的东西。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