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等2025年的大学排名。但得先说清楚,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权威排名机构的2025年完整榜单还没出来。每年这些榜单都是陆续发布的,时间点各不相同。所以,现在网上流传的各种“2025年完整榜单”基本都是假的,或者是拿去年的数据拼凑的。
不过,有一个重要的排名已经发布了,就是QS世界大学排名。他们在2024年6月就放出了2025年的榜单。我们可以先拿这个来分析一下,看看今年的趋势,也顺便聊聊大学排名到底该怎么看。
先说QS 2025年榜单里中国内地大学的情况。
清华和北大依然是领头羊。北京大学全球排第14位,亚洲第3。清华大学排全球第20位,亚洲第5。这两所学校的地位很稳固,基本就是神仙打架。
接下来是复旦大学,排全球第44位。然后是上海交通大学,全球第45位。浙江大学排全球第47位。这三所学校组成了“华东五校”的头部集团,它们在全球前50名里站得很稳。
这几个学校的排名变化不大,说明顶尖大学的实力和声誉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一年之内不会有剧烈波动。
但是,看排名不能只看这几个头部学校。我们普通人更应该关心的是,这些排名到底是怎么来的?它对我们选学校、选专业有什么实际意义?
说到排名,大家最常听到的有四个,除了刚说的QS,还有泰晤士高等教育(THE)、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和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这四个是国际上公认比较权威的。
它们的算法完全不一样,侧重点也差很多。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学校,在不同榜单上排名能差几十甚至上百名。
我们一个个拆开看。
QS排名很看重“名声”,也就是声誉。它的评分标准里,“学术声誉”占30%,“雇主声誉”占15%。这两个加起来就占了45%。这个声誉是怎么来的呢?就是QS给全球的学者和公司HR发问卷,问他们“你觉得哪些大学牛?”。所以,QS排名高的学校,通常是名气大、历史悠久、在国际上很活跃的学校。对于想毕业后进大公司或者出国深造的人来说,这个排名参考价值比较大,因为你的母校在HR和外国教授那里“脸熟”。
软科(ARWU)排名就完全是另一个路子。它是个“理工直男”,只看硬核的学术数据。比如,学校有多少校友拿了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有多少老师是高被引学者,在《自然》和《科学》上发了多少文章。它完全不考虑声誉、就业这些主观因素。所以,软科排名高的学校,一定是科研实力很强的学校,尤其是在理科和工科领域。如果你想一门心思搞科研,读到博士,那软科的排名对你更有用。
泰晤士(THE)排名比较均衡。它看的指标很多,教学、科研、论文引用、国际化程度、产业收入,都有涉及。它试图给出一个更全面的评价。但因为它太全面了,反而没有特别鲜明的特点。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各项指标的“水桶”,没有明显短板的学校在THE上排名会比较高。
U.S. News的排名方法和THE有点像,也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但它更偏向于学术研究。它的论文引用、出版物等学术指标权重很高。
了解了这些,你再回头看排名,就不会只盯着数字了。你会想,这个学校排这么高,是因为它名气大,还是科研强?这个排名的标准,和我自己的需求匹配吗?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去年报志愿,他一心想学计算机。他查排名,发现A大学综合排名比B大学高了20多名。家里人都劝他报A大学。但他自己去查了专业排名,发现在计算机科学这个领域,B大学在软科和U.S. News的专业排名上都超过了A大学。这说明B大学在计算机这个专业上的科研实力和师资力量可能更扎实。最后他顶住压力选了B大学,现在学得很好,跟着导师做的项目也很前沿。
这个例子就是想说,对大多数人来说,专业排名比综合排名重要。你未来四年要学的是一个具体的专业,毕业后找工作,人家看的也是你的专业能力。一个学校的综合排名再高,如果你读的是它的弱势专业,那意义也不大。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用这些排名?我给你几个具体的步骤。
第一步,明确你的目标。你是想本科毕业就工作,还是想继续读研深造?想在国内发展,还是想出国?如果想工作,特别是进大企业,可以多看看QS的排名,因为雇主声誉权重高。如果想搞研究,就重点看软科的排名,它更能反映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
第二步,先看专业排名,再看综合排名。现在各大排名机构都会发布学科排名。你先把你想学的专业圈定,然后去查这个专业哪些学校最强。比如你想学法学,那中国政法大学、人民大学的综合排名可能不如一些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但它们的法学专业在国内是顶尖的。
第三步,不要只看一个榜单。把QS、软科、泰晤士的榜单都找出来,交叉对比。如果一个学校在所有榜单上排名都比较靠前,那说明它确实是综合实力很强。如果它只在某个榜单上表现突出,那你就要去分析原因,看看它的优势是不是你需要的。
第四步,把排名当成一个筛选工具,而不是最终答案。排名能帮你快速圈定一个学校的范围,比如“国内前50”或者“全球前300”。但圈定之后,你还需要做更细致的功课。去学校的官网看看你想学的专业的课程设置,看看师资介绍,找找学长学姐的分享。学校的地理位置、校园文化、生活成本,这些都是排名无法告诉你的,但对你未来几年的生活影响巨大。
总的来说,大学排名是个好东西,它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参照系。但你必须知道它怎么来的,局限性在哪里。它只是一个工具,最终做决定的还是你自己。不要被数字绑架,选择一个真正适合你的学校和专业,比选择一个排名数字好看的学校重要得多。至于2025年的其他榜单,等它们陆续发布后,你可以用今天说的方法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