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天津大学,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工科强。没错,这所学校的底子就是工科,而且是那种硬核的、有历史传承的工科。你要问哪个专业最厉害,这其实是个有点得罪人的问题,因为每个学院都觉得自己不差。但如果非要从实力、行业地位和历史积淀这几个角度挑出三个,那绕不开的肯定是下面这三个。
第一个,化学工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化工”。
把化工放在第一位,天大任何一个校友都不会有意见。这不是我说的,是各种排名和事实摆在那里的。天大的化工,在国内基本就是独一档的存在。教育部搞的学科评估,它连续好几次都是A+,而且是排名第一的A+。在全球的一些专业排名里,比如QS或者软科,天大化工也经常是世界前几名,有时候甚至是第一。
为什么这么强?因为它有历史。中国第一个化学工程系就是1920年在北洋大学(天大前身)成立的。这个“第一”的分量很重,意味着它定义了这个学科在国内应该怎么教、怎么研究。一百多年下来,师资、实验室、校友资源,都积累到了一个很恐怖的程度。天大有个“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这种国家级的平台,直接说明了它的科研实力。
那么,学化工到底是学什么?很多人有个误解,以为化工就是搞化学,整天在实验室里倒腾各种瓶瓶罐罐。其实不是。化学系研究的是物质变化的原理,是“为什么”。而化工研究的是怎么把实验室里那几克产品,放大到工厂里一天生产几百吨,而且要成本低、效率高、安全环保。它是工程,核心是“怎么办”。比如,石油怎么变成汽油和塑料,粮食怎么发酵成酒精,沙子怎么变成芯片里的高纯硅。这些大规模的生产过程,都是化工的范畴。
在天大学化工,日子不好过。课程难度很大,四大化学(无机、有机、分析、物理化学)是基础,后面还有更难的“三传一反”,也就是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和反应工程。这些课全是数学和物理模型,非常抽象,考试挂科率也不低。除了理论,实验和课程设计也特别多。学生需要自己设计一个化工厂的某个单元,从画图、计算到写报告,一套流程下来,掉的头发能织毛衣。
毕业后出路怎么样?非常好。因为化工是工业的基石,应用面太广了。最传统的去处是“三桶油”(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各大石化设计院,收入稳定,工作体面。想去外企,巴斯夫、陶氏化学这些巨头每年都会来天大校招。现在新的方向也很多,比如新能源(锂电池材料)、新材料(高分子)、生物医药(制药工程)、芯片制造(半导体材料),甚至还有人凭借强大的数学和建模能力,转行去做金融量化。可以说,只要你学得好,基本不愁找工作。
第二个,建筑学。
天大的建筑学,是另一个金字招牌。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建筑老八校”的说法,指的是最早建立建筑学专业的八所顶尖高校。天津大学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地位很高。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同样是国内最早的一批。这种历史底蕴意味着它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学术传承。
建筑学不是纯粹的工科,它是一个艺术和技术高度结合的专业。所以,报考天大建筑系,除了高考分数要高,通常还需要有美术基础。学生不仅要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这些工程知识,还要学中外建筑史、美术、城市规划、园林设计。核心课程就是建筑设计,一做就是一整个学期。
在天大读建筑是什么体验?一个字,累。两个字,熬夜。画图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到了交图的最后期限,建筑系的教学楼通常是灯火通明,学生们趴在图板上,旁边堆满了咖啡和零食。这个专业非常强调动手能力,不光要会用电脑软件建模渲染,还要会做手工模型。从简单的纸板模型到复杂的木质、亚克力模型,都是对学生耐心和手艺的考验。每学期末的“评图”环节,是建筑系学生的“期末大考”,学生要把自己一学期的设计成果做成展板和模型,当着所有老师和同学的面进行讲解和答辩。这个过程压力巨大,但也非常锻炼人。
正因为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天大建筑系的毕业生基本功非常扎实。他们不仅懂设计,也懂工程,思维严谨。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是各大建筑设计院,比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以及像同济设计院这样的一流机构。还有一部分人会去房地产公司,比如万科、龙湖,做甲方建筑师。虽然这几年建筑行业整体不如以前那么火热,但顶尖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依然是稀缺资源。能从天大建筑系顺利毕业,本身就是一块能力的证明。
第三个,土木工程。
如果说化工是关于“流动的物质”,建筑是关于“空间与艺术”,那土木工程就是关于“屹立的结构”。我们身边几乎所有的大型基础设施,桥梁、隧道、高楼、铁路、港口,都离不开土木工程。天大的土木工程同样历史悠久,它的前身是19世纪末成立的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设立的土木工程学门。
天大土木的强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向,比如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和水利工程。特别是水利,天大是国内最早设立水利专业的学校之一,在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这个领域非常有话语权。很多国家级的大型水利项目,比如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背后都有天大校友和老师的身影。
学土木,数学和力学是基础中的基础。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光是这些“力学”就能把人学晕。这个专业对计算和分析能力要求很高,因为工程师的每一个计算都关系到结构的安全,不能有半点马虎。学生们除了上课,也要做大量的实验,比如混凝土抗压试验、钢筋拉伸试验,亲手去验证课本上的理论。
和建筑系一样,土木的学生也很辛苦,但辛苦的点不一样。建筑系是熬夜画图,土木系是埋头算题。毕业设计通常是设计一座桥或者一栋大楼的结构,需要画出厚厚一叠的结构图,写出同样厚度的计算书。每一个数据都要有理有据。
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非常明确。主要是去三大单位:设计院、施工单位和房地产公司。设计院负责画图和计算,工作环境相对好一些。施工单位,比如中建、中铁、中交这些“中字头”的巨无霸企业,负责把图纸变成现实。去施工单位的话,前期基本都要在工地上待着,工作环境比较艰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搬砖”,但收入和成长速度也很快。项目经验丰富之后,可以转做管理或者回设计院。
总的来说,这三个专业代表了天津大学工科的顶尖水平。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历史悠久,行业认可度高,学起来非常辛苦,但只要你能坚持下来,掌握了真本事,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会非常宽广和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