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二本460左右所有大学

问答中心分类: 学校&机构相关问答二本460左右所有大学
1 回复
0
薄荷蓝 回复于 2025-09-05 之前

460分这个分数,说实话,挺微妙的。它不像600多分那样选择很多,也不像300多分那样选择很少。它正好卡在一个中间位置,选择不少,但好的选择不多,一不小心就容易掉坑里。很多人一上来就问“460分能上什么大学”,这个问题本身就问错了。

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忘了你的分数,记住你的位次。

为什么?因为每年的考卷难度不一样,分数线也不一样。今年的460分和去年的460分,含金量可能差很多。但是,你的全省排名,也就是位次,是相对稳定的。高校录取,说白了就是按位次从高到低划拉人。他们招生计划里写着招100个人,那基本上就是录取到你这个省的第一百名。所以,你真正要参考的,是去年、前年录取到你这个位次的大学和专业是哪些。

怎么查位次?你的高考成绩单上一般都会写。如果没有,就去你们省的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肯定有“一分一段表”这个东西。找到你的分数对应的人数和累计人数,那个累计人数就是你的位次。

拿到位次后,事情就简单了。接下来就是三步走:冲、稳、保。

这是填志愿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策略。别听那些花里胡哨的。

“冲”的学校,就是那些你踮踮脚才能够着的。找去年录取位次比你高一点的学校。比如你排全省10万名,那你可以看看去年录取到8万到9万名的学校。这些学校有风险,可能录不上,但万一碰上“大小年”(招生分数一年高一年低),你就捡漏了。冲的学校放前面几个志愿。

“稳”的学校,是你最主要的阵地。找去年录取位次和你差不多的学校。你10万名,就重点看去年录取在9.5万到10.5万名之间的。这些学校是你大概率能去的,也是你要花最多精力研究的。专业、城市、学校环境,都要仔细看。

“保”的学校,是你的底裤,绝对不能丢。找去年录取位次比你低很多的学校。你10万名,就去找录取到12万、13万甚至更往后的。这些学校是为了防止你前面所有的志愿都滑档,导致没学上。选保底校,别太挑剔,只要专业和学校性质(比如必须是公办)你能接受就行。

好,策略清楚了,去哪里找这些数据?

最权威的,是你省考试院发的那本厚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和计划》。这本书上全是干货,有每个学校在你省的招生代码、专业、人数、学费。这本书的数据是最准的。缺点是太厚了,查起来费劲。

所以你可以用一些App或者网站来辅助,比如掌上高考、或者一些手机浏览器自带的高考查询功能。这些工具的好处是能帮你快速筛选。你输入你的位次,它就能给你推荐一批冲、稳、保的学校。

但是,我必须提醒你,这些第三方工具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最终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回去核对那本大厚书上的招生代码和计划,一个数字都不能错。每年都有人因为信了App上的过时信息,结果填错代码,最后去了不想去的学校,这种教训太多了。

聊完了方法,我们再来聊聊460分这个段位,具体该怎么选。

在这个分数段,学校的名字没那么重要,专业和城市比学校重要得多。你别总想着找个校名好听的,没用。毕业找工作,人家一看你是二本,都差不多。但如果你在一个好城市,读一个好专业,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一,优先选城市。

能去省会,别去地级市。能去大城市,别去小县城。为什么?因为大学四年,你不只是在学校里学习。城市能给你的资源,是学校给不了的。大城市有更多的实习机会、更多的讲座、更多的展览、更开阔的眼界。你周末可以去别的大学蹭课,可以去科技公司感受一下工作氛围,这些经历对你未来的影响,比你多考几分都重要。

比如,同样是460分,一个在合肥的普通二本,和一个在安徽某个小县城的二本,我肯定推荐你去合肥。就算学校本身差一点,但你在合肥四年,接触到的人和事,获得的机会,绝对更多。

第二,专业比学校牌子硬。

二本院校,大部分都不是综合性大学,很多都有自己特别擅长的领域。比如一些叫“XX工程学院”、“XX财经学院”、“XX师范学院”的。这些学校的王牌专业,在特定行业里的认可度,可能比一些普通211的冷门专业还要高。

怎么找王牌专业?很简单,去这个学校的官网,看它的“院系设置”或者“学科建设”。如果一个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那这个专业就是这个学校的宝贝,师资力量、教学资源都会向它倾斜。

举个例子,你想学土木工程。可能一个叫“XX建筑工程学院”的学校,它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和就业情况,会比一个综合性大学的同专业好很多。因为前者就是靠这个专业吃饭的,整个学校的资源都在这上面。

所以,你的思路应该是:先定下几个你想学的专业方向,然后去找哪些学校的这些专业比较强,再结合你的位次和城市偏好,去筛选。而不是先定学校,再从学校里挑专业。顺序反了,结果可能差很多。

第三,公办和民办,想清楚。

460分左右,会遇到很多民办本科和独立学院。这些学校的名字通常很好听,比如挂着某个名牌大学的前缀。

公办和民办最大的区别就是学费。公办二本一年学费大概五六千,民办可能就要两三万,甚至更高。四年下来,差了十几万。这个经济账,你和家里人一定要算清楚。

是不是民办就一定不好?不是。有些民办学校,特别是那些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硬件设施非常好,校园环境漂亮,宿舍条件也比很多老牌公办大学好。某些专业,比如艺术、设计类,或者一些国际合作项目,办得也确实不错。

但你得想明白,你花这个钱,到底值不值。如果家庭条件允许,而且你选的专业确实是这个民办学校的优势专业,那可以考虑。如果只是为了一个好听的校名,或者更好的宿舍,那我觉得没必要。把这十几万省下来,大学期间用作自我投资,比如考证、学个技能,效果可能更好。

最后,我给你列举一些460分段位可以重点关注的学校类型,不是具体的名单,因为每个省情况不一样,但思路是通的:

  1. 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公办院校。比如太原、呼和浩特、南昌、贵阳这些城市的二本院校。这些学校在省会,有城市资源加成,分数又不会像东部沿海城市那么高,性价比不错。比如一些地方性的师范学院、理工学院、财经学院。

  2. 行业特色鲜明的公办院校。比如各个省的“轻工业学院”、“纺织工程学院”、“石油化工学院”。这些学校名字听起来土,但专业对口性强,在行业内有一定人脉和口碑,就业比较稳定。

  3. 一些改名不久的大学。有些学校以前是“学院”,后来升格成“大学”,或者从独立学院转设为公办大学。刚改名那几年,很多人还不知道,录取分数可能会有个洼地,可以去捡漏。

  4. 如果实在想去大城市,可以看看这些城市里相对冷门的二本。比如上海、广州、杭州这些地方,除了那些知名的大学,也有一些分数没那么高的二本院校,虽然学校本身可能一般,但你可以享受城市的资源。

总之,460分这个分数,选择的核心就是务实。不要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名校光环”,而是要抓住你能抓住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一个好城市的资源、一个好专业的技能、一个能让你稳定就业的出路。把这些想清楚了,你的志愿填报就不会出大问题。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