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每次一到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就有人跑来问我。讲真的,直接问“最牛的专业是哪个”,这问题没法给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最牛”这个词,每个人心里想的都不一样。有的人觉得,毕业就能进大厂、年薪高,就是牛。有的人觉得,学术地位高,能跟着大师做研究,才是牛。还有的人觉得,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哪怕挣钱不多,那也是最牛的。
所以,我们不聊虚的,直接把北师大那些拿得出手的专业掰开揉碎了看,你自己判断哪个最适合你。
首先,得说那几个闭着眼睛都知道的王牌专业。这是北师大的“名片”,也是它安身立命的根本。
第一个,必须是教育学。
这没什么好争议的。北京师范大学,名字里就带着“师范”两个字。它的教育学在国内是什么地位?简单说,就是制定规则的人。教育部搞什么教育改革、出什么新课标,背后那群专家里,一多半你都能找到北师-大教育学部的教授。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里,北师大的教育学是A+,全国只有两个A+,另一个是华东师大。你就知道这是什么概念了。
读这个专业,不一定意味着你将来就要去当中小学老师。那只是出路之一,而且是最基础的一条。很多毕业生去了教育研究机构、政府的教育部门、或者现在很火的在线教育公司做课程研发和管理。他们的起点,是对教育的理解深度不一样。他们学的不是怎么讲好一堂课,而是研究教育的规律、政策的走向。如果你对影响教育本身这件事有兴趣,想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去思考问题,那北师大的教育学就是顶级的选择。
第二个,心理学。
北师大的心理学,绝对是另一张王牌。甚至在很多人心里,它的名气比教育学还要响。为什么?因为它有“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你看到“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几个字,就应该明白它的分量。这意味着国家把这个领域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任务和资源都放在了这里。
所以,北师大的心理学不是你想象中那种“心理咨询”、“解梦”或者“教你怎么看人”。它的强项在于基础研究,特别是和大脑、认知、学习相关的部分。他们用脑电、核磁共振这些设备去研究人是怎么学习的、记忆是怎么形成的、情绪是怎么影响决策的。这听起来很酷,学起来也真的很难,对数理和生物的要求很高。
毕业生的出路也特别广。想搞学术的,北师大心理的博士在全球都很有竞争力。想工作的,去大公司的用户体验(UX)部门、人力资源部门,或者去咨询公司,都特别受欢迎。因为他们懂得“人”的底层逻辑,知道怎么设计产品让人用得更爽,怎么搭建团队让效率更高。这个专业的“硬核”程度,远超外行人的想象。
第三个,中国语言文学。
这个专业是北师大传统文科的门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就是北师大中文系毕业的。光这一个名字,就足够说明它的江湖地位了。北师大的中文系,底蕴特别深厚。从古代文学到现当代文学,再到文艺理论,每个方向都有一批在国内响当当的学者。
在这里学中文,你能得到最纯正、最系统的文学和语言学训练。老师们不会只教你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而是会引导你去思考文学的本质、语言的演变。氛围就是沉静、扎实。
毕业后,当老师、进报社、去出版社、做编剧,都是很常见的选择。而且,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互联网大厂的内容岗、运营岗,也特别偏爱北师大中文系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文字功底和人文素养是真的扎实,能写、会思考,这是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的核心能力。
说完了这三张“明信片”,我们再聊聊那些可能被名字耽误了,但实力强到可怕的专业。
比如,地理科学。
很多人一听地理,就想到高中背地图、背气候类型。你要是这么想北师大的地理,那就错得太离谱了。北师大的地理科学,特别是遥感科学与技术这个方向,强得一塌糊涂。他们的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同样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他们学的是什么?是用卫星、无人机去监测地表变化,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去分析城市扩张、环境污染、灾害预警。这完全是一个交叉学科,融合了地理、计算机、物理。技术含量非常高,解决的也都是国家层面的大问题。比如,南水北调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就有北师大团队的深入参与。
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很多都去了航天相关的科研院所、自然资源部、环保部门,或者像百度、高德这样的公司做地图和位置服务。就业又好,做的事情又重要,但就是因为名字叫“地理”,每年都被很多高分考生错过。
还有,历史学。
和中文系一样,也是北师大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学科评估里也是A+。北师大的史学研究,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在国内是重镇。这里的学习氛围就是青灯古卷,要求你坐得住冷板凳,能扎到故纸堆里去。如果你真的热爱历史,想做学问,这里绝对是顶级的平台。
那么,怎么选?说了这么多,到底哪个“最牛”?
我给你一个实际的操作步骤,你跟着走一遍,答案就清楚了。
第一步:定义你自己的“牛”。
你先别管学校、别管专业。拿张纸,写下来:你上大学,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是一个能让你毕业就找到高薪工作的技能?那就把心理学、地理科学(遥感方向)放在前面。
是一个能让你深入研究、探索人类知识边界的平台?那教育学、历史学、基础数学可能更适合你。
是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强大的文字能力?那就重点看中国语言文学。
先把自己的需求搞清楚,这是所有选择的前提。如果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那给你再好的专业也没用。
第二步:查最客观的数据。
别听网上的人瞎说,也别光听我的一面之词。你要自己去查最权威的信息。去哪查?就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官网,找“学科评估结果查询”。这是国家级的官方排名,比任何商业排名都靠谱。你把北师大输进去,看看哪些专业是A、哪些是A+。这就是这些专业在国内的硬实力排名,没任何水分。
第三步:看课程设置,而不是看专业名字。
确定了几个目标专业后,去北师大相关学院的官网,找到这个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案”。这个文件会清清楚楚地告诉你,接下来四年,你具体要上哪些课。
比如你看了心理学院的培养方案,发现里面有大量的高等数学、统计学、编程、生物学实验,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那你可能就要重新考虑了。反之,如果你看了地理科学的课程,发现全是遥感图像处理、GIS软件应用这些你感兴趣的东西,那它就比听起来高大上的金融、管理更适合你。
第四步:想办法联系在读的学长学姐。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学校官网上的都是官方说法,真实的上课体验、老师风格、就业去向,只有里面的人才知道。去知乎、微博或者一些校友论坛上,找几个目标专业的在读学生,有礼貌地去问。别问“这个专业好不好”这种空泛的问题,要问具体的:
“请问大一的数学课压力大吗?老师讲得怎么样?”
“咱们专业毕业的师兄师姐,现在主要都在哪些公司工作?”
“学院里有没有什么特别推荐的宝藏教授?”
这些真实的信息,比任何排名和介绍都更有价值。
总的来说,北师大最牛的,是它在人文社科和教育科学领域的那个“金字招牌”。你从这里任何一个王牌专业毕业,拿到的不仅仅是一纸文凭,更是一个被社会高度认可的身份。但具体到哪个专业最牛,这个答案只能你自己给自己。用我上面说的方法,一步步去分析,找到那个和你自己的目标、兴趣、能力最匹配的,那它对你来说,就是最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