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408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专业课考试科目代码。
一听到“代码”这个词,你可能觉得有点官方,有点绕。其实把它想成一个“套餐”就行了。这个叫“408”的套餐,里面包含了四门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
- 数据结构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操作系统
- 计算机网络
这四门课,基本上是所有计算机专业学生大学期间最重要的基础课。考研的时候,如果一个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指定考408,那就意味着你的专业课考试卷上,会出现这全部四门课的题目。
一张卷子,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听起来是不是信息量有点大?咱们掰开来聊。
首先,为什么会有408这个东西?
在以前,大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考研专业课都是自己出题的,这叫“自主命题”。比如A大学考数据结构和C语言,B大学可能考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每个学校考的科目、参考书、难度都不一样。这对考生来说很麻烦。你如果想考A大学,就得拼命学它的那两门。万一没考上,你想调剂去B大学,对不起,人家考的你不熟,你的专业课成绩没法用。
所以,后来教育部就搞了这个“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也就是408。它把最重要的四门课打包在一起,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
第一,公平。大家用的是同一张卷子,你的分数在全国所有考408的考生里都有可比性。不存在某个学校题目特别简单,或者某个学校题目特别偏的情况。
第二,选择多。你考了408,拿到分数后,所有承认408成绩的学校你都可以考虑。这就给了你很大的灵活性。今年A学校分数线太高,你可以拿着这个成绩去申请B学校或者C学校的调剂。我有个朋友当年考的就是自主命题,一门心思复习那个学校指定的两本书,结果分数差了一点,想调剂都没地方去,因为其他学校不认他那个专业课成绩。408就避免了这个问题。
但是,有好处就有坏处。408的坏处也同样突出。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难,而且范围广。
你想想,要把四本厚厚的专业书,每一本都学得明明白白,这个工作量有多大。
- 数据结构是基础,链表、树、图、排序算法,不仅要懂概念,还要能手写代码。
- 计算机组成原理很硬核,讲的是计算机内部是怎么工作的,什么CPU、内存、指令系统,非常抽象。
- 操作系统讲的是进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这些,理论和实际结合得很紧。
- 计算机网络就是TCP/IP那套东西,从物理层到应用层,一层一层都得搞清楚。
这四门课合在一起,知识点又多又杂。而且408的考题不只是简单地考你概念,它经常出一些综合题,一道题可能同时涉及到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比如一个关于虚拟内存的题,它既会考到操作系统里页面置换的算法,也可能考到组成原理里TLB(快表)的工作方式。你要是有一门课学得不好,这种题就直接没分。
所以,选择考408,基本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考408的考生,普遍要比考自主命题的考生多复习1-2门课,复习战线拉得更长。通常从3月份开始,就得一头扎进这四门课里,一直学到12月考试。
那么,哪些人会选择考408?
一般是两类人。一类是“学霸”,对自己实力有信心,目标就是顶尖的那几所大学,比如清华、北大、浙大、上交大的一部分专业。这些学校的计算机专业非常强,用408这种高难度的考试来筛选学生,能保证招进来的学生基础扎实。另一类是跨专业考计算机的学生。因为408是全国统考,复习资料、历年真题、网上的课程都非常多,资源很透明。跟着大家的主流复习路径走,不容易跑偏。自主命题的学校,有时候你连去年的真题都找不到,复习起来像没头苍蝇。
如果你在纠结要不要考408,可以这么想:
先确定你的目标院校。去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网站,查一下去年的招生简章。看看你心仪的专业,专业课考的是408还是自主命题。如果它考的是408,那你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上。
如果你的目标院校是自主命题,但你又想给自己留条后路,可以考虑一下考408。因为考了408,你不仅可以报那些顶尖学校,很多中流的985、211大学也承认408成绩,甚至是一些双非院校也开始接受408调剂。你的路会宽很多。
当然,如果你本科基础一般,或者复习时间比较紧张,觉得同时搞定四门课压力太大,那么选择一个只考两门课的自主命题学校,也是一个很实际的策略。集中火力,把两门课学到精通,胜算可能更大。
最后,给准备考408的朋友一些实在的建议。
第一步,打基础。大概从3月到6月,踏踏实实地把这四门课的教材看一遍。不要图快,看一章,就去做一章后面的练习题。这一步的目标不是记住所有东西,而是搞懂每个知识点到底在说什么。建议先看数据结构和组成原理,这两门是后面两门的基础。
第二步,强化。从7月到10月,这是最关键的阶段。找一套市面上主流的复习全书,比如王道或者天勤的。跟着书里的章节,进行第二轮复习。这一轮要边看边做大量的练习题。同时,开始建立知识体系,把四门课串起来想。比如,当你在浏览器输入一个网址,到看到网页,这个过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分别做了什么?把这些想通了,你就上了一个台阶。
第三步,冲刺。11月到12月,核心任务就是刷真题。把近10年、甚至15年的408真题,拿出来一套一套地做。严格按照3小时的时间来。做完一套,最重要的事情是分析。错的题是为什么错?是概念不清,还是粗心?对的题,是不是用了最简单的方法?真题的价值非常大,它能告诉你考试的重点和出题人的思路。
总之,408就是计算机考研里的一块硬骨头。它难,但它也公平,也能给你更多的机会。选择它,就意味着要做好打一场硬仗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