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中国大学排名,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也有点复杂。每年一到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榜单满天飞,家长和学生们拿着这些排名表,一个个地比对,生怕一分给浪费了。我完全理解这种心情,毕竟这关系到未来四年,甚至更长远的人生。
但是,咱们得先弄明白一件事:排名到底是个啥?
它不是一个绝对真理的标准。它是一个工具,是一个参考。不同的排名机构,用的尺子不一样,量出来的结果自然也就不一样。有的尺子看重学术论文,谁发的顶刊多谁就牛;有的尺子看重国际声誉,问卷调查里教授们觉得谁厉害谁就靠前;还有的看重毕业生就业薪酬,谁的学生毕业后挣得多谁就排名高。
所以,你看排名的时候,不能只看一个干巴巴的数字。你得知道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
目前在中国,大家看得比较多的,主要有这么几个:
一个是“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这个是国内做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它比较全面,考察的点很多,比如办学资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化水平等等。因为它更贴近国内大学的实际情况,所以对国内考生来说,参考价值挺大的。
还有几个国际上很出名的,比如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也是软科做的)。这些国际排名,对于那些打算本科毕业后出国深造,或者想去外企工作的同学来说,会更有用一些。因为很多国外大学和企业,就是认这些榜单的。
你看,出发点不一样,你该看重的榜单就不一样。
所以,第一步,你得先问问自己:我想干嘛?
如果你就想在国内好好读个书,然后找个好工作,那软科的排名多看看,再结合你想去的城市、你喜欢的专业,基本就够了。如果你心气儿高,想去国外顶尖大学读个研,那你就得重点关注QS、THE这些榜单上,中国大学的排名情况。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你未来申请学校时,你本科学历的“含金量”。
第二步,别只盯着综合排名,要去看专业排名。
这一点真的太重要了。我见过太多学生,为了挤进一个排名更高的学校,结果去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或者那个学校并不强的专业。这就本末倒置了。
举个例子。你想学计算机。那清华、北大、上交、浙大肯定没得说,是第一梯队。但是,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这些学校,虽然综合排名可能不如一些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但它们的计算机、通信工程这些专业,是全国最顶尖的,行业认可度极高。毕业出来找工作,绝对是香饽饽。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
- 先确定你想学的几个专业方向。
- 然后去找这些专业的大学排名。软科每年都会发专业排名,教育部也有官方的学科评估结果,那个更权威。
- 在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里,再结合你自己的分数、学校的综合排名、地理位置这些因素,去做选择。
这样选出来的学校,才是真的适合你的。
第三步,除了排名,你还要看点“虚”的。
什么是“虚”的?就是排名数据体现不出来的东西。
比如,城市。你在北京、上海读大学,和你在一个二三线城市读大学,四年下来,你的眼界、接触到的机会、实习的便利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城市有更多的讲座、更多的展览、更多的行业交流,这些都是隐形的财富。当然,生活成本也更高。这个得你自己权衡。
再比如,学校的文化和氛围。有的学校学风严谨,大家都在拼命搞学术;有的学校社团文化活跃,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没有好坏之-分,看你喜欢哪种。你可以去学校的贴吧、知乎、微博上看看,听听在校生的真实声音,感受一下那个氛围。
最后,我给你一个综合了主流榜单,特别是国内认可度比较高的“软科”排名整理出来的中国大学大概的梯队。记住,这只是一个参考,一个起点,绝对不能作为你做决定的唯一依据。
第一梯队 (顶尖中的顶尖):
1. 清华大学
2. 北京大学
这两所基本就是独一档的存在,没什么争议。
第二梯队 (华东五校 + 人大/国科大):
3. 浙江大学
4. 上海交通大学
5. 复旦大学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 南京大学
8. 中国人民大学
9. 中国科学院大学
这个梯队的学校实力都非常强,各有特色,排名顺序在不同榜单上会有些微调。
第三梯队 (顶尖985,实力强劲):
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 西安交通大学
12. 武汉大学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14. 华中科技大学
15. 同济大学
16. 中山大学
17. 北京师范大学
18. 东南大学
19. 天津大学
20. 南开大学
21. 四川大学
22. 电子科技大学
23. 北京理工大学
24. 厦门大学
这个梯队的学校也都是国内一流,专业特色明显。
第四梯队 (中坚985及顶尖211):
25. 华南理工大学
26. 西北工业大学
27. 华东师范大学
28. 中南大学
29. 大连理工大学
30. 山东大学
31. 吉林大学
32. 湖南大学
33. 重庆大学
34. 中国农业大学
35. 兰州大学
36. 东北大学
3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行业顶尖211)
38. 南方科技大学 (后起之秀)
39. 北京邮电大学 (行业顶尖211)
40. 上海科技大学
… 后面的学校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到了50名开外,很多学校的实力差距非常小,在不同榜单上排名波动也很大。比如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暨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等,这些都是在各自领域非常出色的学校。
最后想说一句,排名是死的,人是活的。它能帮你快速地筛选信息,但不能代替你思考。你未来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学校能给你的只是一个平台和起点,更关键的还是在于你自己在大学四年里,怎么去学习,怎么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