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怎么查专业对应的公务员职位

问答中心分类: 其他怎么查专业对应的公务员职位
1 回复
0
伟哥附体 回复于 2025-09-12 之前

很多人一上来就搞错了方向。他们拿着自己的专业全称,比如“信息与计算科学”,然后去公务员职位表里一个字一个字地找,找不到就觉得完蛋了,自己专业报不了公务员。

这思路就不对。

公务员招录的专业要求,不是这么死板的一对一匹配。你要是这么找,大部分人都找不到几个合适的岗位。正确的玩法是把搜索范围一步步扩大,从“精确匹配”到“模糊匹配”,最后再看“无限制匹配”。

咱们一步一步说。

第一步:用你的专业全称,进行一次“傻瓜式”搜索。

这一步最简单,也最没效率,但必须要做。因为万一真有哪个岗位就指名道姓要你这个专业呢?

具体操作就是,拿到当年的国考或者省考职位表,通常是个Excel文件。打开它,用Ctrl+F搜索功能,输入你的专业全称。比如你就学“会计学”,那就直接搜“会计学”。

这样搜出来的岗位,是跟你专业最贴合的。如果能找到,而且其他条件(比如政治面貌、基层工作经历)也都符合,那恭喜你,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但是,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学了一些新兴专业或者细分专业的人,这么搜完的结果可能是“0”。别慌,这很正常。我当年帮我学“社会工作”的朋友找岗位,直接搜“社会工作”四个字,国考几万个岗位里,就出来个位数。要是只看到这个结果就放弃,那才是真的亏了。

所以,第一步搜不到,就马上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找你的“学科大类”,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公务员招考里,大部分岗位要求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专业名称,而是一个“专业大类”。比如,招人单位需要一个会处理数据、懂计算机的人,他不会只写“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而是会写“招计算机类”。这个“计算机类”就包含了几十个具体的专业,比如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等。

你的任务,就是搞清楚你的专业属于哪个大类。

怎么搞清楚?

最权威的来源是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你直接去网上搜这个文件,能找到最新版的。这个目录把所有本科专业都分门别类了。

举个例子,你学的是“新闻学”。你去查这个目录,会发现“新闻学”属于“新闻传播学类”这个大类。同时,有些省份在划分时,也会把它归到“中国语言文学类”里。所以,你在职位表里搜索的时候,就不能只搜“新闻学”了,你应该搜“新闻传播学类”和“中国语言文学类”。

这么一搜,你会发现岗位数量一下子就多了几十倍。原来可能只有几个岗位,现在一下子出来几百个。

再举个例子,我一个学“生物工程”的朋友,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天坑”专业,考公没戏。后来我让他去查专业目录,发现“生物工程”属于“生物工程类”,也属于范围更广的“生物科学类”。然后我们拿着这两个大类去职位表里一搜,发现海关、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些检疫、检测岗位,明确要求这些大类的专业。他一下就看到了希望。

所以,找到你的学科大类,是整个查询过程中最核心的一环。它直接决定了你能报考的岗位数量级。记住,一定要以官方的专业目录为准,别自己想当然。

第三步:根据你的专业技能,搜索“关键词”。

有时候,一些岗位对专业的要求更宽泛,甚至没有限制到某个大类,而是描述了一种能力。这时候,就要从你的专业培养的“核心技能”出发,去寻找机会。

什么意思呢?

比如你是学法学的。除了直接搜“法学类”,你还可以想想法学专业的核心技能是什么?是处理法律文书、熟悉法规条文。所以,你可以在职位表里搜索“法律”、“法务”、“法规”、“执法”这些关键词。这样可能会找到一些虽然专业要求没写“法学类”,但在工作职责描述里提到了这些词的岗位。这种岗位,你也可以打电话去招录单位问问,自己的专业是否可以报考。

再比如,你是学汉语言文学的。你的核心技能是文字功底强。那你就可以去搜“文稿”、“写作”、“宣传”、“综合管理”、“办公室”这些关键词。很多单位的办公室岗位,需要“笔杆子”,他们对专业要求可能写的是“不限”或者“文史哲类”,但工作内容和你专业非常匹配,这就是你的优势。

这个方法的逻辑是,从“岗位需要什么人”的角度反推,而不是死守“我这个专业能干什么”。这个思路一转变,你的选择范围又会扩大。

第四步:关注那些“不限专业”的岗位。

这是最后的选择,也是竞争最惨烈的选择。

当以上三步都走完,你还是觉得合适的岗位太少,或者想看看更多的可能性,那就可以把目光投向“三不限”岗位。所谓“三不限”,通常指的是“不限专业、不限基层工作经历、不限政治面貌”。

这些岗位对所有人都敞开大门,所以报考人数会多得吓人。一个岗位几千人报名是家常便饭。报录比达到1000:1甚至更高,都很常见。

我个人建议是,除非你的笔试能力超强,能考到非常高的分数,否则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不限”岗位上。这就像打游戏,你非要一开始就去挑战地狱难度的BOSS,不是不行,但真的很累,而且成功率低。

你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前面三步找到的、对你的专业有一定限制的岗位上。因为专业限制本身就是一个门槛,它已经帮你筛掉了一大批竞争对手。你能报的岗位,别人报不了,这才是你的优势区。

咱们来完整地走一遍流程,假设你是一个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生。

  1. 第一步:精确搜索。 打开国考职位表,搜索“行政管理”。你可能会找到一些岗位,但数量不多。记下来。

  2. 第二步:大类搜索。 你去查专业目录,发现“行政管理”属于“公共管理类”。好,现在你在职位表里搜索“公共管理类”。哇,一下出来几百个岗位,各种政府办公室、党委部门都有需求。这是你的主攻方向,你需要花大量时间在这里面筛选出地点、级别、要求都符合的岗位。

  3. 第三步:关键词搜索。 你想,行政管理的核心是协调、管理、办文办事。于是你又去搜了“办公室”、“综合”、“管理”等关键词。你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可能性,比如某个业务单位的综合处,专业要求写的是“管理学类”,或者更宽泛的“不限”,但工作内容一看就是办公室的活,跟你专业很对口。你也把这些岗位记下来,作为备选。

  4. 第四步:不限专业。 你把所有“不限专业”的岗位拉出来看了一眼,发现某个偏远地区的乡镇岗位报录比才50:1,你觉得可以接受,也把它加入了备选池。

通过这四步,你的可选岗位列表就从最初的几个,变成了一个包含几十甚至上百个岗位的详细清单。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清单里,根据你自己的偏好(地域、部门、发展前景等),最终选定一个来报考。

最后,还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小提醒:

  • 职位表里的“备注”栏一定要看! 很多人只看专业要求,不看备注,这是大忌。很多关键信息都藏在备注里。比如,专业要求写着“计算机类”,但备注里可能写着“本岗位需要经常出差,适合男性”;或者要求写着“法学类”,备注里写着“需要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A证”。这些都是决定你能不能报的关键。
  • 国考和省考的专业划分标准可能略有不同。 国考用的通常是国家统一的专业目录,但每个省的省考,可能会根据本省高校的专业设置,发布一个自己省的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所以你考哪个省,就要去找那个省的专业目录,这样最准。
  • 不确定就打电话问。 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是否符合某个岗位的要求,真的吃不准,不要自己瞎猜。职位表的最后通常会附上每个招录单位的联系电话。在工作时间,大胆地打过去问,直接说清楚你的情况:“老师您好,我是XX大学XX专业的毕业生,我想报考贵单位的XX岗位,我看专业要求是XX类,我想确认一下我的专业是否符合要求?”对方会给你最权威的答复。这一个电话,可能就帮你避免了报错岗位的风险。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