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说重点,国家级的公费师范大学,就是那6所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院校。
这六所学校分别是:
1. 北京师范大学 (北师大)
2.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大)
3.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大)
4.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大)
5.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大)
6. 西南大学
你可能注意到了,西南大学的名字不带“师范”,但它确实是这六所之一。这是历史原因,它的前身之一是西南师范大学,所以它承担了这个任务。这六所学校都是211工程大学,其中北师大和华东师大还是985工程大学,都是国内师范类院校里的顶尖存在。
现在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免费”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前这个项目叫“免费师范生”,后来统一改成了“公费师范生”。一字之差,意思更准确了。它不是单纯的免费,而是国家出钱给你读书,你毕业后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具体来说,成为公费师范生,你能得到什么?
第一,免学费。大学四年,每年几千块的学费就不用你家里掏了。
第二,免住宿费。学校宿舍的费用也给你包了。
第三,发生活补贴。在校期间,每个月国家还会给你一笔钱作为生活费。具体金额每年可能会有微调,但基本能覆盖你在食堂吃饭的开销。
听起来很吸引人,对吧?等于说你上大学基本不用花家里的钱,甚至还能有点结余。这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同学来说,吸引力很大。
但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笔钱不是白拿的,是有条件的。你在入学时就要签一份协议,这份协议的核心内容就是你的“义务”。
这个义务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毕业后你必须回去当老师。具体有几个硬性要求:
第一,服务期限。你必须在中小学任教至少6年。这是一个硬杠杠,6年服务期是从你正式入职开始算的,一天都不能少。
第二,服务地点。原则上,你是要回到你的生源省份。比如你是河南考生,考上了北师大的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就要回河南省当中小学老师。而且,去的往往不是省会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地区的好学校,政策鼓励你去县镇及以下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校。这是国家培养公费师范生的初衷——为中西部和农村地区补充优质师资。
第三,履约要求。在这6年服务期内,你不能随便跳槽,也不能考全日制研究生。如果你想读研深造,可以,但一般是读在职的教育硕士,利用寒暑假上课,这并不会中断你的服务期。
如果违约了会怎么样?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如果你中途反悔,不想当老师了,或者服务期没满就跑了,那问题就大了。
首先,你要退还国家在你身上花的所有钱,包括免掉的学费、住宿费和发给你的生活补贴。注意,不是原价退还,还要加上利息。这笔钱算下来不是个小数目。
其次,会被记入个人诚信档案。这意味着你的个人征信会留下一个污点。以后你贷款买房、买车,甚至找工作,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个后果比罚款更严重。
所以,选择公-费师范生,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省钱”选择,而是一个职业选择,甚至可以说是人生道路的选择。你必须在高考报志愿的那一刻,就想清楚自己未来至少十年的人生规划。
什么样的人适合报考公费师范生?
第一类,真心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你对当老师有热情,享受教书育人的过程,不觉得去基层学校是“受苦”,而是实现自我价值。如果是这样,那这个政策对你来说就是如虎添翼,国家帮你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你能安心学习,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岗位。我认识一个学妹,她就是铁了心要当老师,家里条件也一般,她报了华中师大的公费师范生,现在在自己老家县城的中学教书,干得有声有色,觉得很满足。
第二类,追求稳定,对人生有确定性要求的人。教师这个职业,虽然发不了大财,但胜在稳定,有寒暑假,社会地位也还可以。如果你不想到社会上去闯荡,不想体验“996”,只想安安稳稳地工作生活,那教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公费师范生等于给你提供了一个“定向就业”的机会,毕业就有编有岗,省去了找工作的焦虑。
但如果你有以下想法,我劝你千万要慎重:
“我只是想上个好大学,分数不够,听说公费师范生分数线低一点,先进去再说。”
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实际上,这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分数线并不低,因为学校层次高,想“抄底”的人也多,竞争很激烈。分数可能比该校的普通专业低一点点,但也有限。为了这点分数差,赌上自己未来至少十年的职业生涯,风险太高。
“我先去干两年,到时候再辞职。”
这个想法更天真。协议是受法律保护的,6年的服务期是底线。违约的成本前面已经说了,非常高昂。不要拿自己的前途和信用开玩笑。
除了这6所部属高校,还有“地方公费师范生”。
这个是各省自己搞的政策,培养的师范生主要用于补充本省的师资。一般是省内的一些师范院校或者有师范专业的大学招生。
地方公费师范生的待遇和义务跟国家级的差不多,也是免学费、给补贴,毕业后定向就业。但服务地点限制更具体,有的甚至会直接在协议里规定你要去哪个市、哪个县的学校。
报考地方公费师范生,你需要仔细阅读本省当年的招生政策,了解清楚具体的服务要求和违约责任。
总结一下,报考公费师范生,你需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我真的想当老师吗?能接受未来至少十几年都在这个岗位上吗?
2. 我能接受去基层、去农村工作吗?能适应那里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吗?
3. 这个决定是我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还是仅仅为了省钱或者把它当成一个跳板?
想清楚这三个问题,你才能做出一个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这不仅仅是选择一所大学,更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技能提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