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是国际象棋里最特殊的一个子。说它最弱,没错,价值最低。但说它最复杂,也一点不夸张。它的走法规则比王后还多,而且正是这些规则,让国际象棋有了深度。
我们先从最基础的开始。
兵的本职工作就是往前走。一次只能走一格。比如,一个白兵在e2格,它的第一步可以走到e3。如果它已经在e3了,下一步就只能去e4。很简单,就是个直肠子,一条道走到黑。
而且,兵是唯一不能后退的棋子。它一旦向前,就没有回头路。这一点在残局里特别重要,一步走错,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接下来是它的第一个特殊规则:第一次移动。
当一个兵还待在自己家,也就是它的初始位置时(白兵在第二横线,黑兵在第七横线),它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它可以选择只走一格,也可以选择一次性往前走两格。
举个例子,白方的e2兵,第一步可以选择走到e3,也可以直接跳到e4。但这个特权只有一次。一旦它动过了,哪怕只动了一格到了e3,它就失去了走两格的权利,之后永远只能一格一格地走了。
这个规则是为了让开局快一点,不然双方光是把兵往前拱就要花好几个回合,太慢了。
然后是兵的吃子方式,这也是新手最容易搞混的地方。
记住一句话:兵是直着走,斜着吃。
它的移动路线是直线,但攻击范围是它前方斜着相邻的两个格子。比如,一个白兵在e4,它不能攻击正前方e5的棋子。如果e5有个黑马,这个白兵是动不了的,被挡住了。
但是,如果d5或者f5有一个黑方棋子,那这个e4的白兵就可以走过去,把那个子吃掉,然后自己占据d5或f5的位置。吃完之后,它就从e列换到了d列或f列。
我刚学棋的时候,就总搞混,老想着往前拱,把对方的子顶死。结果发现根本吃不掉。这是个核心概念,一定要分清楚。兵的移动格和吃子格不是一回事。
下面要说的,是兵最诡异的规则,叫做“吃过路兵”(En Passant)。这个规则听起来很怪,但逻辑上是为了公平。
还记得兵第一次可以走两格吗?这个规则就是为了防止有兵利用这个特权,直接溜过对方兵的攻击范围。
“吃过路兵”的触发条件很严格,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点:
- 你的兵已经走到了第五横线(对于白方)或第四横线(对于黑方)。也就是说,它已经深入敌阵了。
- 对方的一个兵,在与你的兵相邻的直列上,并且还处在它的起始位置。
- 对方选择了一次性走两格,最终停在了你的兵旁边。
- 最关键的一点:你必须在对方走完这一步后,立刻执行“吃过路兵”。如果你中间走了别的棋子,这个机会就永远消失了。
听起来很绕,我们看个具体的例子。
假设你的白兵在d5。你旁边的c列,对方的黑兵还在c7的老家。现在,黑方决定把c7的兵一步走到c5,正好停在了你d5兵的旁边。
这时候,“吃过路兵”的条件就触发了。在你的回合,你可以把d5的兵斜着走到c6格,然后把那个刚走到c5的黑兵从棋盘上拿走。
你看,你的兵最终停在了c6,而不是c5。这个动作,就好像是假设那个黑兵只走了一格到了c6,然后被你的兵正常吃掉一样。
这个规则不常用,但在某些关键局面下,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很多新手不知道这个规则,被人吃了过路兵还以为对方走错了。其实这是个正规的、写在棋规里的动作。
最后,是兵最激动人心的规则:“升变”(Promotion)。
当一个小兵克服千难万险,一路向前,最终走到底线,也就是对方的“老家”(白兵走到第八横线,黑兵走到第一横线),它就会发生质变。
它不能再当兵了。你必须立即把它变成除了王以外的任何一个己方棋子。你可以选王后、车、马或者象。
通常,99%的情况下人们都会选择变成王后,因为王后最厉害。
这里有两个常见的误区需要澄清:
第一,你不需要等到自己的王后被吃掉了才能升变出一个新王后。如果你的旧王后还在棋盘上,你依然可以升变出一个新的。理论上,一个玩家最多可以同时拥有九个王后(一个初始王后加上八个兵升变的)。当然,这种情况在实战中几乎不可能发生。
第二,不一定非要变成王后。有时候,变成别的棋子效果更好。比如,升变成马可以立刻将军,完成绝杀。我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棋局,对手以为我肯定会变成后,结果我升变成马,正好形成一个他无法躲避的将杀。这种出其不意的选择,有时是取胜的关键。
所以,兵的生命就是一部奋斗史。它从棋盘的最底层出发,价值最低,行动受限,不能后退。但只要它能坚持走到最后,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棋盘上最强大的力量。
理解了兵的这些走法,你才算真正开始懂国际象棋了。因为兵的结构,也就是所谓的“兵形”,决定了整个棋局的战略走向。它们虽然走得慢,但它们是棋盘的灵魂。它们在哪里,战线就在哪里。它们形成的链条、孤立点或者通道,都是高手们思考的核心。别小看任何一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