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上来就问,上海杉达学院是几本?我先给个直接的答案,如果非要用老观念套,它就是个二本,而且是民办二本。
但是,这个答案其实已经过时了,甚至可以说有点误导人。因为“一本、二本、三本”这个说法,官方早就不用了。现在大部分省份,包括上海,高考招生都已经把一本、二本合并了,统称为“本科批”。
所以,现在还纠结一个学校是“几本”,就像用诺基亚的键盘标准去评价一部智能手机,意义不大。你真正要关心的,不是这个过时的标签,而是这个学校到底怎么样,值不值得你用辛辛苦苦考来的分数去读。
咱们就把这个问题拆开来,一点一点聊清楚。
首先,你要明白“民办”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杉达是一所民办大学。这和公办大学最直接的区别就是钱。公办大学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所以学费便宜,一年几千块钱。民办大学主要靠学费运营,所以学费贵。杉达一年的学费,根据专业不同,基本都在三万块以上,有些艺术类或者合作办学的专业可能更贵。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四年下来,光是学费就十几万。这还没算在上海的生活费。所以,在考虑报不报杉达之前,你得先和家里人商量一下,经济上能不能承受。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没必要回避。
钱说完了,我们再来说说教学和学校本身。
很多人一听“民办”,就觉得教学质量不行。这个想法太绝对了。中国的民办大学发展时间不长,确实存在一些办学水平不高的学校,但不能一竿子打死。杉达算是国内起步比较早、也比较规范的一批民办本科院校。
要判断一个学校的水平,最实在的指标就是看它的录取分数线。
你可以去查一下近几年杉达在你所在省份的录取分数线。这个数据比任何人的评价都客观。看看它的分数线,是刚刚压着本科线,还是比本科线高出几十分?
举个例子,如果你们省的本科线是450分,杉达的录取线是480分,那就说明它在所有本科院校里,属于中等偏下的位置,但还是需要超过本科线不少分才能进的。你再拿这个分数去跟你想报的其他学校比一比,心里就有个大概的定位了。比如,跟上海其他几所民办本科,像上海建桥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比一比,或者跟外地一些公办二本院校的分数线比一比。
通过分数线对比,你就能建立一个坐标系,知道杉达在全国高校里大概处于哪个生态位。这是你自己就能完成的调查,比听别人说“好”或“不好”靠谱得多。
接下来,看专业。
选大学,很大程度上是在选专业。一个学校不可能所有专业都强。杉达也一样。你不能笼统地问杉达好不好,而应该问,我想学的那个专业,在杉达怎么样?
根据很多在读学生和毕业生的反馈,杉达的一些专业还是有特色的。比如它的酒店管理专业,因为上海这个地方本身酒店服务业就发达,实习和就业的机会多,所以这个专业的认可度还可以。还有像护理、信息管理这些应用型的专业,培养目标比较明确,就是为了就业。
怎么查一个学校的王牌专业?很简单。
第一,去学校的官网上看。学校官网通常会重点宣传自己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或者有哪些专业是省市级的重点建设专业。
第二,去知乎、微博这些社交平台,搜一下“上海杉达学院+你想学的专业”,看看在读的学生怎么说。他们的话会有主观色彩,但看多了,你也能拼凑出一个大概的印象。注意要多看几个不同的人的说法,别只听一面之词。
最后,也是杉达一个巨大的优势:地理位置。
它在上海。
这三个字的分量,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重得多。在一个一线城市读大学,四年下来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你能接触到的信息、资源、机会,和在小城市是完全不一样的。举几个例子:
实习机会多。上海是经济中心,各种大公司、创业公司遍地都是。只要你愿意,找一份实习的难度比在很多二三线城市低得多。一份好的实习经历,对你毕业后找工作帮助巨大。
讲座和展览多。上海的文化活动非常丰富,你可以很方便地去听各种行业大牛的讲座,看各种艺术展、科技展。这些东西能极大地开阔你的眼界,让你看到课本以外的世界。
就业市场广阔。毕业后,你可以直接留在上海找工作。上海的就业市场容量大,岗位多,薪资水平也高。就算你最后不留在上海,一份在上海读书的简历,在很多地方也是一个加分项。
当然,在上海读书也有压力,生活成本高,竞争激烈。但这种环境本身也是一种锻炼。
所以,咱们回到最初的问题。现在你该怎么判断杉-达这所学校?
别再问“是几本”了。你应该这样问自己:
我的高考分数大概在什么范围?够不够得上杉达的录取线?跟其他我能选择的学校比,它的位置在哪里?
我家的经济条件怎么样?一年三四万的学费,加上上海的生活费,能不能负担得起?
我想学什么专业?这个专业在杉达的实力如何?就业前景怎么样?
我是否渴望去一个大城市读书和发展?上海的资源和机会对我的吸引力有多大?
把这几个问题想清楚,答案自然就出来了。选择大学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决定,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适不适合。杉达对于分数在一本线以下,家庭条件尚可,又想来上海发展的同学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选择。但它肯定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完美选项。你需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理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