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没个准信儿,真的。你要是问十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副教授,可能会得到从3年到10年以上的各种答案。但如果你非要一个大概范围,大部分人是博士毕业后,当5到8年讲师,然后升上副教授。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因为这事儿不只看你工作了多久,它更像一个积分通关游戏,你得攒够“硬通货”,攒够了才能报,报了还得看名额。
咱们先拆开看,评副教授,主要看三样东西:文章、项目、教学。
第一,文章。这是硬通货里的硬通货。
理工科和文科差别很大。理工科基本就看SCI/EI论文。数量和质量都得看。质量就是看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分区。中科院分区你总听过吧?就是把期刊分个三六九等,一区最好,四区最差。
在一个还不错的大学,比如一个中游的211,你想评副教授,手里没个3-5篇SCI二区以上的文章,基本没戏。其中还得有那么一两篇是你当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的。如果你是在顶尖的985,那要求就更高了,可能得要一区的文章,甚至是领域内的顶刊(Top Journal)。
我见过一个猛人,博士期间成果就特别好,进校当讲师第二年,手里就攒了两篇顶刊,学校直接特批破格,两年就升了副教授。但这是极少数,属于天才型选手。
文科也看论文,主要是看C刊,也就是CSSCI来源期刊。而且文科圈子更看重期刊的“江湖地位”。比如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经济研究》这种顶级期刊上发一篇,比在普通C刊上发十篇都管用。很多学校的文科老师,整个讲师生涯的目标就是憋一篇顶级期刊的文章。
第二,项目。这就是你的“搞钱”能力。
项目分两种,一种是纵向的,就是从政府机构拿的钱,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自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基金)。另一种是横向的,就是从企业拿的项目。
评副教授,纵向项目是关键。尤其是“国自然”和“社科基金”的青年项目。这俩项目是很多学校评副教授的“门票”。意思就是,你连这个都拿不到,后面文章再多,也可能不让你报。为什么?因为拿到国家级的项目,证明了你的研究想法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说明你具备了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这比你跟着大老板发几篇文章,含金量高多了。
很多年轻老师,文章发了不少,但就是卡在项目上。连续申请好几年都拿不到,就一直升不上去。这个过程非常折磨人。
第三,教学。这是基础,但通常不是决定性因素。
学校会要求你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比如每年上几门课,带本科生毕业设计之类的。学生给你的评教分数不能太低。有的学校还会要求你拿个教学奖,或者主持一个教学改革项目。
但是说实话,除非你教学特别突出,比如拿了全国性的教学大奖,否则教学这块大家基本都差不多,拉不开差距。它更像是一个“资格线”,你过了就行,但想靠它实现弯道超车,很难。科研不行,课讲得再好,在很多学校也评不上副教授。这就是高校里“重科研、轻教学”的现实。
除了这三大样,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要求,比如发明专利、出版专著、国际会议报告等等。这些都是加分项,但通常不是必须的。
搞清楚了要攒什么,再来说说“多久”的问题。
我们假设一个普通人小王,国内一所不错的大学博士毕业,进了一所中等211高校当讲师。
第一年:适应期。熟悉学校环境,开始上课,融入团队,继续博士期间的研究,写点文章投出去。
第二年:开始申请项目。第一次申请国自然青年基金,大概率是失败的。同时,之前投的文章可能有一两篇被接收了。
第三年:继续申请项目。这一次,他吸取了教训,本子(申请书)写得更好了,运气也不错,中了。这是个巨大的突破。同时,他开始规划新的研究方向。
第四年:项目在手,经费有了,可以招研究生来帮忙干活了。研究走上正轨,开始稳定地产出文章。
第五年:手里的文章数量和质量都差不多了,项目也执行了一半,教学工作也没出过岔子。他看了看学校的文件,发现自己满足了申报副教授的所有硬性条件。于是,他开始准备材料,提交申请。
从提交申请到最后出结果,又得小半年。如果那年名额多,竞争不激烈,他可能就顺利升上去了。这样算下来,正好是5年。
但这是最顺利的情况。
现实中,很多人会卡在某个环节。
比如,项目一直申请不到。我认识一个老师,文章发得很好,人也聪明,但就是连续五年申请国自然不中,硬生生拖了8年才评上副教授,还是因为后来学校政策松动,允许用几个省级重点项目来代替。
再比如,文章凑不够。尤其是一些实验学科,做一个实验周期就很长,发一篇文章可能要一两年。如果中间实验失败,或者投稿不顺利,时间就都耗进去了。
而且,现在很多高校都搞“非升即走”。
就是给你一个合同期,通常是3年或5年。合同期内,你必须评上副教授,否则就得走人。这种压力下,年轻老师根本没有时间慢慢积累,从进校第一天起就得玩命干活。在这种制度下,能留下来的人,通常都是在5-6年内完成晋升的。那些没完成的,就离开这个学校了。所以你看上去好像这个学校的老师晋升都很快,其实是因为那些慢的都被淘汰了。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讲师一般多久升副教授?”
如果你在顶尖985,周围都是牛人,竞争压力巨大,可能需要5-8年,甚至更久,除非你是极少数的天才。
如果你在普通一本或者二本院校,科研要求没那么高,可能4-6年就能实现。
但无论在哪里,想只靠熬年头就自动晋升,那是不可能的。核心还是得看你手里有多少实打实的成果。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实力,也需要一点点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