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室友考上公务员,我考上研究生,工作两年后才发现差距不大

问答中心分类: 其他室友考上公务员,我考上研究生,工作两年后才发现差距不大
0

室友考上公务员,我考上研究生,工作两年后才发现差距不大

1 回复
0
资格证考试 回复于 2025-09-20 之前

两年前毕业的时候,我和室友小A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他家在个三线城市,父母都是体制内的,早就给他规划好了路,考本地的公务员。我呢,普通家庭,总觉得得靠自己出去闯,读个研究生,以后进大厂,拿高薪,才算有出息。

那时候,我们俩经常在宿舍里争论。他觉得我瞎折腾,大城市的房价和压力能把人压垮。我觉得他没追求,二十出头就过上了退休生活,一眼能望到头。说实话,我心里是有点瞧不上他的选择的。感觉自己读研深造,是向上走,他是图安稳,向下兼容。

后来,我们都如愿了。他考上了他们市里一个挺不错的单位,我考上了上海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毕业那天,我们喝酒,他说:“以后来我的城市,我罩你。”我说:“你来上海,我带你见识繁华。”

之后两年,我们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我在学校里,每天的生活就是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导师的项目一个接一个,论文要发,实验数据要跑。每个月拿着一千多块的补贴,想买双好点的鞋都得犹豫半天。看到朋友圈里本科就工作的同学晒工资条、晒旅游照片,心里不是没酸过。但我总安慰自己,这是投资,是“延迟满足”。等我研究生毕业,找个好工作,一切都会回来的。

小A呢,一毕业就上班了。第一个月就拿到了四千多的工资,虽然不多,但在他们当地已经算不错了。单位分了宿舍,吃饭有食堂,一个月下来基本花不了什么钱。他很快就用自己攒的钱,加上家里支持的一点,买了辆车。周末就约朋友去周边自驾游,或者回家陪父母。他的朋友圈,充满了生活气息,今天去钓鱼了,明天和同事聚餐了,后天又去哪个农家乐了。

我们偶尔视频聊天,我谈的是最新的学术进展,他聊的是单位里的人事八卦。我感觉我们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好像活在两个世界。我打心底里觉得,我的世界更高级。我接触的是前沿知识,未来有无限可能。而他,每天处理的不过是些琐碎的文件和人情世故。

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我研究生毕业,开始工作。

我仗着学历和学校背景,顺利进入了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算法工程师。刚拿到 offer 的时候,我激动得不行。起薪税前两万五,算上各种补贴和年终奖,一年下来差不多四十万。我第一时间就给小A打了电话,语气里藏不住的炫耀。他也很为我高兴,说:“牛啊,你这一年的收入顶我好几年了。”

那一刻,我觉得我这两年的苦没白吃。我终于证明了,我的选择是对的。

但是,工作两个月后,我开始觉得不对劲了。

首先是钱的账。我工资是高,但到手没那么多了。扣完五险一金和税,一个月拿到手大概一万八。然后是房租,为了上班近一点,我在公司附近合租了一个单间,一个月就要四千五。通勤、吃饭、偶尔的社交,一个月下来硬性开支差不多要八千。算下来,我一个月能存下的钱,也就一万块左右。

我问了问小A现在的情况。他工作两年,工资涨了些,加上各种补贴和年底的绩效,一个月到手大概七千。听起来比我少很多。但是,他住在家里,没有房租。单位食堂一顿饭几块钱,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他开车上下班,油费一个月几百块。他几乎没什么硬性开销。他告诉我,他现在每个月能轻轻松松存下五千块。

我愣住了。我辛辛苦苦,拼死拼活,每个月比他多存的钱,也就五千块。但这五千块,是用什么换来的呢?

这就得算第二笔账,时间的账。

我每天早上九点半到公司,名义上是晚上六点半下班,但这个点能走的人,基本没有。项目忙的时候,加班到十一二点是常态。周末也经常要在家待命,处理线上问题。所谓的“双休”,对我来说很奢侈。我的生活被工作填满了,根本没有时间去发展什么爱好,甚至连好好看一部电影的时间都没有。每天下班回到那个小小的出租屋,累得只想躺着。

小A呢?每天八点半上班,下午五点半准时下班。他说他们单位管理很严,不允许无故加班。下班后,他有大把的时间。有时候去健身房,有时候和朋友打球,有时候回家陪父母吃饭。周末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是自己的。他最近甚至报了个班,学起了陶艺。

我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他每天工作8小时。我用每天多出来的4个多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换来了每个月多存的那几千块钱。这么一算,我突然觉得,我的时薪,可能还没他高。

最后,是心态和未来的账。

我在大厂,周围都是名校毕业的聪明人。竞争压力巨大。每天都有KPI考核,项目有deadline,不敢有丝毫松懈。我总担心自己跟不上,被淘汰。网上流传的“35岁危机”,像一把剑悬在每个人的头上。我知道,我不可能在这里干一辈子。我得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替代。这种焦虑,是长期的,深入骨髓的。

小A完全没有这种焦虑。他的工作,只要不犯大错,基本可以干到退休。虽然升职空间可能不大,一眼能看到天花板,但这份稳定带来的安全感,是千金不换的。他不用担心公司倒闭,不用担心被裁员。他可以很从容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买房。他的未来,是清晰可见的。

前阵子我们又通了一次电话。我跟他抱怨工作累,压力大。他说他准备和谈了两年的女朋友结婚了,双方父母正在帮他们看房子,准备付个首付。他语气很轻松,好像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挂了电话,我看着窗外上海的夜景,第一次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我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是那份看起来很高的工资,还是大城市的光环?我曾经以为,我和小A的差距会越拉越大,我会把他远远甩在身后。但现在我发现,我们只是选择了不同的赛道,体验着不同的人生。

我的生活,上限很高,但下限也很低。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不断奔跑。他的生活,可能没什么惊喜,但胜在稳定。每一天都过得踏实、安稳。

现在,我不再觉得我的选择比他高级了。我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在和这个世界交换我们想要的东西。我用我的健康、时间和高压,换取了更多的薪水和所谓的“可能性”。他用放弃一部分物质上的高回报,换来了安稳的生活、健康的身体和内心的平静。

没有谁对谁错,也没有谁比谁好。两年前,我认为我们之间的差距是学历和未来的薪酬。两年后,我才明白,真正的差距,在于我们对“好生活”的定义不同。而这个定义,只有自己经历了,才能真正想清楚。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