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100篇

问答中心分类: 学校&机构相关问答初中英语阅读理解100篇
1 回复
0
CSEB 回复于 2025-09-21 之前

很多人都觉得,英语阅读上不去,那就去做题。去网上搜“初中英语阅读理解100篇”,下载下来,一篇一篇地做。做完对答案,错了的标出来,然后就下一篇。

说实话,这个思路不能说全错,但效率很低。我见过太多学生,吭哧吭哧做完了100篇,甚至200篇,结果考试的时候,遇到新文章,还是错一堆。为什么?因为他们只是在“走流程”,而不是在“学习”。

做阅读理解,目的不是为了做对这100篇文章。这100篇文章是你用来学习的“材料”,是你用来搞懂“为什么做对”和“为什么做错”的工具。如果每做一篇,只是简单地对个答案,那你只是在重复地犯错,巩固你的错误思维。

所以,别再傻乎乎地“刷”题了。我们换个方法,把一篇文章的价值,彻底利用起来。这个方法不快,甚至有点慢,但它管用。你认真做完10篇,效果可能比你稀里糊涂做完100篇要好得多。

我们把做一篇阅读理解,分成三步。或者说,一篇文章,我们要读三遍。

第一遍:模拟考试,掐时间做

这一步的目标很简单:还原考试场景,测试你当下的真实水平。

具体这样做:
1. 找个安静的地方,没人打扰。
2. 拿出一篇文章,规定时间。比如,中考阅读一篇文章,通常建议的时间是5-7分钟。你就给自己定个7分钟的闹钟。
3. 开始做题。在这7分钟里,你要像在考场上一样,集中注意力,快速阅读,做出选择。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别查,靠上下文猜。遇到读不懂的句子,也别纠结,先跳过,尽量把能拿的分拿到。
4. 时间一到,马上停笔。把你选的答案写在旁边。

这一遍的目的是暴露问题。你会发现,在时间压力下,你哪些单词不认识,哪些句子读不懂,哪些题型容易错。这些都是最原始、最真实的数据。

第二遍:精读分析,这是核心

做完题,对了答案,发现错了不少。别灰心,也别烦躁。真正的工作现在才开始。这一遍不限时间,你的目标是把这篇文章从里到外彻底搞懂。

你需要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用来做阅读分析。

  1. 分析错题,一句一句地找证据。
    这是最重要的一环。对于每一道错题,你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 我当时为什么选这个错误的选项?我的思路是什么?
    • 正确答案为什么对?它在文章的哪一句话,甚至哪一个词上能找到依据?用笔在原文中把这句话画出来。
    • 其他两个错误选项为什么错?它们是无中生有,还是张冠李戴,还是与原文意思相反?

    举个例子。一道细节题,问“Why did Tom go to the park?”(汤姆为什么去公园?)。你选了“To meet his friends.”(去见朋友),但正确答案是“To walk his dog.”(去遛狗)。你就要回到原文里找。你可能会发现,文章里写着“Tom went to the park with his dog. He saw some friends there and said hello.”(汤姆和他的狗去了公园。他在那儿看到了一些朋友,并打了招呼。)。你看,文章只说了他“看到”朋友,没说他“为了见朋友”才去公园。这就是出题人常设的陷阱,把次要信息包装成主要目的。你把这个逻辑想通了,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你就会多留个心眼。

  2. 分析对题,确认你不是蒙的。
    做对的题目也要看。你要确保,你选对是因为你真的读懂了,并且找到了准确的依据,而不是凭感觉蒙对的。如果是蒙对的,那它跟错题没区别,也要按照分析错题的方法,重新找一遍依据。这个过程,是在巩固你正确的做题逻辑。

  3. 扫清单词和长难句。
    现在,你可以查字典了。把文章里所有不认识的单词都查出来,写在笔记本上。但不要只写一个中文意思。你要把这个单词所在的整个句子抄下来。因为单词的意思是活的,放在句子里才有生命。
    比如,你查到了“provide”是“提供”的意思。你就把原文那句“The school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 free lunch.”(学校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抄下来。这样你不仅知道了它的意思,还知道了它的用法是“provide somebody with something”。

    然后是长难句。文章里肯定有那么一两句,结构复杂,你第一遍读的时候迷迷糊糊。现在,你要把它拆开。找到句子的主干,也就是“谁,做了什么”。然后再看其他部分,比如定语、状语,它们是怎么修饰主干的。把这个句子结构分析清楚,再翻译成中文。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训练你的语法和句子分析能力。

第三遍:复述和总结,把知识变成自己的

经过第二遍的深度分析,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已经很深了。但还不够,知识需要巩固和内化。

  1. 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大意。
    合上书,试着用英语,或者先用中文,把这篇文章讲了什么,简单说一遍。比如,“这篇文章讲了一个小男孩,他想买个玩具但钱不够,于是他通过帮邻居做事赚钱,最后成功买到了玩具。”。这个过程能强迫你思考文章的整体逻辑和核心内容,对付主旨大意题特别有效。

  2. 朗读全文。
    大声地、流利地把整篇文章读一遍。这不仅能培养你的语感,还能让你对刚刚学过的单词和句式加深印象。读得顺畅了,你对英语的亲切感也会增加。

  3. 总结题型和出题思路。
    回顾一下这篇文章后面的几道题。它们分别是什么题型?细节题?主旨题?猜词题?还是推理判断题?你想一想,出题人为什么会在这里出这道题?他的考点是什么?
    比如,你发现转折词“but”或者“however”后面经常会出一道题,那你以后读到这些词,就会本能地提高警惕。你发现举例说明的地方“for example”后面,也经常考查细节,你也会多加留意。这就是在积累做题的“套路”和经验。

这个“三遍法”走下来,一篇文章才算是被你“吃干抹净”了。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100篇”这个目标。如果你用这个方法,一天能精读分析完一篇,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一周坚持做3-4篇,一个学期下来,你积累的文章量也相当可观。

更重要的是,你收获的不是做了多少题的虚假满足感,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力:
* 你知道了单词要放在句子里记。
* 你知道了如何拆解长难句。
* 你知道了怎么在原文里找答案的依据。
* 你知道了出题人喜欢在哪儿设置陷阱。

这些能力是通用的。掌握了它们,别说100篇,就是给你一篇全新的文章,你也能从容应对。

至于选择什么材料来练习,我的建议是,先从课本和配套的练习册开始,因为难度最匹配。然后,去找你所在地区近几年的中考真题。真题的质量是最高的,出题思路也最有代表性。把近五年的真题用这个方法彻底搞懂,比你做一百篇模拟题都有用。

最后想说的是,这个方法不轻松,甚至有点枯燥。它需要你静下心来,像侦探一样去分析,去思考。但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纯粹快乐的事。当你坚持下来,发现自己读文章越来越顺,做题正确率越来越高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比单纯刷完100篇题要真实得多。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