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学院,这个词现在提的人少了,但在十几二十年前,这可是高考家长圈里的一个高频词。很多人搞不清楚它到底算什么,听着像名牌大学,但分数线又没那么高。
简单来说,二级学院是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名牌大学和民营资本合作生下的孩子”。它不是大学里的一个系,比如“计算机学院”或者“经济学院”,而是挂着某个公办大学的名字,但实际上是独立招生、独立财务、独立校园的学院。
这事儿得从1999年大学扩招说起。那年开始,上大学的人一下子变多了,但公办大学的校园、宿舍、老师都不够用。国家给的钱也有限,怎么办?市场需求这么大,总得有办法满足。
于是,“公办民助”或“民办公助”的模式就出来了。具体操作就是,一所知名的公办大学(我们叫它“母体大学”)出品牌、出管理,有时候也出一些师资。然后,找一个企业或者社会资本方出钱,建新校区、买设备、聘请老师。这样,一个新的学院就诞生了,名字通常叫“XX大学XX学院”。比如,一个叫“华南理工大学”的学校,它可能就会办一个“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这么做对几方都有好处。
对母体大学来说,没花自己太多钱就扩大了办学规模,还能收一笔品牌管理费,名利双收。
对投资方来说,教育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尤其是在那个大学文凭还很值钱的年代。挂上名校的牌子,招生根本不愁。
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吸引力也很大。比如一个考生,分数上不了“华南理工大学”本部,但上它的二级学院“广州学院”绰绰有余。毕业后,虽然知道有区别,但说出去自己是“华工”的学生,听起来还是有面子。
但是,这种模式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核心就两个:学费和文凭。
先说学费。二级学院因为是社会资本投资的,本质上要盈利,所以学费收得特别贵。在那个公办大学一年学费只要四五千块的年代,二级学院的学费动不动就是一万五、两万多。这对普通家庭来说,负担很重。很多人开玩笑说,这是“用钱买名校的边儿”。
再说文凭,这是最大的争议点。
最早那批二级学院,在文凭上打了很多擦边球。发的毕业证上,可能印的是母体大学的名字,只在后面用小字或者括号备注一下“XX学院学习”。学位证甚至可能直接发母体大学的。这就让很多人觉得,花高价读二级学院是值得的,因为最后能拿到一个看似“名牌”的文凭。
但这种做法很快就造成了混乱。用人单位也搞不清楚,你这个“XX大学”的毕业生,和人家正牌的毕业生到底是不是一回事?这对那些凭真本事考上母体大学的学生也不公平。
后来,教育部开始出手规范。大概在2003年之后,就明确要求二级学院的毕业证必须清晰地写上“XX大学XX学院”,不能再和母体大学的文凭混为一谈。学位证的发放也逐渐规范,要么由二级学院自己发,要么母体大学发但要注明。
这么一搞,二级学院最大的“文凭优势”就被削弱了。大家慢慢看明白了,它就是一个独立的、收费高的、录取分数低的学校。
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国家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于是,在2008年,教育部下发了一个关键文件,要求所有二级学院必须和母体大学“脱钩”,进行“转设”。
所谓的“转设”,就是给这些二级学院三个选择:
1. 转为完全独立的民办大学。这是最大多数的选择。学院和母体大学彻底分开,名字也得改,去掉原来那个大学的前缀。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后来就转设成了“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2. 并入母体大学。这个很少见,因为需要母体大学有足够的资金和意愿去“吞并”一个庞大的校区和数千名师生。
3. 停止办学。这个更少,毕竟背后有巨大的资产和投资。
经过这轮“转设”之后,“二级学院”这个名词就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现在听到的“独立学院”,或者直接叫“民办大学”,很多都是由当年的二级学院转设而来的。
所以,现在如果你再听到“二级学院”这个词,需要区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在聊历史,聊的就是上面说的那种和母体大学挂钩、但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办学形式。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的简历,毕业院校写的是“XX大学XX学院”,那他大概率就是2010年以前毕业的,上的是当时的三本院校。
第二种,是在大学内部的语境里。一所综合性大学,比如北京大学,它下面有很多不同的学院,像“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等等。这些学院是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真正的“亲儿子”。在学校行政管理上,学校本身是一级单位,下面的这些学院就被称为“二级单位”或“二级学院”。
这个“二级学院”和我们前面讨论的那个“二级学院”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是大学内部的一个系部,是顶尖学术机构;后者是一种曾经过渡性的、现已取消的办学模式,通常指代的是当年的三本院校。千万别搞混了。比如你跟一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说“哦,你们是清华的二级学院”,他可能会觉得你在开玩笑。
总结一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个“二级学院”,特指中国高等教育扩招背景下,名牌公办大学与社会资本合作举办的、录取分数较低、学费较高、现已通过“转设”变为独立民办高校的一种办学实体。它是一个历史名词,理解了它,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中国高等教育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变化。

技能提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