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每年都有人问,而且问的人都特别焦虑。我先给个直接的答案:绝大多数情况下,舅舅坐过牢,外甥考公务员,没影响。
我知道你肯定不信,觉得我在安慰你。别急,我给你掰开揉碎了讲,你就明白了。
首先,你要搞清楚公务员政审,到底在审什么。
政审的核心,是你本人。查你自己的档案,看你有没有过违法犯罪记录,有没有参加过什么不该参加的组织,思想品行怎么样。这是第一道关,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只要你自己干干净净,就成功了90%。
然后,政审会延伸到你的家庭成员。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关键概念:“直系亲属”。
法律上对“直系亲属”的定义很明确,就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说白了,就是你的父母、配偶、子女。有时候,也会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算作对你有重大影响的近亲属。
你看,这里面有舅舅吗?没有。
舅舅,属于“旁系血亲”。他和你的母亲是兄妹或姐弟关系,和你隔了一层。在绝大多数普通公务员岗位的政审中,旁系亲属的情况,基本不会去深究。审查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他们主要盯住那些对你成长影响最大的人,也就是你的父母。
所以,对于报考大部分市直单位、县区单位的普通岗位,比如什么发改委、农业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之类的,只要你舅舅的问题不是特别严重,而且你和他没有紧密的经济或生活往来,政审基本不会卡你。
但是,事情总有例外。我上面说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面就得说说那少数的“特殊情况”。
什么情况下,舅舅的问题会变成你的问题?
第一种,你报考的单位特殊。
有些单位,政审标准比普通单位严格得多。我们通常管这叫“最严政审”。哪些单位属于这一类?
- 公安系统(特别是国保、刑侦等要害部门)
- 国家安全系统
- 检察院、法院
- 监狱、戒毒所
- 纪委监委
- 军队及涉军单位
这些单位,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对人员的纯洁性要求极高。他们的政审范围会扩大。不仅会查你的直系亲属,还会查你主要的社会关系,比如经常来往的亲戚、朋友。
在这种情况下,审查人员如果发现你的舅舅有犯罪记录,他们就会多问一句,多了解一下。比如,你舅舅犯的是什么罪?性质严不严重?你和他平时的关系怎么样?你们之间有没有什么经济上的瓜葛?
如果只是普通的刑事犯罪,比如打架斗殴、盗窃、酒驾之类的,而且已经服刑完毕,现在是个守法公民,那你只要如实说明情况,一般问题也不大。
但如果罪名很敏感,比如危害国家安全、从事间谍活动、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杀人这种,那麻烦就大了。就算他是旁系亲属,审查单位也可能会认为你存在潜在的风险,从而做出对你不利的决定。这是没办法的事,单位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万无一失。
第二种,你和舅舅的关系过于紧密。
政审不仅看血缘,也看实际影响。
举个例子,假设你从小父母离异,是跟着舅舅舅妈长大的。那么在审查人员眼里,你的舅舅就不仅仅是“旁系亲属”了,他实际上扮演了你监护人的角色,对你的成长有重大影响。这种情况下,他的问题就会被视同你父母的问题来审查。
再比如,你大学毕业后,没有工作,一直住在舅舅家,甚至你的生活费都由他提供。或者,你参与了他公司的经营,你们有大量的经济往来。这种紧密的捆绑关系,也会让政审单位高度警惕。
说白了,政审的逻辑很简单:他们要确保招进来的人,背景干净,社会关系简单,不会因为家人或亲戚的问题,影响到未来的公正履职。你和谁走得近,谁的问题就可能成为你的问题。
那么,具体到你自己,该怎么办?
我给你几个实际操作的建议:
第一步:看你报考的岗位。
报名前,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职位表。普通单位的普通岗位,你基本不用担心。如果是上面提到的那些政审严格的单位,你就要有心理准备,可能会被问到。
第二步:诚实填写信息。
政审阶段,会让你填一份《考察对象情况登记表》之类的东西。里面会有一栏叫“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舅舅通常要填在“主要社会关系”里。如果表格要求填写亲属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你必须如实填写。
千万不要撒谎,不要隐瞒。
政审人员有各种渠道去核查信息。一旦发现你故意隐瞒,问题的性质就变了。原来可能不是问题,现在变成了你的诚信问题。因为诚信问题被刷掉,是最冤的。你宁可因为舅舅的问题被刷,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撒谎被刷。
第三步:准备好如何说明情况。
如果政审人员真的问起你舅舅的事,不要慌张。你要做的就是客观、冷静地陈述事实。
* 他犯了什么罪,判了多少年,什么时候出狱的。(只说事实,不加感情色彩)
* 强调你自己的态度。表明你拥护法律,不赞同任何违法犯罪行为。
* 说明你们目前的关系。如果平时往来不多,就实话实说,只是逢年过节见个面的亲戚关系。如果往来较多,就解释清楚往来的性质,仅限于亲情,不涉及任何违法事务。
你的态度要坦然,逻辑要清晰。让审查人员相信,你是一个有独立判断力、能分清是非的成年人,你舅舅的人生选择,不会影响到你。
我一个朋友就遇到过类似的事。他考的是一个地方的税务局,他叔叔因为经济问题进去过。政审的时候,他主动跟考察组说了这个情况。他说自己上大学之后就跟叔叔家联系很少了,自己对法律很敬畏,选择考公务员就是想当一个守法、执法的人。考察组的人听完,就没再追问。最后他顺利上岸了。
所以,核心就三点:
1. 你报考的岗位是不是特殊岗位。
2. 你和舅舅的实际关系紧不紧密。
3. 你面对审查时的态度诚不诚恳。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舅舅的问题,真的只是你心里的一块石头。实际上,它砸不到你考公的这条船上。放平心态,把自己该做的做好,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