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什么是提前批什么意思

问答中心分类: 其他什么是提前批什么意思
1 回复
0
萝莉酱 回复于 2025-09-25 之前

说白了,提前批就是在正常的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之前,单独划出来的一个录取批次。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场大型演唱会的“粉丝预售”,在门票公开发售之前,先给一小部分有特定资格或者特定需求的人一个提前购买的机会。

这个“预售”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满足一些特殊院校和专业的招生需求。这些专业要么是国家急需人才,要么是对学生有身体、政审等特殊要求,要么就是招生方式比较特别。所以,国家干脆把它们拎出来,让它们先挑人。

具体哪些学校和专业会放在提前批呢?主要就这么几类:

第一类,也是最常见的一类,就是军事、公安、司法、消防这类院校。你想想看,当兵、当警察,对身体素质、视力、政治背景肯定有要求。总不能等到所有学生都报完志愿了,才发现录取的这个学生体检不合格,那个学生政审过不了吧?那不就乱套了。所以干脆把它们放最前面,先进行面试、体能测试、政审,把合格的人定下来。这样既保证了招生质量,也提高了效率。

第二类,是师范类院校,特别是公费师范生或者定向师范生。国家为了鼓励优秀人才去当老师,尤其去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农村地区当老师,会推出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免学费、保证工作岗位。这种带有“契约”性质的招生,也适合放在提前批。学生在报考时就很清楚,自己毕业后要去哪里工作,服务多少年。双方提前把事情说清楚,避免了后续的麻烦。

第三类,是一些特殊专业。比如小语种专业,像什么僧伽罗语、斯瓦希里语,这些专业很冷门,但国家在外交、经贸领域又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如果把它们和热门的计算机、金融专业放在一起,估计没几个人会报。放在提前批,可以吸引那些真正对语言感兴趣、愿意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也方便学校进行面试,考察学生的口语和学习潜力。

还有就是一些港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以及个别顶尖大学的实验班项目,它们也可能在提前批招生,因为它们的招生模式、学费标准或者培养方案比较特殊。

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来了:到底要不要报提前批?

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你得想清楚两件事:好处和风险。

最大的好处,就是它给了你一次额外的机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提前批的录取流程是独立的,它在普通批次之前进行。如果你在提前批被录取了,那恭喜你,你的高考就算尘埃落定了。如果你没被录取,完全不影响你后面参加普通批次的录取。你的档案会原封不动地转到下一个批次,就跟你从来没报过提前批一样。等于说,这是一个“零成本”的尝试,多了一次被好大学录取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风险也恰恰在这里。

提前批最大的规则,也是最“霸道”的规则就是:一旦被录取,就必须去,不能再参加后续任何批次的录取。

我给你举个真实的例子。我有个学弟,当年高考分数估得比较保守,觉得能上个普通一本就不错了。他看到某省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在提前批招生,想着当老师也挺稳定,还有编制,就报了。结果高考成绩出来,他发挥超常,分数远超估算,足够去一所不错的211大学的热门专业。

但是,他的提前批录取通知书先到了。那一刻,他就没得选了。他的档案已经被那所师范大学提走了,后续的所有批次,包括那一批的211大学,都跟他没关系了。他后来虽然也接受了现实,但心里总归是有点遗憾的。

所以,报提前批之前,你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被提前批的这个学校和专业录取了,我甘心吗?哪怕我后面的分数能去更好的学校,我也愿意接受这个结果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愿意”,那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报。比如,你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军人,非国防科技大学不去,那提前批就是你的主战场。再比如,你对某个小语种爱得深沉,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这个专业就是你的唯一目标,那提前批当然是首选。

但如果你的心态是“随便试试,录个保底的”,那就要非常小心了。你报的那个“保底”学校,很可能成为你无法改变的“最终”结果。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前途去赌一个不确定的分数。

想清楚了利弊,我们再来说说具体怎么操作。

流程其实不复杂。

第一步,看招生计划。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前,省教育考试院都会发一本厚厚的《招生专业目录》。你得仔细翻看里面的“本科提前批”或“专科提前批”部分,看看有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在你的省份招生,招生人数是多少。这是最权威的信息来源。

第二步,了解具体要求。看到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后,别急着填。马上去这个学校的官网招生网站,找它的《招生章程》。章程里会详细说明这个专业的要求,比如身高、视力、性别比例、有没有面试、体测科目是什么等等。一条一条对自己,看自己是否符合资格。

第三-步,填报志愿。提前批的志愿填报通常和普通批次在同一时间、同一个系统里进行。系统里会有一个专门的“提前批志愿”栏,你把它填上就行。记住,不填就等于放弃。

第四步,等待结果。提前批的录取工作进行得最早。所以,你会比其他同学更早知道自己有没有被录取。如果录取了,档案就被提走;如果没录取,就安心等待普通批次的投档。

最后,我想再强调几点。

第一,不要把提前批当成是“差生”的专属通道。很多人有个误解,觉得提前批的学校分数线会低一些。某些情况下确实如此,但对于那些热门的提前批院校和专业,比如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或者顶尖大学里的一些特殊项目,竞争激烈程度一点不比普通批次低,甚至更高。

第二,想清楚专业的特殊性。特别是军校、警校和公费师范生,这不仅仅是选一个大学专业,更是选择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军校有严格的纪律,师范生要去指定的地区服务,这些都是你必须接受的。如果只是为了一个“铁饭碗”而报,进去了发现自己完全不适应,那会很痛苦。

总而言之,提前批是一个工具,它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对于目标明确、规划清晰的学生来说,它是一条捷径;但对于那些犹豫不决、抱着投机心理的学生来说,它也可能是一个陷阱。想清楚,再做决定。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