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学历比中专高。
这事没什么好绕弯子的,从国家教育体系的划分来看,就是这么简单直接。中专属于中等职业教育,跟普通高中是一个级别的。大专,全称是“大学专科”,属于高等教育,跟大学本科是一个大类里的。
所以,如果你初中毕业,你可以选择去读普通高中,也可以选择去读中专。读完高中或者中专,你才有资格去考大专或者本科。这个顺序是固定的:初中 -> 高中/中专 -> 大专/本科。你看,大专明显是中专的下一个层级。
说白了,中专是你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的第一种职业路径选择,而大专是你完成中等教育(无论普高还是中专)后,进入高等教育体系的第一步。一个是中等教育,一个是高等教育,性质完全不同。
光说层级高低太空了,我们聊点实际的,这两者到底有啥区别。
首先,入学门槛不一样。
想上中专,一般是初中毕业参加中考,分数没达到普高线的,或者自己就想学门手艺的,就可以去。有些中专甚至都不看分数,直接注册入学就行。门槛相对低一些。
想上大专,路就多一些,但都绕不开一个“考”字。最主流的是高中生参加高考,根据分数报大专院校。还有一种是给中专生准备的,叫“对口升学”或者“单招”,本质上也是一种选拔考试,考过了才能从中专升到大专。我有个表弟就是,中专学的汽修,他觉得光会拧螺丝不行,以后想管一个修理厂,需要点管理知识和更深的理论,就拼了一年,考上了本地一个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专。你看,他也是把中专当成了一个跳板,目标还是更高的大专学历。
其次,学的东西深度不一样。
中专的目标非常明确:培养一线的技术工人。所以课程设置极其偏重动手能力。比如学厨师,那就是天天在后厨练刀工、练炒菜。学数控,那就是天天在车间操作机床。理论知识会讲,但讲得不深,够用就行。学制通常是三年。
大专呢,虽然也叫职业教育,但它叫“高等职业教育”。它既要培养你的动手能力,也要建立你的理论知识体系。还是拿汽修举例子,中专教你的是怎么换轮胎、怎么修发动机。大专除了这些,可能还会教你汽车电子技术、故障诊断逻辑、甚至一些车间管理的基础知识。理论深度会明显增加,让你不光知道“怎么做”,还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学制通常也是三年。
再来,找工作时的起点不一样。
这一点是最现实的。你去任何一个招聘网站看看,很多稍微好点的技术岗或者助理岗,最低要求都是“大专及以上学历”。这一条就把中专学历卡死在了门外。
不是说中专生找不到工作,恰恰相反,很多技术好的中专生很抢手,因为他们能直接上手干活。但是,他们的起点往往是“工人”、“操作员”。
大专生的起点可能会高一点,比如“技术员”、“助理工程师”。虽然一开始干的活可能差不多,但这个title不一样,意味着公司对你的定位和未来的培养方向可能就不一样。很多公司内部晋升,尤其是从一线工人到管理岗,第一道坎就是学历,规定必须是大专以上。这个规定很死板,但它就是存在。
最后,未来的发展路径不一样。
中专毕业后,如果你想继续提升学历,最直接的路就是去考大专。
而大专毕业后,你的路就宽了。你可以直接工作,也可以选择“专升本”,去读一个全日制的本科学历。拿到本科学位后,你跟普通本科生一样,可以去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很多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
这条路虽然难走,但它是通的。专升本的通道,是国家承认的、能让你进入更高学历层次的一条正规路径。而中专,就没有直接升本科的通道,必须先过大专这一关。
所以你看,从入学、学习内容、就业起点到未来发展,大专都比中专高一个台阶。
但是,话说回来,是不是读大专就一定比读中专好?
这就不一定了。这得看人,看目标。
如果你对读书实在没兴趣,就想早点学个手艺,比如做面点、学美容美发,然后自己开个店。那读个好的中专,踏踏实实把技术学到手,三年后直接出来工作赚钱,没准比一个读了三年大专,学了个“市场营销”结果啥也干不了的毕业生要强。我认识一个理发师,手艺特别好,他就是中专毕业,现在自己开了工作室,月收入比很多坐办公室的白领高多了。对他来说,那个中专学历就足够了。
可如果你对未来还有想法,不甘心一辈子只做个基层操作工,想往技术管理、工程师方向走,或者想进大公司,甚至考个公务员、事业编,那大专学历就是你必须迈过去的一个坎。没有这个学历,很多机会连门都敲不开。
总结一下就是:
1. 从学历体系上讲,大专毫无疑问比中专高。
2. 从个人选择上讲,哪个“更好”取决于你的目标。想快速学门手艺就业,中专是条路。想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更高的起点,那至少要拿到大专学历。
这个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是你要想清楚,你想要什么样的未来,然后根据这个未来去倒推你现在应该走哪条路。别听别人瞎忽悠,也别自己骗自己,把这两者的区别、优势、劣势都摆在桌面上看清楚,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