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是985大学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是,而且是顶尖的那一批。
但光知道“是”没啥用,重要的是搞明白这个“985”标签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对哈工大这所学校来说。
咱们先得搞清楚“985”是啥。这事儿得追溯到1998年5月。当时国家决定,要集中资源,建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这个计划就叫“985工程”。能进去的,都是当时国内最强的学校。哈工大就是第一批入选的9所学校之一。
这个“第一批”很重要。第一批入选的9所学校,后来组成了个联盟,叫C9联盟。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中国的“常春藤联盟”,成员包括清华、北大、复旦、上交、浙大、南大、中科大、西交大,还有就是哈工大。能跟这些学校并列,哈工大的实力就不用多说了。所以,哈工大不仅是985,还是985里的核心成员。
那么,哈工大到底强在哪?
它的强项,简单直接,就是工科。尤其是那种硬核的、跟国家战略直接相关的工科。比如航天。中国的航天事业,几乎处处都有哈工大人的影子。从“神舟”飞船到“天宫”空间站,很多关键技术的总工程师、设计师,都是哈工大毕业的。我有个朋友就在航天系统工作,他说他们单位开会,一屋子人里,哈工大校友能占小半边天。这就是哈工大在航天领域的地位,不是吹出来的,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除了航天,它的力学、机械、材料、控制科学、计算机这些,也都是国内顶尖水平。这些专业的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都是现代工业的基石。说白了,哈工大培养的人,就是去解决那些“卡脖子”技术问题的。如果你想学点真本事,以后去造飞机、造火箭、搞芯片,那哈工大绝对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当然,提到哈工大,就绕不开它的地理位置。哈尔滨,确实冷。冬天零下二三十度是家常便饭。这对很多南方的同学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很多人一听在东北,就打了退堂鼓。
但这事儿得分两面看。
第一,正是因为这个地理位置,哈工大的录取分数线在C9联盟里,相对来说是比较“友好”的。用一个不错的成绩,就能上到一所顶尖大学,接触到顶级的教育资源,这个性价比很高。
第二,这种艰苦的环境,也塑造了哈工大独特的学风。学校有句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不只是一句口号。你想想,外面天寒地冻,大家也没啥别的心思,就是踏踏实实在教室、在实验室里学习、搞研究。这种氛围能让人沉下心来做事。从哈工大出来的人,普遍都有一种特质:踏实、肯干、基础扎实。我给你说个实在的,很多大公司的HR招人时,看到哈工大的简历,第一印象就是“这人靠谱,能干活”。
而且,哈工大现在也不只有一个校区了。它搞了个“一校三区”的模式。除了哈尔滨本部,还在山东威海和广东深圳设立了校区。
威海校区主要是面向海洋领域的工科,也很有特色。深圳校区就更不用说了,地理位置优越,靠近科技产业前沿,发展非常快。深圳校区的录取分数线现在已经高得吓人,快赶上本部甚至超过一些专业了。所以,如果你既想要哈工大的牌子和实力,又有点怕冷,那威海和深圳校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三个校区发的毕业证、学位证都是一模一样的,都写着“哈尔滨工业大学”。
最后,我们再聊聊“985”这个身份在今天还有多大用。
现在官方已经不提“985工程”了,改成了“双一流”建设,也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但你得明白,“双一流”基本上就是原来那批985、211大学的升级版。所有的985大学,都入选了“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哈工大当然也在其中。
这个身份最大的用处,体现在两方面:资源和就业。
资源上,国家会给这些学校大量的经费支持。有钱,就能建更好的实验室,买更好的设备,请更牛的老师。学生能接触到的平台自然就不一样。
就业上,“985”依然是个硬通货。很多大公司在筛选简历的时候,第一关就是看学校。我不是说非985的同学就没机会,但一个985的毕业证,确实能让你省去很多证明自己能力的环节,至少能保证你的简历不会在第一轮就被筛掉。尤其是在一些竞争激烈的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高端制造业,这个标签的作用更明显。很多核心岗位的招聘要求里,会直接或间接地倾向于985毕业生。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是985,而且是一所实力强劲、校风踏实、对国家贡献巨大的顶尖985。虽然地理位置有些“劝退”,但它的实力、资源和校友网络,足以弥补这一点。如果你是一个想静下心来学点硬核技术、将来想为国家做点实事的人,那么哈工大绝对值得你认真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