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朋友很焦虑地问我,他爸年轻时犯过事,留了案底,他现在想考公务员,心里特别没底,担心“政审”这一关过不去。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的心病。它不像考试分数那样,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它模糊,不透明,而且充满了各种“听说”。
咱们今天就把这事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首先,我得给你一个最直接的答案:父亲有案底,绝大多数情况下,你还是可以考公务员的。
看到这里先别急着高兴,也别觉得我在忽悠你。这句话后面跟着一个巨大的“但是”。这个“但是”,就是所有问题的关键。
我们得明白一件事,公务员招录,看的是你本人。法律和规定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考察的是考生本人的品行、能力和过往。你父亲是你父亲,你是你。从法理上讲,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能搞“株连”。
这是大原则。
可为什么大家还这么担心呢?因为公务员考试不只有笔试和面试,最后还有一道关卡,叫作“政治审查”,简称“政审”。
政审这个环节,才是决定你父亲的案底会不会影响你的核心。
政审审什么?
审你本人:这是最重要的。你本人不能有任何刑事犯罪记录,不能被开除过党籍、公职,不能是失信被执行人,不能有任何法律规定不能录用为公务员的情形。这是底线,碰了就没戏。
审你的直系亲属和社会关系: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直系亲属通常指你的父母、配偶、子女。政审会考察他们的情况,特别是是否有刑事犯罪记录。
现在,我们来拆解这个最关键的问题:父亲的案底,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会影响你,什么情况下影响不大?
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变量:你考的岗位 和 你父亲犯的事。
第一,看你考的是什么岗位。
这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岗位的政审严格程度,天差地别。
普通公务员岗位
比如,你考的是乡镇政府的一个科员,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个办事员,或者税务局的一个窗口人员。这类岗位的政审相对宽松。
只要你父亲的罪行不属于“危害国家安全”这类极其严重的犯罪,比如颠覆国家政权、分裂国家、间谍等,或者不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那么一般问题不大。
举个例子。你父亲在十年前因为打架斗殴被判了缓刑,或者因为酒驾被判了拘役。这种案底,在你报考一个普通的文职岗位时,政审官可能会记录在案,但大概率不会因此一票否决你。他们更看重的是你本人的表现和思想状况。只要你本人档案干净、表现良好,通常都能通过。
特殊岗位(俗称的“公检法”系统及涉密单位)
这类岗位是政审的“重灾区”。
包括:公安、国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监狱系统、纪委监委、以及一些涉密的要害部门。
这些岗位的政审标准,可以用“严苛”来形容。为什么?因为这些岗位手握执法权、司法权,或者接触国家机密。对从业人员的忠诚度和可靠性要求极高,不能有任何潜在的风险。
对于这些岗位,《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办法》这类文件里有非常明确的规定。比如,直系血亲(父母)如果因为故意犯罪被判过刑,或者正在服刑,那么你基本上就与警察这个职业无缘了。
注意关键词,“故意犯罪”。如果是因为过失,比如交通肇事罪,情况可能会有不同,但也很悬。
所以,如果你想当警察,你父亲有刑事案底,那这条路基本上就是堵死的。这不是不公平,而是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他们需要确保执法者本身和其家庭背景,在社会关系上是“干净”的,避免出现被要挟、被策反或者徇私枉法的可能性。
第二,看你父亲犯的是什么事,性质和后果如何。
案底和案底之间,差别也很大。
刑事犯罪 vs 行政处罚
首先要分清楚一个概念。我们常说的“案底”,通常指的是“刑事犯罪记录”。也就是被法院判处过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刑罚的。这种记录是会录入个人档案,跟随一生的。
还有一种是“行政处罚记录”,比如因为打架、赌博、嫖娼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注意,不是刑事拘留)或者罚款。这种记录一般只在公安机关的内部系统里有,理论上不算是“犯罪”,对子女考普通公务员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是,如果你考的是警察,那即便是行政拘留记录,也可能会成为一个减分项,甚至被否决。
罪行的性质
前面提到了,危害国家安全的罪、涉黑涉恶的罪,这是绝对的红线,不管你考什么岗位,只要你直系亲属有这类问题,基本都没希望。
而像盗窃、诈骗、故意伤害这类普通的刑事犯罪,对普通岗位影响相对小,但对特殊岗位影响巨大。
还有一些经济类犯罪,比如合同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情况也比较复杂,需要看具体岗位的要求。
时间远近
犯罪发生的时间也有一定影响。如果是二三十年前的老黄历,并且之后一直表现良好,政审时可能会酌情考虑。但如果是近几年发生的事,或者现在还在服刑,那影响肯定要大得多。
搞清楚了以上这些,你应该怎么办?
如果你正面临这个问题,我给你几个实在的建议。
先搞清楚父亲案底的具体情况。
不要凭感觉,或者听别人瞎说。去问清楚,当年到底是因为什么事,被哪个法院判的,具体判决是什么(罪名、刑期),是刑事犯罪还是行政处罚。这是你判断的第一步,信息搞错了,后面的分析就全错了。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职位要求。
每年的公务员招考公告里,都会附上职位表。在你准备报考一个职位前,仔仔细细地看它的要求。特别是公检法系统的岗位,有时候会在备注里直接写明对家庭成员的要求。如果公告里明确写了“直系亲属有刑事犯罪记录的,不得报考”,那你连名都不要报了,报了也过不了。报考时,策略性地避开敏感岗位。
如果你父亲确实有刑事案底,那么在选择岗位时,就主动避开公安、国安、检察院、法院、纪委这些部门。这不是退缩,是理性的选择。把目标放在那些普通的行政岗位上,你通过的概率会高出无数倍。政审时,必须诚实。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条。政审阶段,单位会要求你填写一份详细的表格,里面会有一栏让你填写家庭主要成员的情况,包括是否有过违法犯罪记录。
这个时候,绝对,绝对不要撒谎,不要隐瞒。
你要知道,政审单位的调查能力远超你的想象。他们会去你父亲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函询,一查一个准。一旦被他们发现你刻意隐瞒,问题的性质就变了。
原本可能只是你父亲的一个历史问题,现在变成了你本人的诚信问题。对于公务员队伍来说,不诚信是比家庭背景问题更严重的硬伤。因为隐瞒而被刷掉,那就太不值了。
所以,如实填写。在备注里,可以简单说明情况,比如时间、事由、以及早已改过自新等。态度要诚恳。
总的来说,父亲有案底,就像是给你考公路上设置了一个障碍。但这个障碍不是一堵墙,而是一个需要绕行的路标。对于大多数普通岗位,它不会直接把你拦死。你完全有机会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
但对于那些门槛极高的特殊岗位,它确实可能成为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
别因为这件事就彻底放弃希望,但也别盲目乐观地去硬闯那些最严格的关卡。看清形势,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然后把你能控制的部分做到最好,比如笔试考高分,面试表现出色。
你自己的优秀,才是最有力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