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考研,很多人都头疼。不知道方向怎么选。名字听起来好像就是化学加工,或者是在工厂里看管道。其实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个专业的名字有点耽误事,它的范围比你想的要大得多。
咱们先把化工分成两大块,这样好理解。一块是“传统化工”,另一块是“新兴交叉化工”。
先说“传统化工”。这块是化工的根本,也是很多人印象里的化工。但它不等于落后,它是工业的基石。这里面主要有三个方向。
第一个,化学反应工程。这是化工最核心的东西。简单说,就是研究怎么让化学反应发生得又快又好,成本还低。你琢磨一下,所有化学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反应器。怎么设计一个反应器,让原料进去,产品出来,效率最高,副产物最少,这就是反应工程要干的事。这里面会学很多催化剂的知识,研究反应动力学,做各种模型。比如合成氨,怎么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下,用最高效的催化剂,得到最多的氨气。这个方向毕业,去大型石化企业、煤化工企业、精细化工企业,都是对口。工作稳定,但可能工作地点会比较偏。
第二个,分离工程。反应完了,得到一堆混合物,有你想要的产品,也有没反应完的原料,还有一堆副产物。怎么把想要的东西干干净净地拿出来?这就是分离工程。最经典的就是精馏塔,一个高高的塔,利用不同物质沸点的差异,把它们一层一层分开。原油炼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一个塔进去,汽油、柴油、沥青都分出来了。除了精馏,还有萃取、吸收、膜分离这些技术。膜分离现在很热,比如海水淡化、污水处理,都用得到。这个方向就业面很广,因为任何一个化工过程,都少不了分离提纯这一步。药厂尤其需要,药品的纯度要求极高。
第三个,过程系统工程(PSE)。这个方向听起来有点虚,其实是给化工厂装上“大脑”。它用计算机和数学方法,去模拟、优化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比如,用Aspen Plus这种软件,在电脑上搭建一个虚拟工厂,先模拟运行一下,看看哪里有问题,怎么调整参数能让产率最高、能耗最低。还有过程控制,就是让生产线自动化,温度、压力、流量都由计算机精确控制,不需要人去手动拧阀门。这个方向需要很强的数学和计算机功底。喜欢编程和建模的同学会很喜欢。毕业后可以去化工设计院,或者去大厂做过程优化、自动化控制。
说完传统的,再来说“新兴交叉化工”。这块是现在很多高校化工学院研究的重点,也是发论文的热点。
第一个,材料化工。这是个大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本质上,是把化工的原理用在制造新材料上。比如高分子材料,就是我们说的塑料、橡胶、纤维。研究怎么合成性能更好的高分子,比如更耐高温的塑料,或者可以自修复的材料。还有纳米材料,像石墨烯、碳纳米管,研究怎么量产,以及怎么把它们用到电池、芯片里。还有催化新材料,开发出更高效、更环保的-催化剂,这和前面的反应工程是紧密结合的。这个方向的好处是,离高科技产业很近。比如半导体行业里的光刻胶,就是典型的高端化工材料。毕业后可以去新能源公司(比如做电池材料)、电子公司、新材料创业公司。
第二个,生物化工。这个方向就是把化工和生物学结合起来。利用微生物或者酶,来生产化学品。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细胞工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发酵,酿酒、做酸奶都是最古老的生物化工。现在,我们用基因编辑过的细菌来生产胰岛素、抗生素和一些特殊的化学品。还有生物能源,比如用秸秆、藻类来生产乙醇汽油。这个方向前景很好,特别是在制药、食品、环保领域。如果你对生物也感兴趣,这个方向就很合适。
第三-个,能源与环境化工。这个方向是冲着解决大问题去的。比如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CCUS),怎么把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抓起来,再把它转化成有用的化学品。还有新型储能技术,比如氢能的制备、储存和运输。水处理技术也是一大块,开发更高效的膜材料或者催化剂,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个方向的研究带着点社会责任感,很多项目都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毕业后可以去环保公司、新能源公司,或者相关的研究机构。
好了,方向大概就是这些。那到底该怎么选?
第一步,问问自己喜欢什么。你喜欢在实验室里捣鼓瓶瓶罐罐,亲手合成一个新东西吗?那可能材料方向适合你。你喜欢在电脑前敲代码、建模型,看数据和曲线吗?那可以考虑过程系统工程。你对生物、对生命科学有热情吗?那生物化工就是你的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研很辛苦,如果没有兴趣,很难坚持下来。
第二-步,去看你想考的学校的化工学院网站。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不要只看专业名称,要去仔仔细细地看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每个老师的主页上都会写他最近在做什么课题,发了哪些论文。你把论文的摘要看一看,大概就知道他做的是什么了。你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方向,比如“催化”,有的老师做的是石油炼化催化剂,有的老师做的是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有的老师做的是电催化分解水制氢。差别很大。选导师比选方向更重要。一个好的导师能给你很多指导和资源。
第三步,考虑未来的就业。虽然兴趣很重要,但我们最终还是要工作的。你可以去招聘网站上搜一搜,看看你感兴趣的方向,对应的岗位多不多,薪资水平怎么样,工作地点都在哪里。比如,传统化工的岗位很多集中在一些工业城市,而新材料、生物化工可能在一线城市机会更多。这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我有个同学,就喜欢安稳,硕士毕业去了西北一个大型煤化工企业,待遇很好,几年就当上了技术骨干。另一个同学,喜欢挑战,去了上海一个做电池材料的创业公司,虽然辛苦,但成长很快。
最后说一句,化工专业的边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做材料的也可能需要懂控制,做生物的也可能需要用分离技术。读研期间,你学的其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能力是通用的。所以不用过分焦虑选哪个方向就定死了一辈子。先把眼前的路看清楚,搞明白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去找那个领域里做得好的老师,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