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离析混凝土怎么处理

问答中心分类: 其他离析混凝土怎么处理
1 回复
0
天赐的礼物 回复于 2025-10-07 之前

工地上最怕看到啥?对我来说,不是下雨,也不是设计图改来改去,而是那辆混凝土罐车开到跟前,卸料口一打开,流出来的东西根本不是均匀的混凝土,而是“清汤寡水”——石头是一堆,水泥浆是一滩。这就是离析,行话叫“泌水离析”。

这玩意儿可不是小事。离析的混凝土,强度、耐久性都会大打折扣。你想想,你盖房子用的柱子、楼板,里面有的地方全是石头,没啥水泥浆粘着,有的地方又全是水泥浆,没骨料撑着,这能结实吗?时间长了,开裂、渗水,都是从这些薄弱环节开始的。

所以,碰到离析的混凝土,不能抱着“凑合用”的心态。处理这事,得分两种情况:还没浇筑的,和已经浇筑硬化的。

第一种:还没浇筑,在现场发现离析了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因为还有补救的机会。

首先,你得判断离析的严重程度。

情况一:轻微离析

啥叫轻微?就是表面有一层水(泌水),或者边缘有点石子和浆体分离的迹象,但整体看着还算均匀。

这时候,第一反应绝对不能是加水。很多工人图省事,觉得混凝土干了,就往里加水,这等于是在伤口上撒盐。加水会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让离析更严重。

正确的做法是:

  1. 立即停止卸料。 别让更多有问题的混凝土流出来。
  2. 人工二次搅拌。 让罐车司机把罐子反转,慢速搅拌几分钟。如果是在地面上已经卸出来一部分,就赶紧用铁锹从底部往上翻,把沉下去的石子和上面的水泥浆重新拌匀。这个过程要快,别让混凝土放太久。
  3. 检查搅拌效果。 重新搅拌后,看看混凝土是不是变得均匀了。如果看起来恢复正常了,可以考虑用在一些次要结构上,比如垫层、地坪。但是,如果是梁、柱、板这种关键的承重结构,我劝你还是别冒这个险。最好是让现场的技术员或者监理来看一下,他们拍板说能用,你再用。安全第一。

情况二:严重离析

这就很明显了。石子哗啦啦地往下滚,水泥浆像稀泥一样流淌,两者完全分家。这种混凝土,神仙也救不了。

处理办法只有一个:

直接退货。

不要有任何犹豫。跟商混站联系,告诉他们这车料有问题,让他们拉回去。这时候千万别心软,也别怕得罪人。我见过一个项目,工长觉得退料麻烦,硬是把一车严重离析的混凝土用掉了。结果那块楼板后来做强度检测,回弹值根本不达标,最后只能把那块板子敲掉重做。人工费、材料费、工期延误,损失比退掉一车料大多了。

记住一条原则:用有问题的材料,就是在给未来埋雷。这个雷,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但它迟早会爆。

第二种:已经浇筑硬化了,才发现有问题

这是最头疼的情况,处理起来费钱费力。硬化后的离析,通常表现为“蜂窝”、“麻面”、“狗洞”。

  • 蜂窝: 混凝土表面有很多小洞,能看到里面的石子,但是石子之间没有被水泥浆填满。
  • 麻面: 表面粗糙,有很多小凹坑,但没有露出石子。
  • 狗洞(孔洞): 比蜂窝严重,结构内部形成了比较大的空洞,钢筋都可能露出来了。

发现这些问题后,处理步骤如下:

  1. 评估严重性。 先拿个小锤子敲一敲。如果只是表面浅层的蜂窝麻面,声音是比较坚实的。如果敲起来声音发空、发闷,那说明内部可能已经空了,问题比较严重。对于承重结构,如果出现大面积的蜂窝或者孔洞,必须找专业的检测单位来做个鉴定,比如钻芯取样,看看内部的密实度和强度到底怎么样。

  2. 对症下药,进行修补。

    • 针对浅层蜂窝麻面:

      • 第一步,凿。 把松散的混凝土和浮浆都凿掉,用钢丝刷把表面刷干净,直到露出坚实的混凝土基层。别心疼,不把坏的去掉,补上去的也粘不牢。
      • 第二步,冲。 用高压水枪把凿开的区域冲洗干净,把粉尘和碎屑都冲走。
      • 第三步,润。 在修补前,用水把要修补的区域充分湿润。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干燥的旧混凝土过快吸收新材料里的水分,导致新补的部分开裂。一般提前湿润12到24小时,修补前表面没有明水就行。
      • 第四步,补。 用比原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或者专门的修补砂浆进行填补。填补的时候要用力压实,确保新旧材料结合紧密。面积小的地方用抹刀,面积大的可以用模板。
      • 第五步,养。 补完之后,要像正常浇筑混凝土一样进行养护。覆盖塑料薄膜或者土工布,每天洒水,至少保持7天。养护不到位,补上去的地方很容易再次开裂。
    • 针对严重的蜂窝孔洞或结构性问题:
      如果检测后发现离析已经影响到了结构安全,那就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能解决的了。
      这时候必须听从结构工程师的方案。处理方法可能包括:

      • 压力灌浆: 把高强度的灌浆料用压力注入到空洞里,填充密实。
      • 截面加大: 在原来的柱子或梁的外面再包一层钢筋混凝土,把它加粗。
      • 外部粘贴: 比如用碳纤维布或者钢板加固。
      • 最坏的情况: 如果结构受损太严重,唯一的办法就是拆掉重做。

怎么预防离析?

处理离析是亡羊补牢,最好的办法还是别让它发生。预防才是成本最低的质量控制。

  • 控制配合比: 这是混凝土搅拌站的事,但作为施工方,你要确保他们给你的配合比是经过验证的,特别是用水量和砂率。水加多了,是离析最常见的原因。
  • 控制运输和卸料: 运输路程太远、路太颠簸,都可能导致离析。卸料的时候,自由下落的高度不能太高,一般规定不超过2米。太高了,石子因为重力加速度会先掉下去,造成分离。应该用溜槽、串筒或者泵管来辅助下料。
  • 控制振捣: 混凝土振捣是为了排出气泡,让它更密实,但过度振捣就是灾难。在同一个地方振捣时间太长,就会把重的石子都振下去,把轻的水泥浆振上来,人为造成离析。正确的做法是“快插慢拔”,每个点振捣到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冒泡了就马上换地方。

总的来说,处理离析混凝土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良心活。现场发现问题,要果断处置;事后发现缺陷,要认真修复。千万别用侥幸心理去对待结构安全问题,因为你今天省下的一点麻烦,都可能变成明天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