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这个话题,得先纠正一个常见的误区。国防科技大学,我们一般都叫它“国防科大”或者“NUDT”,它的本部在湖南长沙,不在北京。当然,它在北京有研究院或者一些合作机构,但如果你说考上国防科大,那大概率是去长沙读书。所以,我们讨论“毕业后是干什么的”,其实是在讨论从长沙本部以及其他校区毕业的这群人,他们的去向。
首先你得明白,国防科大的毕业生主要分成两大类,这两类人的路子完全不一样。一类是“有军籍”的,另一类是“无军籍”的。
我们先说占绝大多数的“有军籍”毕业生。
这些人从高考报志愿那一刻起,走的就是军校的路。他们入学就意味着入伍,身份是军人,穿着军装,享受供给制待遇,每个月还有津贴。他们的大学生活和普通大学很不一样,要进行军事训练,管理也更严格。
对他们来说,毕业后的去向不是自己找工作,而是“服从分配”。这是一个核心概念。国家花了大力气培养你,你就要到国家和军队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个分配过程会综合考虑你的个人意愿、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成绩、体能、政治素养等)、家庭情况,以及最重要的——部队的岗位需求。
那么,具体会分配到哪里去干什么呢?
第一种,也是最顶尖的一批毕业生的去向,是部队的科研院所。比如军事科学院、各个军种的装备研究院、航天工程大学下面的研究中心等等。这些单位很多都在北京、西安、南京、武汉这样的大城市。能去这些地方的,基本都是在校期间的学霸,专业技术过硬。他们进去之后,干的就是正儿八经的科研工作,研究武器装备、信息技术、网络安全、航天技术这些高精尖的东西。如果你在国防科大学的是计算机、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这类王牌专业,并且成绩名列前茅,那么留在科研体系内的机会就很大。去北京的单位是很多人的目标,但竞争也最激烈。说白了,就是优中选优。
第二种,是去一线作战部队或者技术保障单位。这是大部分毕业生的去向。不要以为国防科大毕业就一定是在实验室里敲代码。一个学通信工程的毕业生,很可能被分到某个集团军的通信团,负责整个部队的网络和通信保障。一个学计算机的,可能去当网络对抗分队的军官。学导弹工程的,就去火箭军的阵地。学自动化的,可能去海军的某艘军舰上负责维护自动化设备。这些岗位遍布全国各地,从东南沿海到西北戈壁,都有可能。去这些地方,就是真正的基层军官,需要带兵,也需要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这条路会更辛苦,但也是成长最快、最能体现军人价值的地方。
第三种,是留校或者去其他军队院校当教员。这需要读完硕士或博士,并且本人有很强的学术能力和意愿。对于有志于从事军事教育和基础研究的人来说,这是一条不错的路。
所以,对于有军籍的毕业生,“去北京”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个结果。如果你的分配单位恰好在北京,那你就在北京工作。如果分配单位在新疆或者西藏,你就得去那边。这背后是组织的决定,个人选择的空间相对有限。不过,通常分配政策会尽量人性化,比如会考虑夫妻两地分居等问题,但根本原则还是满足部队需求。
接下来说说第二类人,“无军籍”的毕业生。
这部分学生是通过普通高考,按照正常的分数线录取的,他们不穿军装,需要自己交学费,生活也和普通大学生一样。国防科大从2017年开始招收这类本科生,主要是为了服务国家和国防工业的发展。
他们的毕业去向就和清华、北航这些顶尖工科院校的毕业生没什么两样了,完全是自主择业。他们需要自己跑招聘会、投简历、参加面试。
他们的主要去向有这么几个:
一是去军工集团和国防相关的国企。这是他们的首选之一。比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TC)这些单位。这些企业本身就和军队关系密切,非常认可国防科大的牌子和毕业生质量。国防科大的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和政治素养上,都和这些单位的需求很契合。这些大集团的总部和核心研究院很多都在北京,所以无军籍的毕业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这些在北京的单位的机会非常大。
二是去头部的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国防科大的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通信等专业是全国顶尖的。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这些公司每年都会去国防科大校招,而且给出的待遇很有竞争力。对于学计算机的无军籍毕业生来说,去深圳的腾讯、杭州的阿里或者北京的字节,都是很常见的选择。他们的技术能力在国内任何一所大学里都排得上号,找工作不愁。
三是继续深造。无论是国内读研还是出国留学,他们和普通985高校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凭借国防科大过硬的本科教育背景,申请国内外名校的研究生也很有优势。
所以,对于无军籍的毕业生来说,“去北京干什么”就是一个纯粹的个人职业选择问题。他们可以去北京的军工单位搞研发,也可以去互联网公司当程序员,或者在中关村的某个科技公司做算法工程师。只要他们能拿到北京公司的录用通知,并且能解决户口问题(这对他们和所有“北漂”一样,是个挑战),就可以在北京工作。
总结一下,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你问的是有军籍的毕业生,那他们是“被分配”到某个地方,可能是北京,也可能是别的地方。在北京的话,他们就是一名现役军人,在某个部队单位里,从事技术、科研或管理工作。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稳定,有保障,但自由度低。
如果你问的是无军籍的毕业生,那他们是“自己选择”去北京。他们和任何一个名校毕业生一样,在北京的职场里打拼。他们可能是国企的工程师,也可能是私企的程序员。他们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自由,但也要直面市场竞争和生活压力。
所以,国防科大毕业后干什么,取决于你当初走进校门时,穿的是军装还是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