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不上不下,想读个大专,这时候你可能就会看到一个词:“双高大专”。听起来好像很厉害,但它和普通大专到底有啥不一样?很多人搞不清楚,选错了可能就影响未来几年的发展。
说白了,“双高大专”就是大专里的“985”、“211”。
它的全称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这就是所谓的“双高计划”。这个计划是国家牵头搞的,目的就是从全国一千多所高职院校里,选出一批底子好、有实力的学校,然后给钱、给政策,集中资源把它们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
这个计划还分了三六九等,有A、B、C三档。A档的学校,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就是顶尖中的顶尖,拿到的资源最多。B档和C档的学校也很强,都是各自区域或者行业的佼佼者。
那么,它和普通大专的核心区别到底在哪?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钱和设备。
这是最直接的区别。入选“双高”的学校,国家会给一大笔专项资金。学校有钱了能干嘛?最直接的就是更新设备。
举个例子,学数控、机械的学生最有体会。在普通大专,你用的实训机床可能是十年前的型号,老师教的也是基于老设备的操作。但在一所“双高”学校,你接触的很可能就是企业里正在用的最新款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毕业之后去工厂,你能直接上手,人家当然愿意要你。学计算机的也一样,普通大专的机房可能电脑配置还停留在几年前,而“双高”学校可能已经建了云计算、大数据实验室,你学的东西完全跟得上行业发展。
这种硬件上的差距,直接决定了你三年学到的技能含金量。
第二,老师的水平。
有钱了,就能请到更好的老师。高职院校特别强调一种老师,叫“双师型”教师。什么意思?就是这个老师既能在课堂上讲理论,又能下车间带你实操。他们很多都是从企业一线回来的工程师、技术总监,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我认识一个在某“双高”院校教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朋友,他之前就在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厂做了八年的机器人调试工程师。他上课不光讲课本上的知识,还会告诉你:“这个参数在实际生产线上不能这么调,因为会影响节拍,客户会投诉。上次我们在某个项目上就因为这个,被罚了十几万。”
这种从实践中来的经验,是普通学校里纯理论派的老师给不了的。而且,“双高”学校有更多机会派老师去国内外顶尖企业培训,老师的眼界宽了,教给你的东西自然也更前沿。
第三,校企合作的深度。
所有大专都在喊“校企合作”,但合作的深度天差地别。
普通大专的校企合作,可能就是签个协议,每年接收几个学生去实习,实习内容也比较基础,做的都是边缘性的工作。
“双高”院校的校企合作,是深度捆绑。很多大企业会直接在学校里建立产业学院或者定制班。比如,华为可能会和某所“双高”学校合作,开设“华为ICT产业学院”,课程体系由华为的工程师和学校老师共同开发,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考取华为的职业认证,毕业后有很大概率能直接进入华为或者其合作伙伴的公司工作。
这种合作是实打实的。企业把真实的生产项目、技术需求带到学校,学生在学校里做的就是企业正在做的事。这意味着你的实习经历含金量高,不是简单的打杂,而是真正参与了项目。这对你毕业找工作来说,是巨大的优势。
第四,学习氛围和圈子。
能考上“双高”大专的学生,普遍高考分数会高一些。这意味着你的同学整体素质和学习主动性可能会更强。在一个大家都想学习、想考证、想参加技能大赛的环境里,你很难不被带动。
而且,“双高”学校提供的平台也更多。比如,国家级、省级的大型技能竞赛,学校会投入最好的资源来培养参赛选手。如果你有能力,代表学校拿个奖,这比任何证书都管用,很多好企业会抢着要你。你在这样的环境里,接触到的人和事,眼界自然就不同了。
那么,是不是只要是“双高”就一定比普通大专好?也不是。选学校是个技术活,不能只看一个标签。
你应该怎么选?这里有几个步骤。
第一步,看分数。
这是最现实的。先查查你想去的几所“双高”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看看自己的分数够不够。如果分数差得比较远,就不要纠结了,踏踏实实地在普通大专里选好的。
第二步,看城市。
学校所在的城市,重要性甚至超过学校本身的名头。
举个例子,一所位于三四线城市的C档“双高”院校,和一所位于上海、深圳、杭州的普通大专,哪个更好?很多时候,我会建议选后者。
为什么?因为大城市能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工作岗位和信息资源。你周末可以去看各种展会,可以去参加行业交流,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大公司去实习。你在城市里接触到的信息密度和发展机会,是小地方给不了的。尤其对于计算机、设计、金融这类专业,城市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第三步,看专业。
专业比学校更重要。这个原则永远适用。
你要搞清楚,“双高计划”建设的对象是“学校”和“专业群”。一所学校入选了“双高”,不代表它的所有专业都是顶尖水平。它可能只是靠它的王牌专业,比如装备制造、交通运输,才评上的。如果你报了这所学校里一个很冷门、很弱势的专业,那你享受到的资源其实和普通大专差别不大。
反过来,有些普通大专,虽然学校整体名气不大,但它可能有某个专业是全国领先的,历史悠久,行业认可度高,就业非常好。这种专业的性价比,可能比去“双高”读一个普通专业要高得多。
怎么查一个专业好不好?去看学校官网的介绍,看这个专业是不是省级、国家级的重点专业,看它的师资介绍,看它合作的企业有哪些,看它往年的毕业生就业报告。这些信息都能帮你判断。
第四步,看自己的规划。
你要想清楚自己读大专是为了什么。
如果你的目标就是学一门扎实的手艺,毕业马上就业,那“双高”的王牌工科专业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它能给你最好的实训条件和校企合作资源。
如果你的目标是“专升本”,想继续提升学历。那么,学习氛围好的学校更重要。一些“双高”院校因为学生整体素质高,专升本的氛围很浓,学校也会提供相应的辅导和支持。同时,也要查一下目标省份的专升本政策,有些本科院校在招生时,可能会对“双高”院校的毕业生有隐性的偏好。
总的来说,“双高”这个标签,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它代表了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家认可度。在分数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双高”院校的优势专业,这通常是最稳妥的选择。
但是,它不是唯一的标准。一个好的普通大专里的王牌专业,尤其是在一个好城市里,同样非常有竞争力。关键在于你自己要去做功课,去了解信息,而不是只盯着一个名头。你的未来,最终还是掌握在你自己手里,学校只是一个平台,怎么利用这个平台,还得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