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历政地组合可以报什么专业

问答中心分类: 其他历政地组合可以报什么专业
1 回复
0
天若有情 回复于 2025-10-17 之前

很多人选了历政地,心里就咯噔一下,觉得是不是除了当老师、考公务员,就没别的出路了。这个想法不全对,也不全错。

说它错,是因为能报的专业其实比你想象的多。说它对,是因为跟物化生、物化地那种组合比,你的选择面确实窄了很多,尤其是高薪的理工科、医学类专业,基本跟你无缘了。

这是事实,得先接受这个现实。关上了一扇门,但窗户还开着。我们直接来看,这些开着的窗户通向哪里。

首先,最直接、最匹配的一类,是法学、政治学、社会学这些。

法学专业,这个很好理解。政治课学的很多内容,比如国家机构、法律体系,都是法学的基础。历史课让你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社会变迁和时代背景。学法学不是死记硬背,是需要很强的逻辑思辨和对社会公平的理解,历政地组合对这方面的思维训练很有帮助。毕业后考公检法、当律师、去公司做法务,都是很明确的路。

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这些专业的名字里就带着“政治”,跟你选的科不能说匹配,简直是“原配”。它们研究的是国家如何运转、政府如何管理、国与国之间怎么打交道。历史提供纵深视角,地理提供空间和地缘政治的框架。如果你对新闻里那些国际大事、国家政策很感兴趣,那这些专业会让你如鱼得水。毕业后方向主要是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去新闻媒体当评论员,或者去研究机构。

社会学、社会工作。这两个是研究“人”和“社会”的。社会学更偏理论,研究社会结构、社会问题是怎么来的。社会工作更偏实践,去解决具体的社区问题、家庭问题。历史让你知道问题是怎么演变过来的,政治让你了解政策是怎么影响社会的。这两个专业毕业后,可以去民政部门、社会组织(NGO)、社区,也可以去大公司做市场调研、用户研究。很多互联网公司的用户研究岗,就挺欢迎有社会学背景的人。

第二大类,是文史哲,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文科。

汉语言文学。很多人觉得这个专业就是学语文,出来当老师。没错,当中小学语文老师是它最主要的出路之一。但它的核心是训练你的阅读、写作和文字表达能力。这种能力在任何行业都是硬通货。除了当老师,你还可以去当编辑、记者、文案策划、编剧、新媒体运营。我认识一个学汉语言的,现在在一家大厂做品牌文案,写的东西特别抓人,收入也很可观。

历史学。这个专业听起来更“冷门”。但学历史不是让你去背年份表,是训练你从海量信息里筛选证据、建立逻辑、讲一个完整故事的能力。这种能力,做研究、写报告、做咨询,都用得上。出路除了当历史老师、去博物馆和档案馆,还有不少人去了新闻行业做深度报道,或者去企业做战略分析。因为他们能从过去看到未来。

哲学。这是“鄙视链”顶端的专业,也是最容易被误解的。它不教你人生道理,它教你怎么思考,怎么辨析概念,怎么构建严密的逻辑。学哲学的人,脑子会特别清楚。他们的出路很宽泛,因为这种底层思维能力是万金油。考公、读研转去学法学或金融,或者直接去企业做管理培训生,都有可能。但前提是,你得真的能学进去,而且要辅修或者自学其他技能。

第三大-类,也是很多人最关心的,经管类专业。

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些专业听起来跟历政地不搭边,但实际上很多学校都对这个组合开放。为什么?因为经济活动不是发生在真空里,它跟国家政策(政治)、全球格局(地理)、历史周期(历史)都紧密相关。比如你要分析“一带一路”,就必须懂地缘政治。你要研究经济危机,就得回顾历史上的案例。所以历政地的宏观视角对学经济有帮助。

但是,这里有一个关键点,你必须注意:不同学校对选科要求不一样。

一些顶尖大学的经管类专业,可能会要求你必选物理,或者至少有一门理科。但很多中上水平的大学,以及财经类院校,它们的经管专业是不限选科或者接受历政地的。所以,你不能只看专业名称,一定要去翻你想报考的学校当年的招生简章,一个一个地查。这是最笨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这些属于管理学。它们更偏向于一个组织内部的管理和运营。这些专业对科目的要求更松,大部分学校的历政地考生都可以报。它们很实用,学的东西跟企业运营直接挂钩。

最后,还有一些“跨界”的选择。

新闻传播学类。包括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这个领域需要你有广阔的视野、很强的文字能力和对社会热点的敏感度,历政地组合的知识储备很有用。

教育学、学前教育。想当老师,除了具体科目的师范专业,也可以考虑教育学。它研究的是教育理论和方法。

旅游管理。这个专业跟地理的联系最紧密。学旅游规划、酒店管理,地理知识是直接的优势。

心理学。一部分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对文科生开放,但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心理学专业要求选考生物,这个也要具体查。

说了这么多,到底该怎么选?给你三个步骤。

第一步:查。别听任何人(包括我)的一面之词。去找你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试院官网,下载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那是一个大表格,里面清清楚楚列出了每个专业代码对应的选科要求。把所有历政地组合能报的专业都筛选出来,这是你的“可选池”。

第二步:看。看着你的“可选池”,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对什么感兴趣?”不要只看哪个专业名字好听,或者听起来好找工作。你未来四年要跟它打交道,没兴趣会很痛苦。是喜欢跟人打交道,还是喜欢跟文字数据打交道?是喜欢稳定的工作,还是喜欢有挑战性的?把你的兴趣和性格,跟这些专业的特点对应一下。第二个问题:“我擅长什么?”你是不是逻辑很强?是不是记忆力很好?是不是共情能力很强?比如法学要求强逻辑,历史学要求好记性,社会工作要求高共情。选择能发挥你长处的专业。

第三步:想。想一下未来的可能性。大学专业不完全决定你一辈子干什么。很多人最后做的工作都跟专业无关。大学最重要的是培养你学习的能力、思考的能力。一个学历史的,完全可以毕业后去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因为他懂得如何做用户研究和需求分析。一个学哲学的,也可能成为出色的投资人,因为他看问题看得更透。所以,不要把专业看得太死。选择一个你不讨厌、能学下去、并且能锻炼你底层能力的专业,就够了。

历政地组合的路确实不宽,这是选科时就定下的事实。但这不代表是条死路。关键在于,你要在有限的选择里,做出最了解自己、也最了解规则的那个决定。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