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每年都有人问,特别是快高考的时候,家长和考生都挺焦虑的。我先给个最直接的答案:从官方文件上说,广州财经大学现在既不是一本,也不是二本。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广东省早在2018年就已经把本科批次的一本、二本合并了,现在统一都叫“本科批”。所以,从政策层面,已经没有“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的官方划分了。你拿到的招生指南上,所有学校都在同一个本科批次里。
但是,我知道,大家问这个问题,心里想的其实是另一回事。大家真正想知道的是:“广州财经大学的水平、录取难度和社会认可度,到底相当于过去的一本,还是二本?”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只看政策,得看实实在在的数据和口碑。
我们直接看最硬的指标:录取分数线和排位。数据是不会骗人的。你可以去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官网查一下最近几年的投档数据。你会发现,广州财经大学无论是在物理类还是历史类,它的最低录取排位都相当高。
举个例子。我们通常把“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简称“特控线”)看作是原来的一本线。近几年,广财的最低投档分数线,都比特控线高出不少。比如在某些年份,它的最低投档排位可能在全省5万名左右。这个排位,放在以前,是稳稳超过一本线几十分的水平。很多省外的、名字听起来像“一本”的大学,在广东的录取排位甚至还不如广财。
特别是它的王牌专业,比如会计学、金融学、税收学,录取分数和排位就更高了。这些专业的录取排位,可能要达到全省前3万名甚至更高。这个水平,已经和省内一些老牌的重点大学,比如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的某些普通专业,处在同一个竞争区间了。
所以,单从录取难度这个最核心的指标来看,说广州财经大学是一所“二本”,是完全不准确的。它的录取门槛,已经扎扎实实地站在了过去“一本”的水平线上,而且还是“一本”里中等偏上的位置。
那为什么很多人,尤其是一些老一辈的家长,脑子里还存留着“广财是二本”的印象呢?
这就得说说它的历史了。这个印象不是空穴来风,它是有历史原因的。现在的广州财经大学,是在2013年由“广东商学院”更名而来的。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广东商学院在招生批次上,确实是被划在第二批本科的。这个“二本”的标签,贴了很多年,深入人心。
很多人对大学的印象,是会停留在自己那个年代的。一个学校从“二本”升到“一本”,在招生批次上可能只是一瞬间的事,但在人们观念里的转变,需要很长时间。这就造成了一个信息差:学校的实力和录取难度早就上去了,但很多人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
而且,我们评价一所大学,不能只看它的出身。大学也是会发展、会进步的。广财这些年的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在财经领域。它的地理位置在广州,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金融业、商业都极其发达。这就给广财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习和就业环境。
我们再从专业实力和社会认可度来看。广州财经大学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的大学。在会计、金融这个圈子里,尤其是在华南地区,广财的牌子是很硬的。很多银行、证券公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大型企业的财务部门,每年都会去广财开招聘会。广财的毕业生,在珠三角的就业市场上,认可度非常高。
我认识一个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做HR的朋友,他亲口告诉我,他们每年校招,广财都是必去的一站。因为广财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上手快,而且务实肯干。对于企业来说,这就是他们想要的人。从这个角度看,广财的王牌专业毕业生,其就业竞争力和很多211大学的财经专业毕业生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劣势。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结论了:
如果你是一个高三考生或者家长,还在用“一本”还是“二本”这种过时的标签来衡量广州财经大学,那你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甚至错失一个好机会。
你应该怎么做?我建议你放弃纠结这个名头,转而关注以下三点,这才是真正有用的:
第一,看近三年的录取排位。别看分数,因为每年的试卷难度不一样,分数会波动。排位是最稳定的参考。查一下广财在你省份的最低录取排位,再看看你想报的那个热门专业的录取排位。然后对比一下你自己的模拟考排位。这样你心里就有个底,知道自己有多大把握。
第二,看专业实力。如果你就是想学金融、会计、经济这些,那广财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的专业实力在省内是顶尖的。但如果你想学的是工科或者理科,那广财可能就不是你的最优选了,因为那不是它的强项。选大学,很大程度上也是在选专业。
第三,看地理位置和就业。广州这个城市能提供的资源和机会,是很多内陆城市无法比拟的。大学四年,实习机会、行业讲座、视野开阔程度,都会受到城市的影响。对于学财经的同学来说,在一个金融中心城市读书,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总而言之,广州财经大学是一所录取分数线达到一本水平、在财经领域专业实力突出、地理位置优越、毕业生就业认可度很高的大学。那个“二本”的旧帽子,早就可以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