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广东一本要多少分才能考上

问答中心分类: 其他广东一本要多少分才能考上
1 回复
0
淡雅风 回复于 2025-10-21 之前

这个问题,每年都有无数的家长和学生在问,但说实话,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过时”了。现在如果你还死盯着一个具体的分数,那你填志愿的时候肯定要吃亏。

原因很简单,广东高考改革了。早就没有“一本线”、“二本线”这种官方说法了。现在所有本科院校都在同一个批次录取,叫“本科批”。所以,不存在一条线,过了就是一本,过不了就不是。

那“一本大学”这个概念还存不存在?

当然存在,但它更多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一种叫法。通常我们说的“一本”,指的是以前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的那些大学,主要是985、211、双一流,以及一些省内重点建设的好大学。比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些肯定是顶尖的。再往下,像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这些,也都是大家公认的好学校,属于“一本”范畴。

所以,问题的核心就变了。不应该问“多少分能上一本”,而应该问:“我的分数,在全省处于什么位置?这个位置能上哪些过去被称为‘一本’的大学?”

这里就要引入一个比分数重要一百倍的概念:位次(或者叫排位)。

为什么位次更重要?你想想,如果某一年高考试卷特别简单,大家分数都高,一个考了630分的,可能还不如去年考610分的排位高。大学录取是看排位的,他们计划今年在广东招3000人,那就会从高到低录取排在第3000名的那位同学。你的分数只是你排位的一个体现,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你的排位。

好了,搞清楚了“位次最重要”这个核心,我们接下来就一步步拆解,怎么判断自己到底能不能考上“一本”。

第一步:找到你的位次

高考成绩出来后,除了总分,你还会得到一个关键信息:你在全省的排位。这个排位是分物理类和历史类的,两者不混在一起排。比如,你是物理类考生,考了620分,你的成绩单上可能会写着“全省第12000名”。这个“12000名”就是你的位次,这是你填报志愿最重要的依据。

同时,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会公布一个叫“一分一段表”的东西。这个表格非常详细,列出了每一个分数段有多少考生,以及这个分数以上的考生累计有多少人。通过这个表,你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前面有多少人,后面有多少人。

第二步:查找目标大学往年的录取数据

这是最花功夫,但也是最有价值的一步。你需要去查找你心仪的那些“一本”大学,过去两到三年在广东省的最低录取分数和最低录取位次。

去哪里找这些数据?
1.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和《报考指南》:这是官方发布的,每年填报志愿前会发到考生手上,里面有前一年的录取情况。
2.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官方网站会公布每年的投档情况,数据最权威。
3. 目标大学的招生官网:很多大学的招生网站会专门做一个“历年分数”的查询页面,很方便。

查找的时候,重点看两个数据:最低投档分最低投档位次。一定要以“位次”为准。

举个例子。你想上深圳大学。
你查到深圳大学2023年在广东物理类的最低投档分是590分,对应的最低位次是35000名。那么,你今年的位次如果是在35000名以内,比如32000名,那你报考深圳大学的普通专业,被录取的概率就很大。如果你是40000名,那就比较危险了。

第三步: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

通过对比自己的位次和往年大学的录取位次,你就能知道自己大概在哪个层次。我把广东的“一本”大学大致分成几个档次,你可以对号入座。

  • 顶尖档(985头部)

    •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 物理类考生,想稳进这两所学校,你的排位至少要在全省前12000名以内,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可能要挤进前5000名。
    • 历史类考生,竞争更激烈,想进这两所,排位可能得是全省前3000名。
  • 中坚档(211及热门双非)

    • 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
    • 这些学校的录取位次范围比较广。物理类考生,排位大概在1万到4万名之间,都有机会。比如,华南师范大学的一些专业可能2万多名就能进,而深圳大学的热门专业可能需要1万多名。
    • 历史类考生,大概在3000名到10000名这个区间。
  • 普通“一本”档

    •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
    • 这些是广东省内的重点大学,实力也很强。物理类考生,排位在3万到7万名之间,是这个区间考生的主要选择。比如广东工业大学,作为“工业长子”,很多工科专业非常热门,录取位次并不低。
    • 历史类考生,排位大概在1万到2万名之间。

注意,上面给出的都是一个大概的区间,而且是针对学校的最低投档线。

这里还有一个巨大的坑,你必须知道:专业和学校是两回事

很多同学和家长只看学校的最低录取位次,以为自己过了这个线就万事大吉了。这是完全错误的。一个大学的最低录取线,通常是它最冷门、最没人报的那个专业的录取线。

比如,某大学的最低录取位次是40000名,但它的王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去年的最低录取位次可能是25000名。你的位次是38000名,虽然过了学校的线,但你报这个热门专业,基本上就是被刷下来。最后要么被调剂到你不喜欢的冷门专业,要么就直接退档了。

所以,更精细的操作是:不仅要查学校的最低位次,更要查你想报的那个专业的往年最低录取位次。

最后,总结一下你现在应该做什么

不要再问“多少分”了,从现在开始,你的脑子里只应该有“位次”。

  1. 拿到成绩后,第一件事是确定你的确切位次,分清物理类还是历史类。
  2. 准备一个表格,把你所有感兴趣的、认为属于“一本”的大学都列出来。
  3. 去查找这些大学过去2-3年的专业录取数据,重点是看它们各个专业在广东的最低录取位次。为什么是2-3年?因为有时会有“大小年”现象,某一年突然偏高或偏低,看几年的平均数据更稳妥。
  4. 把你的位次和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将你列表里的学校和专业分成三类:
    • 冲刺(冲):你的位次比它往年最低录取位次稍低一些,可以冲一冲,但有风险。
    • 稳妥(稳):你的位次比它往年最低录取位次高出一截,录取概率很大。这是你志愿的核心部分。
    • 保底(保):你的位次远高于它往年的录取位次,基本上不可能出意外。这是为了防止前面都滑档,导致没学上。

把这几步做扎实了,你就能对自己能上什么样的“一本”大学,心里有个非常清晰的谱。这比单纯听别人说“大概要600分”靠谱多了。高考是信息战,谁的数据掌握得更全面、更准确,谁就占了先机。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