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费师范生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国家管的,一种是省里管的。
先说国家管的,正式的叫法是“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 这种项目全国一共就6所学校在办。 这6所学校都是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名气和实力都很硬。它们分别是:
- 北京师范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西南大学
这六所学校里,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是985高校,实力顶尖。 剩下的四所也都是211工程大学,在师范类院校里是第一梯队。 西南大学的名字里虽然没有“师范”两个字,但它确实是这六所之一,因为它是由原来的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的。
成为这6所学校的公费师范生,好处很直接。最核心的就是“两免一补”政策,也就是上学期间免交学费和住宿费,而且每个月还有生活费补助。 这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同学来说,吸引力很大,基本上上大学不用花家里太多钱。毕业后,工作是有保障的,会被安排到生源所在省份的中小学校任教,而且保证有编有岗。
但是,事情总有两面性。享受了这些好处,也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最大的限制在于,毕业后必须按照协议回到生源所在省份当中小学老师,服务期至少是6年。 这6年期间,你不能随便跳槽,也不能脱产去考全日制研究生。 如果想考公务员,也得等服务期满了之后才可以。 如果违约,不仅要退还所有享受过的公费教育费用,还要交违约金,这个违约记录还会进你的人事档案,影响以后发展。
而且,就业的地点也有限制。政策明确规定,毕业后一般是回生源所在省份的中西部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任教。 具体来说,是去省会城市以外的地级市、州、盟及以下区域的学校。 像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或者省会城市的主城区,一般是不在分配范围内的(一些特定的自治区和边境省份除外)。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毕业后留在一线大城市,那公费师范生这条路可能就不太适合。
最近几年,政策还有个新变化,叫“本研衔接”。 从2024年开始,这6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始实施本研衔接的师范生公费教育。 简单来说,就是本科4年加上2年的教育硕士研究生,都享受公费待遇。 只要本科期间成绩和综合表现达标,就有机会免试攻读本校的全日制教育硕士。 这解决了以前公费师范生在服务期内深造难的问题,也顺应了现在中小学招聘越来越看重学历的趋势。
除了国家办的这6所,还有一种是“地方公费师范生”或者叫“省属公费师范生”。 这种是各个省份自己出钱,委托省内的师范院校或者一些综合性大学来培养。 这种公费师范生只在本省内招生,报考的学生必须有本省户籍。 具体的招生院校和报考条件每个省都不一样,比如有的省份会对户籍有更严格的要求,像是要求连续户籍满三年。
省属公费师范生的好处和义务跟国家公费师范生类似,也是免学费、住宿费,有生活补助,毕业后定向就业,有编制。 不同的是,他们的服务范围和具体政策由本省自己定。通常也是分配到省内指定的县市区任教,服务期同样不少于6年。
那么,到底怎么报考呢?
公费师范生招生通常是在高考的提前批次进行录取。 这意味着,如果你报考了公费师范生,但分数不够没被录取,也不会影响后面其他批次志愿的录取。 相当于多了一次机会。
报考条件上,除了要满足正常的高考报名资格和身体健康要求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真心热爱教育事业,愿意长期当老师。 报名的时候需要和学校、生源地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一份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具体到专业选择,公费师范生招生的专业都和中小学课程紧密相关。常见的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历史学、地理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等。 此外,还有一些学校会招收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的公费师范生。 每个学校在不同省份的招生专业和名额都不一样,需要具体查看当年的招生计划。比如西南大学的招生规模就比较大,招生专业也多。
总的来说,选择成为一名公费师范生,是一个需要认真权衡的决定。它提供了一条安稳的职业路径,减轻了求学期间的经济压力,毕业就有稳定的工作。但它也限制了就业的自由度和个人发展的其他可能性。这条路适合那些目标明确、真心想当老师,并且愿意到基层服务的同学。在做决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未来想要的是什么,仔细阅读当年的招生政策和协议条款。

技能提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