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但不是所有警校专业都能报。这事儿得分开看,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你得明白警校里的专业大概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公安学类”,另一类是“公安技术类”。 你选的“历政地”这个组合,主要对口的是前面那一类。
“历政地”能报哪些专业?
“历政地”这个组合里有“政治”这门课,这正是报考公安学类专业的关键。很多这类专业都明确要求考生必须选考政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5年的本科招生选考科目要求里就说得很清楚,想报考公安学类的本科专业,必须选择“思想政治”作为选考科目。
所以,像治安学、侦查学、公安情报学、犯罪学、公安管理学、涉外警务这些专业,你都可以考虑。 这些专业更偏向于和人打交道,处理社会问题和案件,跟你高中学的历史、政治知识关联度很高。逻辑上讲,一个对历史和政治有深入了解的人,在分析社会治安状况、侦破案件时,可能会有更广的视角。
哪些专业是“历政地”报不了的?
另一大类的公安技术类专业,基本上就和你无缘了。
这类专业比如刑事科学技术、安全防范工程、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听名字就知道,技术含量很高。 它们基本都要求考生必须同时选择“物理”和“化学”这两门课。 所以,如果你选的是“历政地”,这条路就是不通的。公安技术类专业需要非常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用来做各种技术鉴定、网络追查和现场勘查,这和纯文科的知识体系确实不太一样。
公安警校和司法警校有区别吗?
有区别。我们上面主要说的是公安警校,毕业后大多是去公安机关,比如派出所、刑警队。还有一类是司法警校,比如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它的毕业生主要是去监狱、戒毒所这类司法行政系统。
虽然具体的选科要求每年都可能微调,但大方向是类似的。司法警校里的很多专业,比如法学、监狱学、社区矫正等,也和政治、法律高度相关,所以“历政地”组合通常也有机会报考。但是,这不绝对。最稳妥的办法是亲自去查你想报考的那所司法警校最新的招生简章。
如何自己动手查清楚?
别光听别人说,一定要自己动手查证,这事关你的未来。步骤很简单:
- 找到目标院校:先想好你想去哪几所警校,不管是公安类的还是司法类的,列个清单。
- 访问官网:去每个学校的官网,找到“招生信息”或者“招生就业网”这样的栏目。
- 查找关键文件:在招生网站里找最新的“本科招生章程”或者“招生选考科目要求”。年份一定要看对,比如你要是2026年高考,就得看针对2026年的要求。
- 核对选科要求:打开文件,找到你们省份对应的表格(现在高考分为“3+3”和“3+1+2”两种模式),然后一个专业一个专业地看,要求写得清清楚楚,是“物理或历史均可”,还是“仅物理”,再选科目要求是必须有“思想政治”,还是必须有“化学”。
成绩达标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几道关
选科符合要求,高考分数也够了,只是拿到了“入场券”。想进警校的大门,还得通过下面这几关,哪一关过不了都不行。
体检:这是硬性规定,很严格。身高方面,男性一般要求170厘米及以上,女性160厘米及以上。 体重也不能太胖或太瘦,有具体的体重指数(BMI)范围。 视力最关键,要求单侧裸眼视力4.8及以上,也就是说,不戴眼镜的视力要达标。 如果近视,想报考就得提前考虑做视力矫正手术,而且要确保手术符合警校的规定。 此外,身上不能有明显的疤痕、纹身,也不能有色盲、色弱等问题。
体能测评:警察不是坐办公室的文员,必须要有好的身体素质。体能测评的项目和标准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主要有四项:50米跑、立定跳远、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 通常要求至少有三项达标才算合格。 这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过的,需要你长期坚持锻炼。
政治考察(政审):这是报考警校最特殊的一环。 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会审查你本人和家庭主要成员的情况。 你自己不能有任何违法犯罪记录,品德要优良。 你的直系亲属,主要是父母和兄弟姐妹,也不能有危害国家安全或者严重的犯罪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政审政策有所调整,审查范围更多地聚焦于你的直系亲属,对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辈人的问题,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严格了。
面试:面试官会和你聊聊,看你的报考动机、语言表达能力和身体协调性,判断你是否适合从事公安工作。
整个报考流程都在高考后的“提前批”进行。 这意味着,即使你没有被警校录取,也完全不影响后面普通批次大学的录取。 所以,如果你的条件符合,又有从警的梦想,大胆去尝试没什么坏处。

技能提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