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自己在家做艾灸,但是又觉得买的艾灸器不顺手,或者干脆就不想花那个钱。其实,身边很多不起眼的东西都能拿来用,稍微动动手,就能做成一个不错的艾灸器。我经常自己琢磨这些小玩意儿,倒不是为了省钱,主要是觉得有意思,而且自己做的东西用起来也更得心应手。今天就给你聊聊我试过的三种方法,都很简单,找找家里的东西就能做。
方法一:用易拉罐做一个最简单的温灸罐
这个方法是我最开始尝试的,因为材料太容易找了。喝完的易拉罐,不管是可乐的还是啤酒的,洗干净了都能用。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成型快,而且金属导热也均匀。
你需要准备的材料:
- 一个空的铝制易拉罐(最好是普通汽水罐那种,比较薄,好加工)
- 一把剪刀或者美工刀
- 一根钉子和一把锤子
- 几张砂纸或者一个指甲锉
- 艾绒或者艾柱
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处理易拉罐。 先把易拉罐彻底洗干净,特别是里面,别留着饮料的甜味。然后用剪刀或者美工刀,小心地把易拉罐的顶部整个剪掉。 剪的时候一定要慢,铝皮很锋利,很容易划到手。剪完之后,开口这一圈会非常毛糙,这时候就用砂纸或者指甲锉,把边缘打磨光滑。这一步千万不能省,不然用的时候会刮伤皮肤。
给罐底打孔。 把处理好的易拉罐倒过来,用钉子和锤子在底部打上一些小孔。 这些孔是用来透气和传导热量的,不用打得太大,跟针眼差不多就行,均匀分布开。孔的数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一般来说,打十几个就够了。这些孔还能让艾烟渗透出来一部分,虽然不是完全无烟,但比直接悬灸的烟小多了。
固定艾绒或艾柱。 怎么把艾绒固定在里面呢?最简单的办法是,在罐底中间再用钉子打一个稍微大点的孔,然后从外面穿一根长一点的钉子或者一小段铁丝进去,尖头朝上,在罐子里面用钳子把钉子或者铁丝弯个钩或者拧一下,让它能立在罐底。这样,你就可以把艾柱插在这个钉子上点燃。 如果你用的是艾绒,可以先在罐底铺一层纱网,就是厨房用的那种不锈钢纱网剪一小块就行,然后再把艾绒松松地铺在纱网上。
制作防烫层。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易拉罐是金属的,加热后会很烫,直接接触皮肤肯定不行。 你可以找一只旧的纯棉袜子,把易拉罐套进去,袜子口用绳子或者松紧带扎紧。或者用几层棉布、毛巾包起来也行。我个人比较喜欢用厚一点的棉袜子,因为弹性好,能把罐子包得很紧,不容易滑脱。包几层,可以根据你对温度的敏感度来调整,觉得烫了就多包一层。
怎么用以及要注意什么:
把艾柱插好点燃,或者点燃艾绒后,把做好的防烫层套上,就可以直接放到需要艾灸的部位了。比如肚子或者腰部这种比较平坦的地方。因为有罐底隔着,艾灰不会掉出来,很安全。
但是,这个方法也有个缺点。因为是自己做的,隔热效果不一定有买的那么好。所以,在用的过程中,一定要随时用手去试探温度,感觉有点烫了,就要立刻拿开,或者再加厚防烫层。千万不要觉得麻烦,烫伤了就得不偿失了。还有就是,因为易拉罐比较轻,放在身上的时候可能会滚动,最好是用手轻轻扶着,或者用个带子稍微固定一下。
方法二:利用厨房里的生姜片和艾绒做隔姜灸
隔姜灸是很传统的一种艾灸方法,它的好处是艾草的热力和生姜的药性可以一起渗透到皮肤里,效果会更好。 很多人觉得这个方法很麻烦,其实在家自己做,只要掌握了诀窍,一点也不复杂。
你需要准备的材料:
- 一块新鲜的老姜
- 艾绒(最好是质量好一点的,杂质少,不容易灭)
- 一把小刀
- 一根牙签或者针
- 打火机
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切姜片。 把老姜洗干净,切成厚度大概3到5毫米的薄片。 太薄了容易被烤干,也容易烫到皮肤;太厚了呢,热力又不容易渗透下去。所以这个厚度要掌握好。切好的姜片大小要比你准备放的艾绒堆大一圈,这样艾绒燃烧的时候不容易掉到皮肤上。
给姜片扎孔。 用牙签或者针,在切好的姜片上扎一些小孔。 为什么要扎孔?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让艾的热力渗透过姜片,同时也能让姜汁在受热后更好地渗透出来。孔不用扎得太密,均匀分布就行。
制作艾柱。 把艾绒取出来一小撮,放在手心,轻轻地捏成一个圆锥形的小堆,就像一个小宝塔一样。 捏的时候要注意,底部要稍微大一点,平整一些,这样放在姜片上才稳。顶部要捏得尖一点,容易点燃。艾绒的量不用太多,可以根据你需要艾灸的时间来调整,刚开始可以先做小一点的试试。
开始施灸。 把扎好孔的姜片直接放在你要艾灸的穴位上,然后把捏好的艾绒小塔放在姜片中间。用打火机点燃艾绒塔的尖端,它就会从上往下慢慢燃烧。
怎么用以及要注意什么:
在艾灸的过程中,你会感觉到温热的感觉,同时还能闻到艾草和生姜混合的香气。当艾绒快要烧完,你感觉皮肤有点发烫的时候,就要准备换了。可以用镊子把剩下的艾绒夹掉,然后换上一个新的艾绒塔继续灸。一般来说,一个穴位灸上三到五壮(一壮就是烧完一个艾绒塔)就可以了。
用这个方法,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止烫伤。因为热源离皮肤很近,所以当感觉有点灼痛的时候,一定要马上把姜片连同上面的艾绒一起拿开,千万不能硬撑。可以在旁边准备一小碗水,方便随时把烧完的艾绒弄灭。还有,选姜也很重要,最好用老姜,因为老姜的姜汁更足,药性也更好。皮肤有伤口或者过敏的地方,就不要用这个方法了。
方法三:用纸筒和纱网做一个简易的悬灸器
有时候我们需要对某个穴位进行悬灸,就是让艾条在皮肤上方一定的距离燃烧,不直接接触皮肤。手持艾条时间长了会很累,而且距离也不好控制。用一个硬纸筒改造一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我用过装茶叶的硬纸筒和厨房纸用完剩下的纸芯,效果都还不错。
你需要准备的材料:
- 一个硬一点的纸筒(比如茶叶罐、薯片筒或者保鲜膜用完的纸芯)
- 一张金属纱网(窗纱剪一小块就行,或者用烧烤网也可以)
- 一根粗铁丝或者几根长尾夹
- 剪刀、胶带
- 艾条
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改造纸筒。 如果你用的是茶叶罐这种一头封口的,那正好,把封口的那一头当做底座。如果你用的是两头都通的纸芯,就需要自己做一个底座。可以用硬纸板剪一个和纸筒直径一样的圆形,然后用胶带结实地粘在纸筒的一端。
安装纱网。 在纸筒的另一端,也就是开口的那一端,我们需要安装一个纱网。 这个纱网是用来接住艾灰,防止掉落烫伤皮肤的。把纱网剪成比纸筒开口稍微大一点的圆形,然后把它固定在纸筒的开口处。固定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胶带在外面缠几圈,也可以在纸筒壁上打两个小孔,用细铁丝穿过去固定纱网。我个人更喜欢用几个长尾夹,直接把纱网夹在纸筒的边缘,这样清理艾灰的时候也方便,直接取下来就行。
制作艾条固定架。 接下来就是在纸筒内部固定艾条。这一步是关键。你可以用一根粗铁丝,弯成一个“∏”形,然后从纸筒侧壁扎进去,横在纸筒中间。艾条就可以架在这根铁丝上。或者更简单的方法是,用两个大的长尾夹,夹在纸筒开口的对边,然后把艾条插在两个夹子的金属柄之间,通过调整夹子的位置来控制艾条的高度。
调整高度。 艾条到纱网的距离,就是艾条到你皮肤的距离。这个距离决定了温度,所以很重要。你可以通过调整铁丝架或者长尾夹的高度来控制。一般来说,距离皮肤2到3厘米是比较合适的,感觉温热但不烫。
怎么用以及要注意什么:
使用的时候,把点燃的艾条固定在纸筒里,然后把装有纱网的那一头对准需要艾灸的穴位。因为有纸筒的支撑,你可以把它直接放在身上,不用一直用手举着。
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解放了双手,而且艾灰都被纱网接住了,很干净。但同样要注意安全,因为用到了纸制品,虽然艾条是在中间燃烧,离纸筒壁有一定距离,但还是要确保艾条固定牢固,不会倒下来接触到纸筒。最好是人一直在旁边看着,不要灸着就睡着了。另外,纸筒最好选厚实一点的,用久了如果发现纸筒被烤得变色或者发脆了,就要及时更换一个新的。
这三种方法都是我自己亲手试过并且觉得确实可行的,材料简单,做起来也不费事。当然,自己做的工具比不上外面卖的那么精致,但在实用性上一点也不差。不过还是要再强调一遍,不管用哪种方法,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艾灸的温度一定要自己能接受,随时留意皮肤的变化,避免烫伤。

技能提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