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英语用英文怎么说

问答中心分类: 其他英语用英文怎么说
1 回复
0
微暖i 回复于 2025-11-05 之前

“英语”用英文怎么说?答案很简单,就是 “English”。

但是,事情往往没那么简单。就像中文里我们说“苹果”,可以指吃的苹果,也可以指苹果公司。在英文里,”English” 这个词也身兼数职,而且围绕着它,有很多我们作为中文母语者容易搞混的地方。

咱们先从最基础的开始。

“English”:不只是“英语”这门语言

当你跟别人说 “I am learning English” 的时候,毫无疑问,你指的是“英语”这门语言。这是它最核心、最常用的意思。 这门语言起源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后来因为大英帝国和美国的影响力,成了世界通用语。

它的名字 “English” 来自于“盎格鲁人”(Angles),一个日耳曼部落。 公元5世纪,他们和撒克逊人(Saxons)、朱特人(Jutes)一起,从现在的德国和丹麦一带,渡过北海,来到了当时被称为“不列颠”的岛上。 他们说的话,后来就演变成了古英语(Old English),也就是现代英语的祖先。 所以 “English”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盎格鲁人的语言”。

但除了指语言,”English” 还可以用来形容人和物。

  1. 指“英国的”或“英格兰的”:这是一个形容词。比如,”English breakfast”(英式早餐)、”English literature”(英国文学)。这里 “English” 的意思就不是“英语”,而是“英格兰的”。

  2. 指“英格兰人”:这是一个名词。比如,”The English are known for their love of tea.”(英格兰人以热爱喝茶而闻名)。 这里 “The English” 指的是英格兰这个民族。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常见的混淆点:English 和 British 的区别

简单来说,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它由四个部分组成:英格兰(England)、苏格兰(Scotland)、威尔士(Wales)和北爱尔兰(Northern Ireland)。

  • English 的人,是来自英格兰的人。
  • British 的人,可以是来自英国任何一个地方的人。

一个苏格兰人(Scottish)或者一个威尔士人(Welsh),他们都是 British(英国人),但他们不是 English(英格兰人)。 所以,下次见到来自英国的朋友,如果不确定他来自哪里,说 “British” 是最保险的。直接说 “English” 可能会冒犯到非英格兰地区的英国人。

说完 “English”,我们再聊聊实际应用中的那些“坑”

知道了 “English” 的多重身份后,我们来看看在实际交流中,我们这些中文母语者经常会犯的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往往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英语”是 “English”,而是因为我们把中文的语言习惯直接套用到了英文上。

第一个大坑:名词的单复数

中文里,名词没有单复数变化。“一个苹果”和“三个苹果”,变的只是数量词,“苹果”本身没变。但英文不同。

  • 中文:“我有一本书。” -> 英文: “I have a book.”
  • 中文:“我有三本书。” -> 英文: “I have three books.”

这个 “-s” 的区别,是很多中国学生的老大难问题。 我们经常会说出像 “I have two cat” 这样的句子。 这是因为我们的母语里没有这个概念,大脑默认就不去处理它。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刻意练习。每次说到一个可数名词的时候,都下意识地问自己一下:是一个还是多个?如果是多个,记得加 “-s” 或其他复数形式。这需要时间,但必须养成习惯。

第二个大坑:动词的时态和第三人称单数

和单复数一样,中文的动词也没有时态变化。

  • “我昨天了公园。”
  • “我今天公园。”
  • “我明天要公园。”

你看,“去”这个字本身没变,我们靠“昨天”、“今天”、“明天”这些时间词来表示时态。英文则完全不同,动词本身会变形。

  • “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
  • “I go to the park every day.”
  • “I will go to the park tomorrow.”

更要命的是第三人称单数。当主语是 “he”, “she”, “it” 或者单个的人名物名时,现在时态的动词要加 “-s”。

  • “I go home.”
  • “He goes home.”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中文母语者会犯的错误,因为我们的语言里根本没有这个规则。 所以会说出 “He go home” 这样的句子。

解决方法和克服单复数问题一样:强行记忆,刻意练习。把 “He/She/It + verb-s” 当成一个公式记下来,每次说或写的时候,都检查一遍。

第三个大坑:冠词 a, an, the 的使用

中文里没有冠词。我们说“我买了一个苹果”和“那个苹果很好吃”。我们用“一个”和“那个”来区分泛指和特指。英文里对应的就是冠词 “a/an” 和 “the”。

  • a/an:泛指,表示“一个”,不特指是哪一个。比如 “I bought an apple.”(我买了个苹果。)
  • the:特指,表示说话人和听话人都知道是哪一个。比如 “The apple is delicious.”(这个苹果很好吃。)

因为中文里没有对应的词性,所以我们经常会漏掉冠词,或者用错。 比如会说 “I want to buy car” 而不是 “I want to buy a car”。 这个问题比单复数和动词时态更复杂,因为它的规则更灵活,有很多例外。

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是:每次说到一个单数可数名词时,你就想,它前面必须得有个“帽子”,这个“帽子”可以是 “a/an”,”the”,也可以是 “my”, “his” 这类物主代词。总之,它不能“裸奔”。

第四个大坑:中式英语直译

很多时候,我们犯错不是因为语法,而是因为思维方式。我们习惯于把中文一个词一个词地翻译成英文,结果就成了“中式英语”(Chinglish)。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有一次我想跟外国同事说“打开灯”,我下意识地就说了 “Open the light”。同事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正确的说法是 “Turn on the light”。 在中文里,“开”这个动词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开门”、“开车”、“开灯”。但在英文里,它们对应的是不同的词:”open the door”, “drive a car”, “turn on the light”。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 “问题”:我们习惯用 “problem”。但如果你想问别人“你有什么问题吗?”,说 “Do you have a problem?” 听起来像在挑衅,意思是“你有毛病吗?”。如果你想问的是“有什么疑问吗?”,应该说 “Do you have a question?”。
  • “看”:中文里的“看书”、“看电视”、“看电影”,我们都用“看”。英文里是 “read a book”, “watch TV”, “see a movie”。
  • “借”:中文的“借”既可以指借入,也可以指借出。英文里 “borrow” 是借入,”lend” 是借出。所以“你能借我一支笔吗?”不能说 “Can you borrow me a pencil?”,而应该是 “Can you lend me a pencil?”。

避免中式英语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逐字翻译。要去学习英文里固有的搭配和表达方式。多看美剧、电影,多听英文播客,看看母语者在特定情境下是怎么说的,然后直接模仿。

如何描述你的英语水平?

当你和别人交流时,对方可能会问 “How good is your English?”(你的英语怎么样?)。你怎么回答?

如果你刚开始学,可以说:

  • “I’m just starting to learn English.” (我刚开始学英语。)
  • “I have a basic knowledge of English.” (我懂一些基础的英语。)

如果你能进行日常对话,可以说:

  • “I can hold a basic conversation.” (我能进行基本对话。)
  • “I speak English conversationally.” (我能用英语进行会话。)

如果你水平很高,可以说:

  • “I am fluent in English.” (我英语很流利。)
  • “I have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我能熟练运用英语。)

如果你是母语者或者从小就说,可以说:

  • “English is my native language.” (英语是我的母语。)

这些表达比简单地说 “My English is good” 或者 “My English is poor” 要地道和准确得多。

总而言之,“英语”这个词本身很简单,就是 “English”。但围绕着这个词的语言体系,包括它的语法、习惯用法和文化背景,才是我们需要花时间去理解和掌握的。学习一门语言,从来都不只是背单词那么简单,它更像是在学习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