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个好考的211电气专业读研,这想法太正常了。谁不想用相对小的力气,办成一件大事呢。但是,“好考”这事儿,得看怎么定义。不是说哪个学校就一定简单,而是看它的考试难度、招生人数、复试线这些东西,综合起来是不是对你更友好。
咱们先得明白一个事,没有绝对好考的211,只能说是相对容易。毕竟是211大学,最基本的门槛还在那儿。但是,有些学校因为地理位置、专业课难度或者招生人数多的原因,确实会比那些热门的学校上岸机会大一些。
一看地理位置:B区和非热门城市是关键
说白了,地理位置直接影响报考热度。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这些地方的211,电气专业都是挤破头的。你想想,谁不想去大城市,机会多,资源好。所以这些地方的学校,分数线自然就高。
那我们就可以反过来想,去找那些不在一线城市,甚至是在B区的211大学。B区的国家线本来就比A区低10分左右,这就已经是优势了。
比如新疆大学,这是个211,而且在B区。每年国家线出来后,它的复试线基本上就是国家线,有时候甚至招不满,还需要调剂。它的专业课考的是电路和模电数电,都是很常规的科目,参考书也都是大家常用的,复习起来比较方便。
还有像石河子大学,虽然名气没那么大,但也是B区的211。它的电气工程专业有时候也会接收调剂生,这意味着第一志愿报考的话,只要过了国家线,进复试的机会就非常大。
A区里面也有一些相对“不那么卷”的选择。比如在东北的一些211大学,像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的电气虽然也很强,但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报考热度比不上南方的同级别学校。它的专业课考试内容相对固定,出题风格也比较稳定,这对考生来说是好事,意味着你的复习可以更有针对性。
二看专业课:考得科目越少、越基础,越好
专业课是考研的另一个大头。有的学校电气考研要考四门课,比如电机、电力系统、电力电子、电路,复习起来战线拉得特别长,难度也大。但有些学校只考一两门,而且是电路这种最基础的。
这方面,河北工业大学算是一个例子。它虽然在天津,但属于河北省的211。它的电气考研专业课通常只考电路,这门课是电气的最基础课程,大家从大一开始学,复习起来相对熟悉,压力会小很多。只用把一门课吃透,跟同时复习好几门课,哪个更容易,一想就知道。
还有像太原理工大学,它的专业课考试科目也相对基础。而且它招的人数不少,这也增加了上岸的概率。人招得多,你的排名就算不那么靠前,也可能被录取。
三看招生人数和复assati线:招的人多,分数线稳定
招生人数多,意味着你的机会就多。有些学校的电气专业可能一年就招十几个,那你得考到前几名才稳。但如果一个学校招上百人,那你的容错率就高多了。
安徽大学的电气相关专业招生人数就不少。它的复试线也相对稳定,不会出现突然暴涨的情况。这就让你可以根据往年的数据,给自己定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分数,复习的时候心里有底。
另外,中国矿业大学也值得关注。矿大虽然是矿业特色,但它的电气工程学科评估是B+,实力不差。关键是,它每年招收的人数相当可观,而且因为校名里有“矿业”两个字,可能会劝退一部分追求“高大上”的考生,竞争压力相对就小了。它的专业课考试范围也比较明确,参考书就是那几本经典的,不会出什么偏题怪题。
怎么选?给你个简单的步骤
说了这么多,具体到你自己,该怎么选?
第一步,先确定你能接受的城市范围。是只想留在大城市,还是可以接受去一些二三线城市,甚至是B区?想清楚这个问题,就能筛掉一大批学校。
第二步,去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网,把上一步筛选出来的学校近三年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和报录比都找出来。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会告诉你考什么科目,用什么参考书。报录比能最直接地告诉你这个学校的竞争有多激烈。
第三-步,重点看专业课。看看这个学校的专业课是考一门还是几门,是考电路这种基础课,还是考电力系统这种综合性强的课。找找往年的真题,自己感受一下难度。网上有很多考研论坛和经验分享,可以多看看过来人怎么说。比如,很多人会提到某些学校的专业课题目多年重复,或者就是书本后面的习题改改,这种信息就很有价值。
第四步,结合自己的实力做决定。你的数学、英语水平怎么样?专业课基础如何?如果你的公共课很强,那就可以选一个对专业课要求没那么高的学校。如果你的专业课很扎实,那就可以挑战一下专业课有一定难度的学校。
说到底,考研是个信息战。你花时间去搜集信息,去分析对比,就能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个“最好考”的学校。不要只盯着那些名气最大的学校,多看看那些虽然低调但有实力的选择,上岸的机会才会更大。

技能提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