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尤其的家长,还在纠结北信科到底是一本还是二本。这么说吧,这个问法已经有点“过时”了。直接给个答案:过去,在绝大多数省份,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都是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的,所以大家普遍认为它是一所一本大学。 但是,现在这个概念已经越来越模糊了。
为什么说“一本二本”的说法过时了?这事得从高考改革说起。以前,大学招生是分批次的,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等等。能在一批次招生的,基本都是所谓的“好大学”,大家就习惯叫它们“一本”。
但是,这个划分方式正在成为历史。很多省市都把本科的录取批次合并了。 就拿北京来说,2017年就先把本科二批和三批合并了,到了2019年,干脆把本科一批和二批也合并了,统称为“本科普通批”。 这意味着,在北京的招生目录里,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官方说法了,所有本科学校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
所以,如果你是北京的考生,纠结北信科是几本就完全没必要了。你应该关注的是它的录取分数线在全市的排名位置。这才是实打实的东西。
那对于外地考生来说呢?在那些还没有合并批次的省份,北信科依然是在本科一批招生的。 所以在这些地方,把它看作是一本是完全没问题的。不过,全国范围内合并批次是大趋势,所以早点转变观念,用新的标准来衡量一所大学更重要。
扔掉“一本二本”的旧标签,我们该怎么看一所大学?其实方法很简单,也更靠谱。
第一,直接看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分数线是最直接的体现。一所学校好不好,看每年有多少人愿意用高分去读就知道了。就拿北信科来说,即便是在北京这样高校云集的地方,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也通常会高出所谓的“特控线”(可以大致理解为曾经的一本线)不少。 有些热门专业,比如“勤信实验班”,录取的分数甚至可以和一些985、211高校的普通专业相提并论。 这足以说明它在考生和家长心中的认可度。所以,别再问是几本了,直接去查一下近几年它在你所在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和对应的全省排名,再对比一下自己的成绩,心里就有数了。
第二,看学校的出身和强项专业。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北信科的背景很清晰,它是由原来的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的。 这两所学校,一个隶属于原机械部,一个隶属于原电子部,都是有行业背景的。这种出身决定了它在工科,特别是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这些领域的底蕴。
所以,评价北信科,不能只看它的综合排名。根据一些第三方机构的排名,它大概在全国200多名的位置。 但排名只是一个参考。更重要的是看它的优势专业。像它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都是国家级的一流本科专业。 特别是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在一些专业排名里评价很高,达到了A或A+的级别。 如果你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正好在这些方向,那么北信科对你来说可能就是比一些综合排名更高但工科不强的大学更好的选择。
第三,看地理位置带来的机会。
这一点非常现实,也非常重要。北信科在北京。 在北京读大学,意味着你能接触到的资源、实习机会和就业市场是很多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对于学计算机、电子信息的学生来说,北京有中关村,有无数的互联网大厂和科技公司。这意味着在大学期间,你找一份有含金量的实习,或者参加各种行业交流活动,都非常方便。这些经历对于毕业后找工作,是实实在在的加分项。毕业后想留在北京发展的机会也更大。这是地理位置带来的隐形福利,远比一个“一本”的标签来得实际。
总而言之,不要再用“一本”还是“二本”这样简单甚至有点过时的标签去定义一所大学了。这种划分方式正在被高考改革逐渐淘汰。 我们更应该学会像一个招聘官那样去审视一所大学。关注它的录取分数线所反映出的真实水平,深挖它最擅长的专业领域是否与你的兴趣匹配,再评估它所在的城市能为你未来的发展提供多大的平台。用这种思路去择校,远比纠结于一个虚名要靠谱得多。

技能提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