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问答中心分类: 学校&机构相关问答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回复
0
阑珊处 回复于 2025-11-21 之前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地方听起来就挺硬核的。它不是那种随便挂个牌子的实验室,而是实打实搞研究的国家队。这个实验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7年,那时候它还只是一个河口研究室,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河口海岸的机构。 后来,在1989年,国家计委批准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建立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到1995年12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并对外开放。 这么多年下来,它已经成了中国河口海岸研究领域的领头羊。

这个实验室到底是研究什么的?简单说,就是研究河流和海洋交汇的区域,也就是河口和海岸带。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很脆弱,又受到人类活动的剧烈影响。实验室主要有三个大的研究方向:

首先是“河口演变规律与河口沉积动力学”。 这个方向听起来很学术,其实研究的是很实际的问题。比如,长江口的航道为什么会堵塞?这就是因为泥沙淤积。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研究水流、泥沙是怎么运动的,河床是怎么变化的,搞清楚这些规律,才能为长江黄金水道的畅通提供科学依据。 他们提出的动力、沉积、地貌、环境与生态过程综合研究的学术思想,在国际上也得到了认可。

第二个方向是“海岸动力地貌与动力沉积过程”。 中国有很长的淤泥质海岸,这种海岸的泥沙很细,容易被波浪和水流冲走,导致海岸线后退。这个方向就是研究这些细颗粒泥沙的运动规律,以及潮滩是怎么形成的,为海岸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提供支持。

第三个方向是“河口海岸生态与环境”。 河口海岸带是很多生物的家园,比如各种鸟类和鱼类。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这里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这个方向就是研究这里的生态系统是怎么运作的,化学物质是怎么迁移的,以及如何保护和修复这里的生态环境。 比如,他们率先提出了河口海岸大型工程与生态补偿协同的方案,还构建了滨海湿地修复的技术体系。

这个实验室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解决了很多国家层面的大问题。比如说,他们发起了第一次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摸清了我们国家沿海地区的家底。 这项工作为后来的沿海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再比如,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用水安全是头等大事。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创新性地提出了避咸蓄淡的河口水库方案,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作出了贡献。 还有,现在大家都很关心的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这个实验室也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的团队之一,提升了中国在海洋治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要做出这么多成果,背后肯定有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17人,其中正高级研究人员就有86人。 这里面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有很多国家级的顶尖人才,比如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是著名的河口海岸学家陈吉余院士,他为中国河口海岸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除了强大的科研团队,先进的仪器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实验室配备了各种先进的野外勘测和室内测试分析仪器,比如多波束测深系统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这些设备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让他们能够进行更精确的观测和分析。实验室还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设立开放课题基金,吸引国内外的科研人员来这里合作研究。

国际合作也是这个实验室的一大特色。他们与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等国家的多个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主持了2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实验室还牵头了联合国“海洋十年”的“大河三角洲:为可持续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大科学计划,并且承办了两个国际项目办公室。 2021年获批的“海上丝路”河口海岸国际联合实验室项目,更是联合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埃及、罗马尼亚等国家的优势单位,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带来的挑战。

这个实验室不仅是科研高地,也是人才培养的摇篮。 它拥有从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了自然地理学、河口海岸学、海洋地质学、物理海洋学等多个学科。 目前有在读研究生413人,已经成为中国河口海岸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 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骨干力量。

总的来说,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既有深厚历史底蕴,又充满创新活力的科研机构。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瞄准国际学科前沿,产出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从保障长江航道畅通到维护城市供水安全,再到引领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它的工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科学家和研究机构的存在,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