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说结论,陕西中医药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 这个问题每年都有很多人问,尤其是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两个标签在中国意味着什么。它们不只是一串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资源、声望和就业时的“敲门砖”。
所以,聊这个话题,不能只给一个“是”或“不是”的答案就完事了。咱们得往深了说,把这背后的道道讲清楚。
首先,得搞明白什么是985和211。这两个词其实是两个历史工程的简称。
“211工程”启动得早一些,是1995年11月国家正式启动的。 名字的意思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你看这个名字,关键词是“面向21世纪”和“100所左右”。当时的目标就是在世纪之交,集中力量把国内一批大学和学科搞上去。这是建国以来,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搞的最大规模的重点建设项目。
然后是“985工程”。这个名字来源更直接,是因为1998年5月,当时的领导人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来的,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因为是98年5月提出的,所以就叫“985工程”。 985的目标比211更高,定位是“世界一流”和“国际知名高水平”。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关系:所有的985大学,都同时是211大学。 但是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全国一共有39所985大学,而211大学总共有115所。 简单理解,985就是211里面的一个“顶配版”或者“精华版”。
这两个工程前后持续了二十多年,给入选的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久而久之,社会上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认知:985和211代表了中国最好的一批大学。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大型国企、央企和一些知名公司,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会把“985/211毕业生”作为一个硬性门槛。这很现实,虽然很多人批评这种“学历歧视”,但它确实存在。
了解了这两个概念,我们再回头看陕西中医药大学。它不在那115所211大学的名单里,自然也就不可能在39所985大学的名单里。
那么,问题就来了。不是985,也不是211,是不是就说明这个学校不行?
这恰恰是很多人最容易陷入的误区。用“985/211”这个单一的标签去评价一所大学,尤其是像陕西中医药大学这样专业性很强的学校,是非常片面的。
我们得看看它的家底。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就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了。 算下来有70多年的历史了。更关键的一点是,在1978年,它被中共中央56号文件确定为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 这个身份含金量很高。在那个年代,能被中央文件点名重点建设,说明它的地位和实力在全国的中医药院校里是排得上号的。
它1981年就成了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才正式更名为“大学”。 最近几年,又成为了陕西省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的高校。 这些履历都说明,它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是一所根正苗红、有历史、有传承、有实力的学校。
为什么这么一所学校没有进入211工程呢?这里面有历史和政策选择的原因。211工程在评选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倾向于那些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以及一些在国家战略中地位突出的行业特色大学(比如和国防、工业、交通相关的)。中医药院校作为医学领域一个非常专门的分支,在当时的大背景下,除了少数几所顶尖的(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是211),大部分都没能进入这个行列。
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到顶尖。这就好比一个厨师,他可能没评上“全国十佳杰出青年”,但在“川菜”这个圈子里,他就是大师。
评价一所医科大学,尤其是中医药大学,有两个硬指标是绕不开的:一个是它的优势学科,另一个是它的附属医院。
先看学科。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是中医学和中药学。 这两个都是中医药领域最核心、最基础的专业。在软科的中国大学专业排名里,它的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的评级都不错。 这意味着你如果想学中医、当中医大夫,来这里学的就是它最拿手的东西。
再看附属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40年,是国家首批三级甲等中医院。 对于学医的人来说,附属医院是什么概念?那就是理论走向实践的战场,是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演场。一所大学的附属医院强不强,直接决定了这所学校临床教学的水平和学生实习的质量。这家医院在西北地区的中医领域实力雄厚,口碑很好。
所以你看,如果不看“985/211”的帽子,单从学中医的角度来看,陕西中医药大学有历史、有国家认可的地位、有王牌专业,还有强大的临床实践基地。对于想在西北地区从事中医药行业的学生来说,它是一个非常扎实的选择。
现在,我们还需要知道一个新概念,就是“双一流”。
2016年之后,国家把之前的“985工程”和“211工程”统一纳入了一个新的体系,叫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 这可以看作是国家建设顶尖大学的3.0版本。双一流的评选是动态的,不是一评定终身,它更看重具体的学科实力。
那么陕西中医药大学是不是“双一流”呢?它没有入选国家层面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但是,它是陕西省“一流学科”的建设高校。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们前面的判断:它的整体综合实力可能够不上国家顶尖的那一小撮,但在某些特定的学科领域,它是有实力、受认可的。
最后,我们来聊点最实际的:这个“非985/211”的身份,到底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如果你未来的目标是去那些只认“985/211”的大厂、大企业,在简历筛选那第一关,确实可能会吃亏。这是事实,没必要回避。
但是,如果你是铁了心要学中医,想成为一名医生。那你的评价体系就要换一下了。在这个行业里,你的学校在业内的口碑、你的专业实力、你的临床经验,远比一个通用的“985/211”标签更重要。一个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在专业对口的医院里,竞争力肯定要比一个综合性985大学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强得多。
选择学校,本质上是为你的人生目标做匹配。如果你的目标是进入一个宽泛的、对名校光环非常看重的行业,那“985/211”的标签很重要。但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专业技术人才,比如医生,那么这所学校在这个专业领域的深度和资源,才是你应该优先考虑的。
总的来说,陕西中医药大学不是985,也不是211。但它是一所在中医药领域,尤其是在中国西北地区,有着重要地位和扎实基础的专业院校。用一个简单的标签去定义它,是不准确的,也是不公平的。关键在于,你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去看它能不能给你。

技能提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