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说答案:哈尔滨音乐学院既不是211,也不是985。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个答案可能会有点懵,或者觉得“那这学校是不是不行啊?”先别急着下结论,这事儿得从头说起,而且比你想的要复杂点。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211”和“985”到底是个啥。这俩数字其实是中国上个世纪末搞的两个大学重点建设计划的代号。“211工程”是1995年启动的,意思是面向21世纪,要建100所左右的高水平大学。 “985工程”是1998年提出的,目标更集中,就是要整几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说白了,这就是在当时国家资源还比较紧张的时候,没办法给所有大学都投钱,只能先选一批有潜力的,集中力量把它们扶持起来。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尖子班计划”。这个计划在当时确实很有用,让一批大学快速发展起来了。
但是,这里有个关键点:这两个“尖子班”的名单,在很多年前就基本固定下来了。全国总共就39所985大学和115所211大学(985院校都包含在211内)。 之后成立的学校,不管办得多好,都进不了这个名单。
现在我们再来看哈尔滨音乐学院。它的历史脉络可以追溯到更早,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这所独立设置的本科院校,是在2016年3月。 你看这个时间点,211和985工程的名单早就尘埃落定了。所以,哈尔滨音乐学院从时间上就错过了评选211、985的机会。这就好比一趟已经开走的火车,你再厉害,也赶不上了。
而且,我们得明白211和985评选的“口味”。那个年代,国家重点发展的是那些综合性大学,还有理工科强校。因为要搞经济建设,这些学校能直接提供科技和人才。艺术类院校本身数量就少,能进入211名单的更是凤毛麟角,比如中央音乐学院。 大部分的专业音乐学院,比如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虽然在行业内是绝对的顶尖学府,但它们也都不是985。
所以,用“是不是211/985”这个标准去衡量一所音乐学院,就像用百米赛跑的成绩去评判一个举重运动员,标准完全用错了地方。专业院校的评价体系,看的不是大而全,而是精与专。
那么,现在国家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好大学呢?其实,“211”和“985”这两个说法,现在已经被一个新的计划统一了,叫“双一流”建设。 这个计划是从2017年开始的,意思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 它比之前的211、985更灵活,不光看学校的综合实力,也看单个学科的实力。有些学校可能整体不是顶尖的,但它某个专业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领先,那这个学科就可以入选“一流学科”。
很遗憾,在最新的“双一流”建设名单里,暂时也没有哈尔滨音乐学院。 但是,这并不影响它在特定领域的实力和地位。哈尔滨音乐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公办本科艺术类高校,也是全国仅有的11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之一。 它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优势,就是“对俄合作”。
哈尔滨这座城市本身就有“音乐之城”的美誉,受俄罗斯文化影响很深。哈尔滨音乐学院从建立之初,就确立了国际化、高水平的办学定位,特别是和俄罗斯的顶尖音乐院校,比如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有非常深入的合作。 他们会请俄罗斯的专家来任教,组建中俄交响乐团,还会派学生去俄罗斯留学,这种深度的中俄合作是国内其他音乐学院很难比拟的。
对于学音乐的人来说,学校的牌子固然重要,但更实际的东西是你能跟什么样的老师学习,你有什么样的实践机会,学校的特色和你的发展方向匹不匹配。比如你想学声乐,那就要看声乐系的老师是谁;你想进交响乐团,那就要看学校乐团的水平和演出机会多不多。
哈尔滨音乐学院虽然年轻,但起点很高,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走精英培养的路子。 学院全职引进了像著名胡琴表演艺术家宋飞这样的名家来当院长,还聘请了很多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和演奏家来任教。 这种资源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可能比一个“211”的头衔要实在得多。
说到底,选择学校是个很个人的事情。如果你追求的是一个综合性大学的名气和光环,那哈尔滨音乐学院可能不适合你。但如果你是真心想在音乐领域,特别是对俄罗斯学派的古典音乐有浓厚兴趣,希望接受精英式教育,那这所学校绝对值得你认真研究。
别再只盯着“211”、“985”这些过时的标签了。现在更应该关注的是,一个学校的学科实力怎么样,师资力量如何,特色是什么,能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平台。这些信息,比一个数字代号,能更准确地告诉你,这所学校到底好不好,到底适不适合你。

技能提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