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lol是什么意思

问答中心分类: 其他lol是什么意思
1 回复
0
花`似雪 回复于 2025-07-15 之前

lol,这个在网络世界里几乎无处不在的三个字母,它的本意是 laughing out loud,也就是“大声笑出来”。但如果你的理解仅仅停留于此,那你可能错过了互联网近三十年来最精彩的一场语言演变大戏。

故事要从那个“很久很久以前”的互联网蛮荒时代说起。那是一个靠着“猫”(Modem)拨号上网,听着刺耳的“吱吱嘎嘎”声才能连上世界的年代。那时候没有图形界面,没有表情包,只有一行行冰冷的、绿油油或者白花花的字符在黑色屏幕上滚动。在IRC(网络中继聊天)和Usenet(新闻组)这些古早的社区里,人们用纯文本交流。想象一下,你跟一个远在地球另一端的朋友讲了个绝妙的冷笑话,对方如何让你知道他get到了笑点,并且笑得前仰后合呢?总不能每次都郑重其事地打出 “I am laughing out loud right now” 吧?太慢了,太笨拙了,完全跟不上思维跳跃的速度。

于是,lol 应运而生。

它像一个天才的发明,简洁、高效,完美解决了纯文本交流中“情绪缺失”的痛点。敲下这三个字母,就像按下一个按钮,瞬间在对方的脑海里播放了一段爽朗的笑声音效。在那个时代,lol 的使用是相当“诚实”的,它基本上就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一次捧腹大笑。与它一同诞生的,还有它的兄弟姐妹们:ROFL (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笑到满地打滚) 和更高一级的 LMAO (Laughing My Ass Off,笑到屁股开花)。它们共同构成了早期网络“笑声”的等级体系。


然后,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AOL Instant Messenger (AIM)、MSN Messenger、QQ这些即时通讯软件开始普及,互联网从少数极客的乐园,变成了普罗大众的日常。lol 也随之完成了它的第一次“出圈”。

我敢打赌,很多80后、90后的记忆里,一定有一个闪烁着小人图标的窗口。在那个窗口里,我们和同学、朋友、甚至刚刚认识的网友聊得热火朝天。打字速度成了新的社交技能,而 lol 则是我们键盘上最忙碌的常客之一。

“哈哈哈,你太逗了 lol”
“刚才考试差点睡着了 lol”
“我妈又让我穿秋裤了 lol”

注意到了吗?这时候的 lol 已经开始悄悄“变味”了。它不再仅仅是“大声笑”的忠实记录者。在上面第二和第三个例子里,说话的人真的在电脑前笑得花枝乱颤吗?大概率没有。这里的 lol,更像是一种……怎么说呢,一种社交姿态。它像一个友好的小垫子,轻轻垫在句子的末尾,让原本可能平淡、生硬甚至带点抱怨的话,瞬间变得轻松、俏皮,还带上了一丝自嘲和无奈。它在说:“你看,这事儿虽然有点烦,但我也就这么一说,你别当真,我们还是好朋友哦 😉。”

这,就是 lol 语义演化的关键一步:从表意(denotation)到表征(connotation)的转变。它从一个描述具体动作的词,变成了一个传递微妙情绪和社交信号的符号。


而如今,在社交媒体、短视频评论区和微信聊天里,lol 已经彻底完成了它的“封神之路”,其内涵之丰富、用法之诡谲,足以让语言学家写上几篇博士论文。如果你今天还以为每个“lol”都代表着笑声,那你简直是个活在2005年的老实人。

当代的 lol,至少有以下几种人格:

1. 语气润滑剂 / 社交逗号
这是它最最最常见的功能。它消除了纯文本的冰冷感和潜在的攻击性。
比如:

A: “你报告交了吗?”
B: “还没 lol”

这里的 lol 翻译过来就是:“哎呀,我还没交呢,我知道我拖延了,但请不要生我的气,我这就去写,我们还是好战友!” 如果去掉这个“lol”,对话就变成了冷冰冰的质询和汇报,气氛瞬间降到冰点。它就像一个微笑的句号,一个自带BGM的逗号。

2. 尴尬终结者 / 对话填充物
当你不知道回什么,或者对话陷入僵局时,一个 lol 往往能拯救世界。

A: (发来一张他家猫的丑照)
B: “lol”

这个 lol 表达了:“我看到了,我认知到了这张照片的存在,但我实在不知道该夸它可爱还是吐槽它好笑,为了不伤害你的感情,也为了不让我自己显得很敷衍,我用这个万能的符号来表达我复杂但友好的心情。”
它像一个社交万-金油,涂抹在对话的尴尬裂缝上,让一切得以继续。

3. 被动攻击型选手 (Passive-Aggressive)
是的,你没看错。这个原本代表快乐的词,在某些语境下,可以变得无比“阴阳怪气”。这是 lol 的最高阶用法,需要精准的语境雷达才能探测。

A: “我那个新想法是不是很棒?”
B: “lol 是的,很棒。”

这里的 lol 就不再是友好了。它可能意味着:“就这?你管这叫很棒?我简直无语到想笑。” 或者 “呵呵,你开心就好。” 它像一把藏在笑脸面具后面的小刀,温柔地捅你一下,让你有苦说不出。杀伤力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4. 纯粹的、无意识的打字习惯
对于很多网龄十几二十年的人来说,在句末加上 lol 已经像呼吸一样自然,变成了一种肌肉记忆。它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个习惯性的后缀,就像有的人喜欢说“然后……”一样。它只是在那里,仅此而已。


当然,lol 的家族也在不断壮大和变异。LMAO 依然坚挺,表示“这事儿是真的戳到我笑点了”。lulz 这个变体则带上了一点玩世不恭和巨魔(troll)气息,常用于幸灾乐祸或者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场合。

而到了emoji时代,lol 的精神继承者无疑是 “😂” (笑哭) 和 “💀” (骷髅头)。特别是 “💀”,它完美继承了 lol 的夸张精髓,并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笑死了”不再是一个比喻,而是字面意义上的“I’m dead”。

“我刚看到那个视频 💀” (意思约等于:那个视频太好笑了/太离谱了,以至于我的灵魂都受到了冲击)

同时,世界各地的网民也发展出了自己的“lol”。
中文世界:我们有简单粗暴的 哈哈哈,以及来自mop论坛经典表情的 23333
西班牙语世界:他们用 jajaja,因为 “j” 在西语里发 “h” 的音。
日语世界:他们用 www,因为“笑(warai)”的罗马音是 “w” 开头,一长串的 “w” 看起来就像起伏的草地,所以也被称为“生草”。
泰语世界:他们用 555,因为泰语里“5”的发音就是 “ha”。所以 “555” 就是 “hahaha”。

看到吗?尽管形式各异,但全人类对于“在文字中传递笑声和友好”这件事,有着惊人的共识。

所以,lol 是什么意思?

它最初的意思是 laughing out loud。但现在,它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一个多功能的社交工具,一个数字时代的活化石。它承载了我们在线交流时的犹豫、友好、尴尬、讽刺和喜悦。它记录了我们如何在一个没有表情的世界里,努力地传达善意、幽默和温度。

下一次,当你敲下这三个字母时,不妨想一想,你真正想表达的,又是什么呢?

lo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