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上四年级,很多家长都觉得英语突然难了。尤其是第一单元,主题是“My classroom”,看起来单词都很简单,什么窗户、门、桌子、椅子,但孩子就是记不住,或者说,记住了也不会用。这事儿我太有体会了,因为问题根本不出在单词本身,而是出在学习方法上。
咱们先看看第一单元的单词有哪些:window
(窗户)、door
(门)、desk
(课桌)、chair
(椅子)、blackboard
(黑板)、light
(灯)、picture
(图画)、floor
(地板)。还有几个稍微长一点的:computer
(电脑)、teacher's desk
(讲台)、wall
(墙壁)、fan
(风扇)。
你看,这些词单独拿出来,哪个孩子不认识?可为什么一到课文里,一到做题就蒙圈?因为四年级英语的要求变了。不再是指着苹果说apple
就行了,而是要求孩子能描述一个场景,能说出物品的位置。这个单元的核心句型是 “Where’s the…?” 和 “It’s near/in/on/under the…”。这一下就把难度拉高了,从“点”的记忆,变成了“线”和“面”的应用。
很多家长,包括我以前也犯过这种错,就是让孩子死记硬背。拿个单词表,中英文一行一行地对,背会了默写,默写对了就以为学会了。结果呢?孩子脑子里只有“window = 窗户”这个公式,你问他“窗户在哪里?”,他可能用中文回答你,但让他用英语说 “The window is on the wall”,他就卡住了。这就是典型的“哑巴英语”的开端。
所以,对付这一单元的单词,我的方法是彻底抛弃单词表,直接进入真实场景。
第一步,就用你家当教室。
找一些便利贴,和孩子一起,把这些单词写上去,然后贴在对应的实物上。在你家的门上贴一张写着door
的纸条,在电脑上贴computer
,在墙上贴wall
,在灯上贴light
。别觉得幼稚,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是个游戏。贴完之后,你就可以开始玩指令游戏了。
比如,你用英语说:“Go and touch the door.” 让孩子跑过去摸一下门。然后换成:“Point to the light.” 让他指一下灯。这个过程,孩子不是在“背”单词,而是在“用”单词。他的大脑会直接把door
这个声音和“门”这个实体物件关联起来,而不是通过“中文翻译”这个中介。这个小小的区别,效果差很远。坚持玩几天,这些名词他想忘都忘不了。
第二步,从真实场景过渡到纸上场景。
光认识还不够,得会说位置。我会让孩子画一幅画,就画他们自己的教室,或者他理想中的房间。这个过程他会很开心,因为是在创作。画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画完之后,让他用英语给你介绍这幅画。
比如,他画了一个电脑在桌子上。你就可以指着画问:“What’s this?” 他会说:“A desk.” 你再指电脑:“And this?” “A computer.” 这时候关键的引导就来了,你问:“Where is the computer?” 鼓励他说出:“The computer is on the desk.”
一开始他可能说不完整,只会蹦单词 “computer, desk”。没关系,你帮他把句子补完整,让他跟着说一遍。然后你再指着画里的其他东西反复练习。比如墙上的画(picture on the wall
),地上的椅子(chair on the floor
),讲台旁边的风扇(fan near the teacher's desk
)。
为什么要画画?因为画画这个行为,能调动他的空间想象能力。他在画的时候,其实已经在脑子里构建了这些物品的位置关系。等他画完,你再用英语去问,他等于是在用语言复述自己刚刚完成的创作。这比看着课本上那个固定的、跟他毫无关系的教室图片,要生动得多,记忆也深刻得多。
第三步,角色互换,让他来提问。
孩子学会了回答“Where’s the…?”之后,一定要让他学会提问。你可以故意把一个东西藏起来,比如把橡皮放在椅子下面,然后问他:“Where is my eraser?” 让他用 “It’s under the chair.” 来回答。然后,把提问的权利交给他。让他来藏东西,让他来问你 “Where’s my pen?” 你来回答。
这个游戏的好处是,孩子为了能问你,他会主动去思考和使用“Where is…?”这个句型。当他能主动使用一个句型时,才说明他真的掌握了。而且,这个过程有互动,有悬念,比单纯的你问我答要有趣得多。
在整个过程中,有几个坑一定要避开。
第一个是发音问题。比如picture
这个词,很多孩子会读成“皮克特儿”,那个c
的发音不对。还有window
,重音在前面,别读成了“win-DOW”。怎么办?别自己瞎教,也别指望孩子看音标。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跟着课本的录音一遍一遍地听,模仿。让孩子听到耳朵起茧子,他的发音自然就准了。每天花十分钟,就专门放录音,让他跟读,比你讲一百遍语法规则都有用。
第二个是单复数问题。教室里通常不止一盏灯,不止一把椅子。在玩场景游戏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加入复数。比如你指着几把椅子问:“What are these?” 教他说:“They are chairs.” 指着一盏灯问:“What’s this?” 回答:“It’s a light.” 再指着好几盏灯,让他回答:“They are lights.” 让他明白,多于一个东西,后面要加个“s”的音。这个习惯要从一开始就养好。
最后一个是关于teacher's desk
(讲台)这个词组。很多孩子会把它当成两个独立的词来记。你要告诉他,这是一个整体,teacher's
是“老师的”,是用来修饰desk
的,两个词合在一起才叫“讲台”。可以顺便举个例子,比如“爸爸的车”就是daddy's car
,让他理解这个“’s”的用法。
总的来说,四年级第一单元的这些单词,看着零散,其实是围绕着“描述教室”这个核心功能来的。所以,学习的重点就不应该是孤立地背单词,而是要把这些单词放到具体的“场景”和“位置关系”中去理解和使用。通过实物标记、画图描述、游戏互动这几步,孩子就能很自然地掌握这些词汇和相关的句型,而且学到的是能说出口、能实际应用的“活”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