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把职教中心和职高混为一谈,觉得不都是中考成绩不太行才去的地方吗?其实真不是一回事。你要是把这两个概念搞混了,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路。我见过不少家长,因为没弄明白,选错了地方,结果孩子想升学都没路子。
我们先说最直接的区别。
职高,全称是“职业高级中学”。你注意这三个字,“高级中学”。它首先是个高中,性质和普通高中一样,都是高中阶段教育。只不过它更侧重某个专业技能,比如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会计等等。它归教育局管,学生有高中的学籍,毕业了拿的是“职业高中毕业证书”。这个证书是国家承认的高中学历。
职教中心,全称是“职业教育中心”。它不是一个学校类型,而是一个机构,一个办学实体。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职业教育的综合体”或者“职教航母”。一个规模比较大的职教中心,里面可能同时挂着好几块牌子,比如“XX市职业高级中学”、“XX市中等专业学校”、“XX市技工学校”,甚至还有“XX市成人教育培训中心”。
这么说可能还是有点抽象,我打个比方。
职高就像一家专门卖川菜的饭店,它的菜单很明确,就是做川菜。目标客户就是想吃川菜的人。
而职教中心就像一个大型美食广场。这个广场里,有一家川菜馆(相当于职高),可能还有一家粤菜馆(相当于中专),旁边还有一个小吃摊卖烧烤(相当于短期技能培训),甚至还有一个咖啡厅(相当于成人兴趣班)。你走进这个美食广场,可以选择去任何一家店。
所以,核心区别就是:职高是一种学校类型,而职教中心是一个包含了多种学校类型和培训功能的平台。你可能会去一个叫“XX职业教育中心”的地方上学,但你实际读的,可能是它里面的“职业高中”部,也可能是“中专”部。
搞清楚这个根本区别后,我们再来看几个直接影响你选择的具体不同点。
第一,主管单位不一样。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资源。
职高,因为是高中,所以基本都是由教育局主管。教育局的核心任务是抓学历教育,所以职高的课程设置、考试要求、学籍管理,都得跟着教育局的规定走。它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能通过“职教高考”(有些地方叫春季高考或“3+证书”考试)升入大专甚至本科院校。所以,职高会非常重视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是必修的,而且课时不会少。
职教中心的主管单位就复杂了。它可能由教育局主管,也可能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社局)主管,甚至可能是教育局和人社局共管。如果一个职教中心主要是由人社局主管,那它的重点就会偏向“技能”和“就业”。它会更关心学生能不能拿到职业资格证书,能不能尽快找到工作。对于升学这件事,可能就不是它的首要任务了。
所以你在选学校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我孩子报的这个专业,是属于哪个部门管理的?毕业后的主要方向是升学还是就业?” 这个问题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不合适的选项。
第二,培养目标不一样。
这跟上一点是直接关联的。
职高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就业”和“升学”两条腿走路,而且现在越来越偏向“升学”。因为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打通了中职到本科的升学通道。我有个亲戚的孩子,中考成绩就差几分没上普高,最后去了一个区里最好的职高学会计专业。他那三年,一半时间学专业课,比如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另一半时间就跟普高生一样,猛刷语文、数学、英语的题。最后通过职教高考,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公办大专。他说他们班上80%的同学都升学了。
职教中心的目标就更多元化。它里面的“职高部”或“中专部”,目标和我们上面说的一样。但是,它还有很多其他的项目。比如,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学个电工、焊工,培训三个月,拿到证书就去工作。再比如,和企业合作的订单班,专门为某个工厂培养操作工,学的东西非常专一,毕业直接进厂。这些培训项目,它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就业。它不关心你语数外怎么样,只关心你这个机器会不会操作。
所以,你必须想清楚,你来这里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拿个高中学历,然后继续考大学?还是就想学个手艺,尽快出去挣钱?你的目的,决定了你应该选择职教中心里的哪一种项目。
第三,毕业拿到的证书不一样。
这是最实在的区别,直接关系到你未来的发展。
如果你读的是职高,或者职教中心里的“职高部”,经过三年学习,通过了所有考试,你拿到的是“职业高中毕业证书”。这个证书在学信网上能查到,是国家承认的高中学历。有了它,你才有资格参加职教高考,才有资格去当兵政审,才有资格报考一些要求高中学历的岗位。
但是,如果你参加的是职教中心里的短期培训,比如一个半年的烹饪班。你学完了,可能拿到的是一个“结业证书”,或者一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些证书能证明你学过这个技术,有这个能力,对你找工作有帮助。但是,它不是学历证书。你不能拿着一个厨师技能证去参加高考。
这一点上,真的有很多人被坑。有些招生老师说话模棱两两可可,把“技能证书”和“学历证书”混着说。家长和学生一听,觉得挺好,既学了技术又有证,就报名了。等到快毕业了才发现,自己拿不到高中毕业证,根本没法升学。所以,报名之前白纸黑字一定要看清楚,合同上要写明白,毕业发的是什么证,这个证是谁颁发的,国家承不承认。直接问:“我毕业拿的是学历证还是资格证?”
总结一下,该怎么选?
其实很简单,你不要被“职高”还是“职教中心”这个名字迷惑。你应该关注的是你具体报名的那个“专业”和“项目”。
步骤一:明确你的目标。
先问自己,未来三年到五年,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是必须上大学,拿一个大专或本科学历?还是想尽快掌握一门技术,早点独立?
步骤二:根据目标去筛选。
如果你的目标是升学,那你就专门去找那些升学率高的职高,或者职教中心里升学导向明确的“高考班”、“升学班”。你要去学校实地看,问老师,问在读的学生:“这个专业有多少人参加职教高考?去年的本科上线率是多少?大专上线率是多少?” 这些数据比任何宣传都真实。
如果你的目标是就业,那你就应该关注这个学校的校企合作做得怎么样。它合作的都是些什么企业?有没有订单班?学生实习是怎么安排的?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水平大概是多少?最好能找到这个专业毕业的学长学姐,问问他们的真实情况。对于纯就业导向的学生,一个和多家大企业有深度合作的职教中心,可能比一个只知道闷头抓学习的职高更有吸引力。
最后我想说,现在很多地方的职高和职教中心都在融合。一个地方最好的职业教育资源,往往都集中在那个市或区的“职业教育中心”里。所以,我们没必要对“职教中心”这个名字有偏见。关键在于,你要像一个侦探一样,扒开它外面那层壳,看清楚它里面到底有哪些项目,哪个项目才是真正适合你的。多问,多看,多比较,别听招生老师的一面之词。你自己的未来,得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