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公务员,第一件事不是埋头刷题,是先搞清楚自己有没有“上牌桌”的资格。很多人热情满满,资料买了一堆,结果报名的时候发现,要么专业不对,要么年龄超了,白忙活一场。这事儿不复杂,我们一条一条捋清楚。
首先,最硬性的几个条件,就像是门槛,迈不过去就别想了。
第一个,国籍。你必须是中国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这条没什么好说的,拿外国护照的肯定不行。
第二个,年龄。这是个大坎。一般职位的要求是18周岁到35周岁之间。这个35岁卡得特别死,过了生日当天就不行了。比如,公告要求35周岁以下,你的生日是1988年10月25日,如果报名截止日期是10月24日,你还能报。如果截止日期是10月26日,你就超龄了,系统都过不去。
但是,年龄有特例。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的硕士或者博士(非在职),年龄可以放宽到40周岁。这算是对高学历人才的一种优待。另外,像警察这类特殊岗位,对年龄的要求更严。比如报考特警,可能要求25周岁以下,这个要看具体的职位要求。所以,别光记着35岁这个数字,一定要去看你想报的那个职位的具体说明。
第三个,学历。最低门槛是大专学历。但是,你得面对现实。现在绝大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和省级机关的职位,都要求本科起步,很多好单位甚至指明要硕士。大专能报的岗位越来越少,而且大多在乡镇或者一些偏远地区的基层单位。
这里要说说学历的类型。全日制、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这些国家承认的学历,理论上都可以报考。公告里会写“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要你的学历在学信网上能查到,就符合这个基本要求。但是,有些职位会在备注里特别标明“仅限全日-制高校毕业生”,遇到这种,非全日制的就不行了。所以,看职位表的时候,备注栏里的每一个字都得仔细看。
第四个,专业。这是劝退最多人的一个条件。公务员考试不是你想报哪个就报哪个,专业限制非常严格。
职位表里对专业的要求,大概分三种情况:
 一是精准要求。比如某个财务岗位,直接写明要求“会计学”专业。那你必须是这个专业,叫“财务管理”都可能不行,审核时有被卡住的风险。
 二是大类要求。这是最常见的。比如要求“经济学类”、“法学类”、“计算机类”。你需要去下载一个官方的《专业指导目录》,看看自己的专业到底属于哪个大类。比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学”,都属于经济学类,那要求经济学类的岗位,这两个专业都能报。
 三是不限专业。这种岗位是所有人的福音,也是竞争最惨烈的地方。一个不限专业的岗位,报名人数能上千,甚至几千,考上的难度比限制专业的岗位大得多。我一个朋友,学的是个很冷门的专业,连着考了三年,每次都只能报那些“三不限”(不限专业、不限户籍、不限政治面貌)的岗位,每次都是几千人抢一个名额,最后还是没考上。所以,如果你的专业能报限制专业的岗位,千万别去凑“不限专业”的热闹。
搞清楚上面这四个硬性条件,你基本就知道自己能不能报名了。但还有一些“软件”条件,也得达标。
比如,政治立场。你得拥护宪法,拥护党的领导。这是最基本的政治要求。有些岗位,比如纪委、组织部,还会明确要求是中共党员。
再比如,身体条件。需要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这个标准其实不严,只要没有严重的传染病或者器质性病变,一般人都能过。但是,警察、海关这些单位,有更严格的《特殊标准》,对视力、身高、体能都有要求。考警察要测立定跳远和长跑,视力差一点都不行。
最后,还有一个“负面清单”,就是哪些人绝对不能考。这个很重要,别踩雷。
 1.  受过刑事处罚的。有案底的,一辈子跟公职无缘。
 2.  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
 3.  在各级公务员考试中被认定有作弊等严重违纪行为,并且还在禁考期内的。
 4.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比如你现在大三,就不能用本科学历去考,得等到大四毕业那年。
 5.  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比如,你报考的单位领导跟你正好是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这就构成了回避关系,也不能报考。
那么,具体怎么确认自己到底符不符合条件呢?操作步骤很简单:
第一步:等公告。每年国考大概在10月份出公告,省考时间不一。先去“国家公务员局”官网或者各省的人事考试网,找到最新的招考公告。
第二步:下载附件。公告附件里最重要的就是《职位表》,这是一个Excel文件,包含了这次招考的所有职位、要求、招录人数等信息。
第三步:筛选职位表。打开Excel,用筛选功能。先在“专业”那一列,输入你的专业名称,看看有没有完全匹配的。没有的话,就去查你的专业属于哪个大类,然后按大类筛选。筛选完专业,再去看“学历”要求、“学位”要求、“政治面貌”、“基层工作经历”等其他条件。一条一条地过,把自己完全符合的职位挑出来。
把这些都搞清楚了,你才能确定自己的目标岗位,然后才能开始有针对性地复习。别凭感觉做事,公务员招考的每一个字都是硬规定,差一点都不行。先花一天时间把职位表研究透,比你盲目刷一个月题都有用。

 技能提升网
技能提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