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南京财经大学(南财)到底是211还是985?
答案很简单,直接说吧:它既不是211,也不是985。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因为在很多省份,南财的录取分数线比一些211大学还要高。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产生误解,觉得这么难考的学校,怎么可能连个211都不是。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到历史。所谓的“211工程”和“985工程”,是中国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为了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而启动的两个国家项目。能进入这个名单的学校,都是当时国内综合实力最强或者在某些领域特别突出的大学。
关键点在于,这两个名单早就固定下来了。自从2017年国家推出“双一流”建设计划之后,官方口径里就已经不再提“211”和“985”了。虽然大家在口头上、在招聘时还习惯用这个标签,但事实上,这个俱乐部的大门已经关上了,不会再有新的成员加入。所以,南财不在名单里,就是因为当年评选的时候它没进去,现在也不可能再进去了。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既然南财不是211,为什么还这么多人抢着去?甚至愿意用超过211的分数去读?
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专业实力硬。
南财在财经领域的名气非常大,尤其是在华东地区。它的王牌专业,比如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在全国都是排得上号的。就拿会计学来说,南财的会计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在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里,南财的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都拿到了B+。这个成绩,已经超过了不少211大学的同类专业了。对于目标明确、就想学会计或者金融的学生来说,去一个专业实力顶尖的“双非”大学,往往比去一个综合性211大学的普通专业要好得多。这是很实际的选择。
第二,地理位置好。
南财在南京,这是江苏省的省会,也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这里的经济发达,金融机构、大型企业、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都很多。上大学不仅仅是读书,更是为了未来的就业。在南京读四年书,你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实习机会,提前接触行业,积累人脉。这些实习经历和本地资源,对于找工作来说是直接的加分项。相比之下,一些地处偏远地区的211大学,虽然名头响,但学生找实习、接触大企业的机会就少得多。毕业时,南财的学生可能已经手握好几个实习证明和内推机会了。
第三,就业出口好。
这一点是前两点的自然结果。因为专业强、地理位置好,南财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很高。尤其是在长三角的金融圈和会计圈,南财的校友网络很强大。你去银行、券商、四大面试,很可能面试官就是你的师兄师姐。这种校友资源带来的隐形优势,是无法用一个“211”标签来衡量的。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在财经领域的,心里都有一杆秤。他们很清楚南财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所以在招聘时会非常青睐。
那么,211、985这个标签现在到底还有没有用?
咱们得说实话,在某些场景下,它依然有用。
比如,一些大型国企、央企或者部分地区的公务员选调,它们在网申系统里会设置硬性门槛,第一关就是筛“是否211/985院校毕业”。如果你的学校不是,简历可能连被HR看到的机会都没有。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虽然越来越少,但依然是个需要考虑的风险。
另外,对于想去一个完全不相关的行业,或者去一个对南财不了解的地区发展的学生来说,211的头衔可能比南财的专业名气更有普适性。毕竟,“211大学”这个标签全国通用,而“南京财经大学”在财经圈之外的知名度就没那么高了。
所以,怎么选?
这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规划。
第一步,问问自己,你未来的职业方向是什么?如果你非常确定自己就是想在财经领域发展,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那么南财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的专业实力和校友资源能给你很强的支持。
第二步,对比具体的专业。不要笼统地拿学校A和学校B比。你应该拿南财的会计学,去对比另一所211大学的会计学。看看学科评估排名、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哪个更强。
第三步,看看自己的分数。如果你的分数刚好够到一些中等或偏远211的边缘专业,同时也能稳上南财的王牌专业,那选择南财的性价比可能更高。毕竟,大学四年,学一个自己喜欢且有优势的专业,比守着一个211的空名头要重要得多。
总的来说,南财是一所实力大于名气的大学。它不是211,也不是985,但它在财经领域内的认可度和实力,让它有底气和很多211大学掰手腕。选择它还是选择一个211,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你更看重什么:是专业的深度,还是学校标签的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