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专科专业挺有意思的,“大数据与会计”。说白了,就是把两个现在最热乎的东西凑到了一起。会计是老牌的稳定饭碗,大数据是未来的趋势。你这背景,在专升本选专业的时候,路子其实比单纯学会计或者学计算机的要宽一点,但同时也更容易迷茫。
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你都能选什么,以及怎么选最适合你。
首先,你要把选择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深化会计、金融方向
第二类:转向纯粹的技术、数据方向
第三类:走交叉、复合型路线
我们一个个说清楚。
第一类:深化会计、金融方向
这是最稳妥,也是最多人会走的路。你本来就有会计的基础,专升本继续读这个方向,专业课衔接得上,复习起来也相对容易。
具体专业可以选:
会计学:这是最直接的对口专业。专科的会计知识相对基础,本科会学得更深,比如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这些。你比纯会计背景的同学有个优势,就是你懂数据。现在的会计和审计,早就不完全是人工翻账本了,都是用软件跑数据、做分析。比如事务所做审计,要从企业系统里导出成千上万条数据,找出异常点。你学过大数据,对数据处理的逻辑更敏感,上手会快很多。这在未来工作中是个加分项。
财务管理:这个专业和会计学很像,但更偏向于企业内部的资金运作、投资决策和风险控制。学会计是“记账、算账”,而学财管是“管钱、找钱、用钱”。你的大数据背景在这里同样有用。比如做企业财务分析,不再是只看几张报表,而是要结合业务数据、市场数据做预测模型。一个懂数据分析的财务,比一个只会用Excel拉表格的财务,价值高得多。
审计学:很多财经类大学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审计和会计是兄弟,但审计更侧重于监督和检查。现在叫“大数据审计”,税务稽查也用“金税四期”,全都是数据驱动。你如果去考公务员或者进事业单位做审计、财政相关的工作,懂技术的背景会让你在体制内都显得很突出。
选这条路的逻辑很简单:把会计作为你的主干技能,大数据技术作为你的辅助工具。这样一来,你的职业路径很清晰,就是往注册会计师(CPA)、企业财务总监(CFO)或者专业的审计师方向走。
第二类:转向纯粹的技术、数据方向
这条路挑战很大,但是如果走通了,回报可能更高。等于说你放弃了会计这条线,一头扎进技术里。
具体专业可以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这个专业听起来和你专科的最对口。但你要清楚,本科的“大数据技术”和专科的课程深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它会要求你学更深的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更系统的编程(Python/R语言、数据库、算法)。如果你在专科阶段就对编程很感兴趣,自己也学了不少东西,那可以挑战一下。否则,考试难度会很大,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可能是那些专科就学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同学,他们的编程底子比你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或 软件工程:这两个是更硬核的计算机专业。选这条路意味着你基本要从头开始补编程和算法的知识。专升本考试要考的专业课,比如《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对你来说可能是全新的。这条路的好处是,毕业后就业面极广,可以做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但风险就是,你可能考不上,或者即使考上了,学起来也非常吃力。
选择这条路之前,你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对写代码真的有热情吗?我愿意花大量时间去啃那些枯燥的数学和算法知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可以试试。如果只是觉得这个方向工资高,那最好谨慎,因为过程会很痛苦。
第三类:走交叉、复合型路线
这是我个人最推荐的方向。因为它能把你专科“大数据”和“会计”两个优势都用上,形成1+1>2的效果。你不是单纯的会计,也不是单纯的码农,你是一个懂业务的技术人员,或者一个懂技术的业务人员。这种人在市场上最稀缺。
具体专业可以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管):这个专业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它本身就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和管理学结合的专业。它既要学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原理,也要学数据库、编程、系统设计。毕业后可以去做ERP实施顾问(比如金蝶、用友)、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IT审计师。比如企业要上一套新的财务系统,就需要既懂财务流程又懂系统逻辑的人来做规划和实施,你正好符合。
金融科技(FinTech):这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不是所有学校都有。但它完美契合你的背景。金融科技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用技术手段去优化金融服务。比如支付宝的风控系统,就是用大数据模型来判断一笔交易是不是欺诈。银行的信贷审批,也是用数据模型来评估一个人的信用风险。这些工作,就需要既懂金融、会计知识,又懂数据分析和建模的人。你的专业背景去读这个,简直是无缝衔接。
那么,到底该怎么选?
说了这么多选项,你可能还是晕。别急,我给你一个实际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查政策,这是决定性的。
专升本不是你想考哪个专业就能考哪个的。每个省的政策都不一样,会规定你的专科专业代码可以报考哪些本科专业。这是硬性规定,没得商量。所以,你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你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试院官网,找到当年的专升本招生政策文件,找到那个“专业对照表”。看看你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到底能报哪些本科专业。先把这个列表拉出来,不在列表里的,想了也白想。
第二步:看考纲,分析自身强弱。
把列表里的专业,一个个去查它们的考试科目。比如,A专业要考高等数学、英语和会计学原理。B专业要考高等数学、英语和C语言程序设计。你就要评估自己,我的数学怎么样?我的编程基础怎么样?我复习会计学更有把握,还是从头学C语言更有把握?选择你最有优势的考试科目组合,这样成功率才高。专升本首先要考上,再谈发展。
第三步:反思职业规划,决定最终方向。
结合上面我说的三条路,问问你自己:
* 我更喜欢和数字、报表打交道,还是和代码、系统打交道?
* 我追求稳定,想进事务所、国企、考公务员?(那多半选第一类)
* 我喜欢挑战,想去互联网公司,追求高薪?(那可以考虑第二或第三类)
* 我希望我的工作能把业务和技术结合起来?(那重点看第三类)
举个例子,假设你的备选列表里有“会计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如果你觉得自己对考CPA更有热情,那就选会计学。如果你觉得自己更喜欢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帮一个公司设计一套更高效的报销系统,那信管专业就更适合你。
最后说一句,你的专科背景是个宝藏。千万别觉得它“不伦不类”。在现在这个时代,单一技能的人才越来越容易被替代,复合型人才才吃香。不管你专升本最终选择了哪个专业,都要把你“会计+数据”的思维模式保持下去。读了会计,别丢了数据分析的技能;读了计算机,也别忘了财务知识是你独特的视角。这会让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走得比别人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