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人问我,人力资源管理师这个证书,到底有没有用?
问的人太多了,有刚毕业的学生,有想转行的朋友,还有已经在HR岗位上干了几年但感觉迷茫的。每次我都想直接说,这事得分情况,但又觉得太敷衍。今天就干脆写下来,把这事儿彻底说清楚。
先说结论:这个证书,对一部分人有用,但它绝对不是万能的。把它当成敲门砖可以,当成尚方宝剑就算了。
我们先看,它对谁有用?
第一种人,是纯小白。比如,大学刚毕业,学的不是人力资源专业,但就想进这行。或者你在别的行业干了几年,现在想转行做HR。
对你来说,这个证书最大的作用就是“自证”。你想想,你简历上空空如也,没有任何HR相关经验。面试官凭什么相信你有做HR的潜力?就凭你说“我热爱HR工作”?这话太虚了。
但如果你有这个证书,情况就不一样了。它至少说明两件事:一,你为了转行,是付出了实际行动的,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二,你对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员工关系、人力资源规划)有了最基本的、体系化的了解。
面试的时候,你至少能跟面试官聊聊这些模块的基本概念,不至于一问三不知。这就像一张门票,让你能走进HR面试的房间。至于进去之后能不能拿到offer,那得看你别的本事。我之前带过一个实习生,学的是市场营销,但她来面试前就把四级人力资源师考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得让你们知道,我是认真想做HR的。”就凭这一点,她就比其他几个说“我对人感兴趣”的求职者,显得更有诚意。
第二种人,是在HR岗位上,但一直只做一个模块的“专员”。
比如,你是个招聘专员,干了三年,每天就是打电话、筛简历、安排面试。你对招聘流程很熟,但你要是问他绩效怎么算,薪酬结构怎么调,劳动合同纠纷怎么处理,他可能就答不上了。
这种情况,考个证,能帮你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考证的过程,会逼着你把那些平时接触不到的模块,比如薪酬福利、绩效管理、员工关系、劳动法等,系统地学一遍。这能帮你打破岗位局限,让你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以后你想从招聘专员转成HRBP(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或者HRG(人力资源通才),这个知识体系就是基础。没有这个全局观,你永远只是个“招聘的”或者“算工资的”。
第三种人,是在某些特定类型的企业工作。
比如一些国企、事业单位,或者一些非常传统的大公司。在这些地方,评职称、涨工资、内部晋升,有时候就是硬性要求有这个证书。制度规定了,没办法。这种情况下,不管你觉得它有没有用,都得去考。这就是个硬通货,是晋升路上的一个关卡。你不考,就过不去。
好,说完了有用的地方,我们再来说说这个证书的局限性,也就是它“没用”的地方。
首先,理论和实践脱节得厉害。
书本上写的那些理论,很多都是几十年前的东西,很经典,但跟现在的商业环境不太匹配。书上教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你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但在现实工作中,你面对的是95后员工,他们可能更关心工作是不是有趣,能不能摸鱼,老板会不会画饼。你跟老板汇报说“根据马斯洛理论,我们应该满足员工的尊重需求”,老板可能会觉得你在说梦话。
HR的工作,绝大部分都是处理琐碎、复杂、甚至是狗血的“人”的问题。比如,怎么跟一个绩效差但背景硬的员工谈话?怎么设计一个既能激励销售又能控制成本的提成方案?怎么处理办公室里两个部门经理的矛盾?这些东西,书上一个字都不会教你。这些全靠你在实际工作中摸爬滚滚,靠经验积累。
其次,经验永远比证书重要。
一个做了五年HR,处理过几十起劳动纠纷,但没证书的人;和一个刚考下二级证书,但只有一年助理经验的人。你猜一个务实的公司会要谁?
答案肯定是前者。
当你去面试一个HR经理的职位时,面试官不会问你“海因里希法则是什么”,他会问你“你上家公司的离职率是多少?核心员工离职率呢?你用了什么方法把它降下来了?”他会问“你主导过薪酬套改吗?具体是怎么做的?遇到了什么阻力?怎么解决的?”
这些问题,靠背书是答不出来的。你的项目经验、你的数据分析能力、你的沟通谈判技巧、你看待业务的视角,这些才是你价值的核心。证书,顶多算个锦上添花。如果你没有“锦”,那这朵“花”也没地方放。
最后,证书的含金量在下降。
说句实话,现在考这个证太容易了。各种培训机构铺天盖地,交钱报名,给你划重点,甚至给你押题。很多人考下来,其实就是背了几个月书,六大模块具体是什么关系,怎么在实际工作中联动,还是一团浆糊。
当一个东西的获取门槛变低了,它的价值自然也就稀释了。以前可能有个证还能让人高看一眼,现在大家都有了,它就成了标配,甚至连标配都算不上,只是个“已阅”项。
所以,到底该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把这个证书看成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目标。
如果你是前面提到的那三种人,特别是第一种和第二种,去考。花几个月时间,用最低的成本,换一个入行的机会,或者换一个知识体系,这笔账是划算的。先拿到门票再说。
但你必须清楚,考下证书只是第一步,甚至连第一步都算不上,顶多算是在起跑线上做了个热身。
真正决定你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的,是证书以外的东西:
- 业务能力。 你不能只懂HR,你得懂你所在公司的业务。你们公司是卖什么的?客户是谁?怎么赚钱?利润率多少?只有懂业务,你做的招聘、培训、绩效,才能真正帮到业务,你才能从一个后台支持人员,变成一个业务伙伴。
-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别总想着“我要建立一个完美的体系”,多想想“我怎么帮老板解决眼前这个麻烦”。老板关心的是成本、效率和风险。你能帮他降低招聘成本,还是能提高员工效率,或者能规避劳动风险?能做到其中一点,就比十个证书都有用。
- 学习能力。 HR行业变化很快,新的工具、新的理念层出不穷。今天流行OKR,明天可能就是别的。法律法规也一直在变。你得保持学习,看行业报告,跟同行交流,去了解现在大家都在用什么新方法。这种学习,比抱着一本旧教材重要得多。
总的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就像一张地图。它告诉你HR这个世界里大概有哪些山,哪些河。对于一个刚上路的人来说,有张地图总比瞎走强。但它不会告诉你路上哪里有坑,哪里有捷径,更不会帮你走到终点。路,终究还得你自己一步一步走。

 技能提升网
技能提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