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说话,最常遇到的一个场景就是告诉别人或者提醒自己“需要做某事”。这个“需要”在中文里很简单,但在英语里,表达方式可就多了。用错词,意思可能就完全变了,听起来要么不地道,要么就太严肃。
今天咱们就把这事儿聊透。
第一梯队:最常用、必须掌握的三个词
这三个词是 need to, have to, must。它们是表达“需要”的基础,但各自的“感觉”完全不同。
1. need to:发自内心的“我需要”
这是最常见、最通用的一个。need to 通常强调的是说话人自己感觉到的需求。它是一种主观的需要,发自内心的。
比如你渴了,你会说:
 I need to drink some water.
 我需要喝点水。
 这个需求是你身体发出的,是你自己感觉到的,没人强迫你。
再比如你觉得累了,想休息:
 I need to get some sleep.
 我需要睡一会儿。
 这也是你自己的感觉。
所以,当你表达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主观的、为自己好的需求时,用 need to 最合适。它很中性,不带任何强制性。
2. have to:来自外部的“我不得不”
have to 就不太一样了。它强调的是一种客观的、来自外部的规定或压力。简单说,就是“不得不做”。做这件事不是因为你想做,而是因为规则、老板、法律、或者某个外部因素要求你这么做。
看个例子:
 I have to finish this report by 5 PM.
 我必须在下午5点前完成这份报告。
 为什么?因为这是老板规定的截止日期,是外部压力。你可能根本不想写,但没办法,你不得不写。
再比如:
 You have to wear a uniform at this school.
 在这所学校你必须穿校服。
 这不是你自己的选择,是学校的规定。
所以,need to 和 have to 的核心区别在于:需求的来源是内部还是外部。
 * I need to go on a diet. (我自己觉得我胖了,想减肥)
 * I have to go on a diet. (医生告诉我,我的健康出问题了,不得不减肥)
在口语里,美国人尤其喜欢用 have to,甚至在一些本该用 need to 的地方也会用它,所以它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但你作为学习者,先搞清楚这个核心区别,能让你的表达更精准。
3. must:语气最强的“必须”
must 是这三个里面语气最强烈的。它通常用在两种情况下:
第一种,是表达非常强烈的个人意愿或建议。
 You must see this movie! It's amazing!
 你一定要看这部电影!太棒了!
 这里不是强迫,而是一种强烈推荐,强调“不看会后悔”。
I must stop eating so much junk food.
 我必须停止吃这么多垃圾食品了。
 这是在对自己下命令,表达一个非常坚定的决心。
第二种,是用在书面的、正式的规定或命令中。比如在公共场合的标示上。
 Passengers must show their tickets.
 乘客必须出示车票。
 All employees must wash their hands before returning to work.
 所有员工返工前必须洗手。
 这种用法非常正式、严肃,不容商量。
一个很重要的点:在日常对话中,尤其是在北美,人们很少用 must 来表达“不得不”的义务。他们更倾向于用 have to。如果你对朋友说 You must finish your homework,听起来会有点奇怪,太严肃了,像个严厉的家长。换成 You have to finish your homework 就自然多了。
总结一下第一梯队:
 * need to:主观需求,我自己觉得需要。
 * have to:客观要求,外界规定我不得不。
 * must:语气强烈,要么是强烈建议,要么是正式规定。
第二梯队:表达建议和警告的“需要”
有时候我们说“你需要做某事”,其实是在给建议,或者提醒对方一个潜在的风险。这时候,下面这几个词就派上用场了。
1. should:最温和的建议“应该”
should 的意思是“应该”,它用来提出一个好的、明智的建议。它不强制,只是告诉对方“这样做会比较好”。
You look tired. You should get some rest.
 你看起来很累,应该休息一下。
 这只是个建议,对方听不听都行。
We should probably book the hotel in advance.
 我们或许应该提前预订酒店。
 这也是一个建议,觉得这样做更保险。
should 非常万能,用在任何给建议的场合都不会出错。它比 need to 的语气要弱,更像是在商量。
2. ought to:有点老派的“理应”
ought to 的意思和 should 基本一样,都是“应该”。但是,ought to 听起来稍微正式和老派一点。它还带有一点点道德上“理应如此”的感觉。
You ought to apologize to her.
 你理应向她道歉。
 这里不仅是建议,还暗示着从道德或情理上讲,道歉是正确的事。
We ought to help them. They are in trouble.
 我们理应帮助他们。他们有麻烦了。
 同样,这里有种道义上的责任感。
在日常口语中,should 的使用频率远高于 ought to。用 should 就足够了,但如果你听到别人用 ought to,你要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3. had better:带有警告意味的“最好”
这个词组非常重要,因为它和 should 完全不同。had better (口语常缩写为 'd better) 意思是你“最好”做某事,如果你不做,就会有不好的后果。它带有一种轻微的警告或威胁。
You'd better hurry, or you'll miss the train.
 你最好快点,否则你就会错过火车的。
 潜台词是:不快点的后果就是误车。
I'd better study for the exam. If I don't, I'll fail.
 我最好现在就为考试学习。如果不学,我就会挂科。
 后果就是考试不及格。
had better 的语气比 should 强硬得多。You should study 是个温和的建议。You'd better study 听起来就像是“你再不学习就死定了”。所以用的时候要看场合,对朋友可以开玩笑用,但在正式场合或者对上级就要小心了。
第三梯队:更正式、更书面的表达
在工作、邮件或者一些正式场合,你可能需要一些听起来更专业的词。
1. be required to:被要求做某事
这是 have to 的一个非常正式的版本,意思是“被要求做某事”。它经常用在公司的规章制度或者法律文件中。
All staff are required to attend the safety training.
 所有员工都被要求参加安全培训。
 这句话听起来就比 All staff have to attend... 要正式得多。
Visitors are required to sign in at the front desk.
 访客被要求在前台登记。
2. be supposed to:本应该做某事
be supposed to 是个很有意思的词组。它有两个核心意思。
第一,表示“按计划、按规定应该做某事”。
 I'm supposed to meet my boss at 10 AM.
 我应该在上午10点和老板见面。(这是我们约好的)
The package was supposed to arrive yesterday.
 这个包裹本应该昨天到的。(但实际上它没到)
第二,它常常暗示着“现实和计划不符”。注意上面那个包裹的例子,它就暗示包裹迟到了。这层意思在口语里特别常见。
You were supposed to call me! What happened?
 你本应该给我打电话的!发生什么事了?
 意思是:你答应了要打,但你没打。
所以,be supposed to 表达的是一种“期望中的需要”,但现实可能并非如此。
3. it is necessary to:有必要做某事
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和正式的表达,通常用在书面说明或者技术文档里,用来陈述一个事实。
It is necessary to restart the computer after installation.
 安装后有必要重启电脑。
 它没有对任何人发出指令,只是在陈述一个操作的必要性。
For this recipe, it is necessary to use fresh ingredients.
 做这道菜,有必要使用新鲜的食材。
场景演练:把这些词串起来
假设你和朋友正在计划一次旅行,看看在不同情况下,这些“需要”是怎么用的:
你对朋友说:
 “Okay, first, we need to decide where to go.” (这是我们内心的需求,想去玩)
 “Once we pick a place, we’ll have to book flights and hotels, because prices go up.” (这是外部市场规律,不得不这么做)
 “And we must remember to check our passports’ expiration dates. That’s super important.” (对自己下命令,强调这件事的极端重要性)
然后你给朋友建议:
 “You should probably pack a light jacket, it might get cold at night.” (一个温和的建议)
 “We’d better leave for the airport early on that day. The traffic can be terrible.” (一个带有警告的建议,不去早的后果是误机)
在查看航空公司规定时,你看到:
 “Passengers are required to check in online 24 hours before the flight.” (官方规定,非常正式)
 “The flight is supposed to depart at 8 AM, but we should check for delays.” (按计划是8点,但可能不准时)
通过这个小场景,你应该能感觉到这些词在真实对话中的不同“温度”和“力度”。
下次当你想说“需要做某事”时,先停一秒钟想一想:
 *   这是我自己的感觉吗?(need to)
 *   是外部规定或压力吗?(have to)
 *   我是在给一个温和的建议吗?(should)
 *   我是在警告一个坏的后果吗?('d better)
 *   我是在写一封正式的邮件吗?(be required to)
搞清楚这些,你的英语听起来就会地道很多。

 技能提升网
技能提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