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运营,说白了就是网店的店长。这个岗位是电商里最常见,也是很多人入行的起点。每天打开后台,第一件事就是看数据:昨天的销售额(GMV)、访客数、转化率、客单价。这些数字不是看看就行,你要能从里面读出问题。比如,访客数没变,但转化率掉了,那你就要马上去检查,是主图不好看了,评价区有差评了,还是竞争对手搞降价了?
运营的工作很杂。除了看数据,还要负责商品上架、优化标题和详情页、报名参加平台的各种活动、设置优惠券和促销。你得像个管家,店里里外外的事你都得懂。小到一张图片尺寸不对要修改,大到整个店铺的月度规划,都归你管。
做运营需要什么能力?第一是数据敏感。你得对数字有感觉,能快速发现异常。第二是学习能力。电商平台规则变得很快,今天这个玩法火,明天可能就没用了,你得一直学新东西。第三是抗压能力。背着KPI是常态,今天卖得不好,晚上可能就睡不着觉,想着明天怎么把销售额补回来。
很多人的起点是运营助理。先从打杂开始,比如改标题、上下架商品、处理一些简单的售后。这个阶段别嫌烦,是熟悉后台和业务流程最好的机会。当你能独立负责一个店铺,或者一个产品线的销售时,你就成了真正的运营。往上走,可以是运营主管,管理一个团队;或者成为更专精某个模块的专家,比如活动运营、用户运营。
然后我们聊聊推广,也就是负责搞流量的人。店铺运营是“内功”,负责把进店的客人服务好;那推广就是“外功”,负责把客人拉到店里来。流量分两种,花钱的和不花钱的。
花钱的叫付费推广。比如淘宝的直通车、引力魔方,抖音的巨量千川。做这个岗位的人,我们叫“投手”或者“优化师”。他们的工作就是把公司的广告预算花出去,换来更多的访客和订单。这不是乱花钱,而是一门技术活。你花的每一分钱,都要知道花在了哪里,带来了多少回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ROI(投入产出比)。比如你今天花了100块广告费,带来了500块销售额,那ROI就是5。这个数字是高是低,你得心里有数,并且要想办法让它更高。投手每天的工作就是建计划、选关键词、定出价、测素材,然后盯着数据报表,不断调整优化。这个岗位对数据分析能力要求很高,而且节奏快,压力大,因为你手里花的是真金白银。
不花钱的,我们通常叫内容运营或者新媒体运营。他们通过写文章、拍短视频、做直播等方式,在小红书、抖音、B站这些平台吸引粉丝,然后把这些粉丝引导到自己的店铺里。这事儿见效慢,需要耐心。你可能吭哧吭哧写了十篇笔记,才有一篇火了。但是它的好处是,一旦内容做起来,流量是持续的,而且粉丝的信任度高,转化效果会很好。做内容运营,你需要有点创意,懂用户心理,知道什么样的标题能吸引人点开,什么样的视频能让人看完。而且你得研究各个平台的规则,知道怎么做才能获得更多推荐。
所以,如果你对数据特别敏感,喜欢用逻辑和数字说话,可以考虑付费推广。如果你脑洞大,喜欢创造东西,享受和用户互动,那内容方向可能更适合你。
接下来说说产品开发,或者叫选品。这个岗位很关键。电商卖货,货是根本。货选不好,你运营和推广能力再强,也卖不动。产品开发的工作,就是决定我们店铺要卖什么。
他们是怎么决定卖什么的?不是拍脑袋。他们会用各种工具去分析市场数据,比如看生意参谋里的行业大盘,分析哪些品类在增长,哪些关键词搜索量大。他们也会去1688、各种展会上找新产品,看新趋势。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分析竞争对手。看那些头部店铺在卖什么,卖得怎么样,评价如何,我们能不能找到机会,做出一款比他们更好或者更有差异化的产品。
找到方向后,他们就要去找供应链,也就是能生产这些产品的工厂。他们要和工厂沟通,确定产品的材质、工艺、成本,然后打样、测试,直到产品合格。这个过程还要跟工厂谈判价格、起订量、生产周期。所以,做产品开发的人,不仅要有敏锐的市场嗅感和数据分析能力,还要有很强的沟通和谈判能力。这个岗位通常不会让新人来做,需要一定的行业经验。
再来说说客服。很多人觉得客服就是个接电话的、打字的,没什么技术含量。这个想法是错的。在电商里,一个好的客服,能直接影响店铺的转化率和复购率。
客服不只是回答“在吗”、“包邮吗”这种基础问题。他们是离用户最近的人,最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一个客户犹豫不决时,客服专业、耐心的解答能促使他下单。一个客户因为产品问题来投诉时,差的客服只会说“我帮你反馈一下”,然后就没下文了,结果就是一个差评。好的客服会先安抚客户情绪,然后快速帮他找到解决方案,比如退换货、补偿优惠券,最后把一个愤怒的客户变成满意的客户,甚至让他成为回头客。
所以,客服需要极强的沟通能力、同理心和情绪管理能力。而且他们必须对产品了如指掌。很多优秀的运营和产品经理,都是从客服岗位做起的。因为在客服岗位上,你能听到最真实的用户声音。
最后,还有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方向:数据分析。这个岗位和运营、推广的工作有重叠,但更深入和专业。如果说运营看的是店铺的“体温计”,那数据分析师看的就是“CT报告”。
他们不只是看销售额、转化率这些结果数据。他们会把整个用户路径都拆开来看。比如,用户是从哪个渠道来的?在哪个页面停留时间最长?把哪些商品加入了购物车但最后没付款?为什么没付款?是价格问题还是优惠券没领到?通过对这些行为数据的分析,他们能找到业务的瓶颈和增长机会。比如,他们可能会发现,从A渠道来的用户比B渠道来的用户,客单价高出30%。那他们就会建议公司,把更多的推广预算投入到A渠道。
做数据分析,你需要掌握一些工具,比如Excel是基础,更专业的可能需要用到SQL、Python。但工具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逻辑分析能力,能从一堆杂乱的数据里,找到背后的商业逻辑,并给出可行的建议。
到底该选哪个方向?我的建议是,先看自己的性格和特长。如果你对数字敏感,喜欢钻研,逻辑清晰,可以往付费推广或者数据分析方向走。如果你喜欢和人打交道,有创意,共情能力强,那内容运营、客服或者产品开发可能更适合你。如果一开始不确定,那就从店铺运营助理做起。这是一个最全面的岗位,能让你接触到电商的方方面面。先做起来,在做的过程中你自然会发现自己对哪个模块最感兴趣、最擅长,然后再朝着那个方向去深入发展。电商这个行业,经验比学历重要得多。你得真的下场去操作,去感受市场的变化,踩过一些坑,你才能真的入门。